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模式下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2019-09-09刘俊勇蒋凯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5期
关键词:信息加工财务共享管理会计

刘俊勇 蒋凯

[摘    要]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大型企业集团的通行做法,目前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可借鉴的模式,在财务共享的理念下推动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有着坚实的内在基础,以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企业内部的大数据库,管理会计体系作为对信息深度加工的手段,共同为管理者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最终实现创造企业价值的目标。文章探讨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构建管理会计的难点、要点,以期为中国管理会计实践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指导。

[关键词] 财务共享;管理会计;信息加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5. 001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5- 0004- 02

1      管理会计概念界定

会计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传统的会计仅指财务会计,是对财务信息进行计量、报告的过程,近十年来,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重要分支的地位逐渐得到承认,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号召企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得到官方认可,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被正式提上日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见表1。

管理会计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后,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增彪认为“管理会计是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控制系统以及员工行为调节系统满足管理层和员工的需要”;谢志华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但增值的方式是通过管理会计提供的决策相关和有用的信息,以最经济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胡玉明认为“管理会計是企业管理的工具,需要遵循根据当下环境制定战略,在战略的指引下行动并产出结果的过程,以情境特征指导管理会计实践。”

管理会计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通过整合财务、非财务信息,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有机融合,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实现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最终目的。而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厘清管理会计的概念外,还需要从组织、人员、原始数据支撑、披露形式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结合的基础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是大型企业集团的通行做法,是一种将集团内部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使其处理过程标准化,并将其集中到一个业务单元进行处理的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处理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体系结合的基础在于信息共享、组织架构设计合理以及目标一致,财务共享是管理会计体系得以落地的基础,一致的行动目标使二者能够发挥“1+1>2”的作用。

2.1   财务共享为管理会计体系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财务共享和管理会计体系都是围绕着企业的信息而生,目的都是要消除企业信息不对称,加强企业管理层对市场信息的触达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财务共享是更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企业内部按照标准化、一致性及可比性的要求将信息上传到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则形成天然的企业数据库,为管理会计体系下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大量真实、可靠、低成本的历史数据,同时能够涵盖财务及非财务的信息,管理会计体系是对财务共享中心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有利于管理者基于多维度、立体化、综合性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2   财务共享的流程再造为管理会计体系组织架构设计奠定基础

财务共享是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流程再造,建立更加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同时将公司的财务人员从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提升公司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为企业管理会计组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并储备人才。

2.3   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体系的目的一致性

财务共享和管理会计体系都是为创造企业价值这一最终目的服务。管理会计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手段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可以将财务共享理解为信息搜集和初加工过程,管理会计体系则是信息深层次加工过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服务。比如财务共享中心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搜集相关的业务、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体系通过分析相关信息发现非增值作业,管理者可以基于上述分析做出消除非增值作业的决策,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逻辑见图1。

3      财务共享模式下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是一个动态、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财务共享的模式下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已经为管理会计系统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已经扫除了技术上的一切障碍,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构建管理会计体系仍需关注以下重点及难点问题。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在现有基础上提供更精细化、更及时、更多元的原始数据,便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多维立体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这对初