APP下载

DevOps助力IT组织与软件研发效能的提升

2019-09-09黄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5期

黄杰

[摘    要] 阐述了上海财经大学在信息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调查了DevOps发展的现状,以及DevOps在具体落地实施的建设思路以及对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结合上海财经大学一年多的DevOps应用实践,證明了其对IT组织与软件研发效能的提升。

[关键词] DevOps;开发运维;软件交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5. 070

[中图分类号] TP315;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5- 0157- 04

1      引    言

学校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不仅要快速实现需求,而且要快速发布上线,并且必须保证业务可靠、高效运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IT 组织需要强有力的流程、技术和人员作为保障。

(1)版本管理不一致,缺少规范和标准

实际应用开发中,项目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标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规范,会对项目的上线迭代周期产生很大的影响。

(2)缺少有效的自动化构建流水线

在实际的应用上线周期中人工占绝大部分,不仅浪费大量项目人员的时间,并且在重复性的工作中,容易产生错误。

(3)无制品仓库,无法有效地进行发布回滚

在项目上线之后,版本回退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在碰到某个问题需要回退到某个版本的时候,版本介质存放仓库就会显得非常重要。

(4)缺少有效的自动化测试流水线,单元测试,接口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

目前对交付应用以手动用例为主,主要依赖人工测试,通常测试人员未参与需求和设计评审,对业务缺乏了解,难以设计合理的测试场景,用例编写时间较长且难以复用。

针对每次全量交付编写新用例的同时,由于无法识别实际更新内容和影响范围,需要执行所有测试用例(包括组件自身和集成用例),用例执行时间长,导致测试效率难以提高。

(5)无法高效地进行代码质量分析

在项目实际开发当中,开发代码的质量是后期维护和功能扩展的关键因素,人为的代码质量检测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误判和少判的情况,很难保证高效。

(6)项目管理,集成、测试、交付、运维,各阶段分散,无法串联

目前上海财经大学拥有多套应用运行环境,环境与环境间逻辑上隔离,同一应用在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预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上架缺乏关联,导致所有环境的部署和上架,都需要运维人员执行部署。未建立以应用为单位的发布计划,每套环境上架时间和资源占用时间,缺乏参考依据,导致最终发布时间难以控制。

(7)业务繁多,要求快速上线,频繁的变更和交付快速性已成为常态

以往项目建设周期通常在三个月以上,而随着微应用建设的推进,应用版本的迭代周期会降低待1个月甚至2周,由于迭代周期变短,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上线次数会显著增加,测试团队和运维团队的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并且很难做到全面回归,导致应用迭代上线的压力非常大。

2      DevOps发展现状

DevOps作为一个术语,包含了一组概念,虽然这些概念并不全是新的,但DevOps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在整个技术社区迅速蔓延的运动。Ops是系统工程师,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发布工程师,DBA,网络工程师,安全专业人员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职务的通称。Dev被用作开发人员的缩写,但实际上它更为广泛,意味着“所有参与开发产品的人”,包括产品,质量保证 QA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DevOps是在整个服务的生命周期中,运维和开发工程师共同参与的,从设计到开发过程到生产支持的完整实践。

人们谈论DevOps是“开发和运营协作”,或者将“将代码视为基础设施”,或是“使用自动化”、“使用看板”等许多看似松散相关的内容。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DevOps=人+流程+工具+文化。

乔玮  等在《DevOps 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一文中指出:DevOps提出将开发与运维结合,其持续部署、持续交付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产品和服务交付能力,帮助企业提升效能[1]。牛晓玲等在《DevOps发展现状研究》的论文中提到:DevOps的目标是加速软件发布和部署流程,利用自动化运维工具降低系统出错的概率,并快速消除宕机和错误等的影响,提高企业对业务问题的敏捷性,降低IT成本[2]。DORA发布的《2018 DevOps现状报告》[3], 该报告来自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的1800多名调查者提交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云基础设施、领导力与学习氛围、交付效能、数据库实践等等。报告显示,在2014年时,只有16%的调查参与者表示自己在DevOps团队。而在2018,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27%。根据《2018 DevOps现状报告》的软件交付效能基准,团队被划分为三种类型:高效能、中效能与低效能团队,对团队的评价取决于他们的总体产出。发布频率、变更响应时间、服务恢复时间,以及变更故障率等指标是划分的参考标准。2018年,报告新定义了DevOps精英级团队,其中在高效能团队中的7%可归为精英级团队。精英级执行团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代码发布频率高46倍;代码提交至发布的速度快2 555倍,变更故障率少7倍,事故恢复时间快2 604倍。

所以,DevOps能够实现交付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通过工具链与持续集成、交付、反馈与优化进行端到端整合,完成无缝的跨团队、跨系统的高效协作。

3      DevOps建设思路

3.1   持续交付全流程管理

将 DevOps 生态工具按照持续交付流程与 DaoCloud Services 集成,实现持续集成、持续测试、持续部署、持续运维、持续反馈、持续改进的全流程管理(如图1所示)。

3.2   支持多种模式流水线触发,多种类型流水线

流水线支持代码源变更触发、定时触发,上游流水线触发,实例部署变更触发,满足多种条件下执行流水线的需求,同时支持开发类和测试类流水线,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

3.3   多租户,多应用,多项目,多角色

多研发团队、多服务应用、多项目、多角色管理,更灵活的支撑学校传统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向 DevOps 跨职能管理模式转型。

3.4   多集群/环境统一管理

对接物理机、虚拟化、K8s、DCE等多种类型的集群,并打上相应环境的标签,实现代码从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预生产环境到生产环境的交付。

3.5   可扩展的流水线

可视化配置,根据校方需求自行定义,结合业界最佳实践,提供自动构建、单元测试、静态代码扫描、代码安全扫描、镜像推送等一站式服务,助力DevOps 快速落地。

3.6   应用上线流程管理

通过应用的版本管理,记录每一次变更的相关制品版本和 Release Notes,同时通过发布单,配合学校内部上线流程,保障应用每一次上线有章可循。

3.7   DevOps 生态工具集成

集成了Bitbucket,SVN,JIRA,Crowd,Jenkins,SonarQube,Nexus,Robot Framework,JMeter,Maven,Gradle,Splunk,上财认证等工具,有效实现 DevOps 持续交付全流程。

3.8   可视化看板,持续改进交付流程

提供租户下,跨应用、多维度、多层次的 KPI 统计,实现应用发布和流水线执行情况可视化管理,持续改进交付流程。

3.9   DevOps 生态工具标准化配置

集成Bitbucket,SVN,JIRA,Crowd,Jenkins,SonarQube,Nexus,Robot Framework,JMeter,Maven,Gradle,Splunk,上财认证等工具的标准化配置,最大化工具的价值。

4      DevOps应用成效与价值

4.1   DevOps应用成效

整个DevOps平台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项目管理、持续集成與持续测试、持续交付、持续运维与持续反馈,其平台全景如图2所示。

项目管理采用Jira工具来进行需求管理、变更管理以及缺陷管理,适用敏捷的项目kanban进行项目开发与协作。

持续集成与持续测试有版本管理驱动,自动化的编译与构建,代码质量扫描、自动化的单元测试、功能测试,生成制品包上传到制品仓库。

持续部署集成了Jenkins软件发布的能力,将制品高效的发布到三套运行环境中(集成测试环境、预发布环境、生产环境)。

持续运维与反馈,使用Zabbix来监控基础架构与业务的健康度,使用Splunk收集业务日志,配合服务台和服务知识库进行知识管理,给用户持续的优良的体验。

DevOps看板给领导层与各类管理层查看项目情况提供了实时的KPI数据,比如项目的故事点数量,已投入的人天,团队速率,需求数量,按时完成率,构建成功率,部署成功率,构建时长,部署时长,单元测试覆盖率,缺陷密度,发现bug数量,技术债天数,遗漏bug数量,故事燃尽图,bug燃尽图,版本迭代信息等。

4.2   DevOps价值

4.2.1   组织文化

交付是每个人的事,经过DevOps项目的建设,强调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与尊重,在组织与文化方面,让所有人就目标达成一致,一切都 以更快更好地交付有价值的服务为目标。 在DevOps模式下,开发、测试、技术运营三种角色需要像一支团队一样紧密地协作。每个迭代都是一个完整的交付周期,每次完整的开发 、测试、受控、生产才算一次发布。

4.2.2   高度自动化

自动化是一切DevOps项目的核心思维,开发、测试、运维需要一起优化交付过程,自动化构建、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自动化运维。 从虚机创建、环境安装(EOS、Tomcat、JDK)、应用构建打包、应用发布、代码质量扫描到后续运维,一切皆自动。

4.2.3   持续交付能力

自动化是持续交付的基础能力,目标是加速代码提交到部署上线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自动化:构建、环境管理、应用部署、测 试。 持续交付的源头是配置管理,源代码、依赖、应用、环境都应该实现配置管理。不仅仅使用了Bitbucket版本控制工具,像更加反向倒逼了 Jira项目管理的规范性,自建学校独立的依赖库Nexus、创建了应用制品仓库、统一了Maven构建环境,使得试点项目能够根据版本定位Jira问题单、关联源代码、准确知道线上环境版本号, 统一的版本库 统一的构建环境 统一的制品仓库 统一的依赖管理 统一的代码质量管理 统一的虚机资源管理 统一的工具链自动化流水线。最终实现了Code as a Service。

4.2.4   规范化

制定和落实代码管理规范:目录、版本、分支、提交等 Jira项目管理驱动整个持续交付能力的运行,倒逼项目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流程规范的改进,在原有的ITIL基础上,增加轻量化的ITSM实践,明确项目、版本、组件、代码库等维护流程和相应规范,支撑自动化流水线的运行,并使系统都可以快速升级及回滚。

直观的度量指标,对开发运维过程进行度量,内建质量。包括构建通过率、代码质量扫描、发布成功率等,对每一个环节“完成”的标准进行量化,减少后续环节产生问题的概率。

5      结    语

整个平台还有很多需要增强和优化的地方:自动化测试方面还需要提升,更高的单元测试覆盖率,补充自动化的UI测试;应用安全方面需要补充,代码的安全白盒扫描,应用的安全风险评估等。

通过一年多DevOps平台的建设,上海财经大学初步实现交付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通过工具链与持续集成、交付、反馈与优化进行端到端整合,完成无缝的跨团队、跨系统协作。

主要参考文献

[1]乔玮,赵文瑞. DevOps 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4): 40.

[2]牛晓玲, 吴蕾. DevOps 发展现状研究[J]. 电信网技术, 2017(10):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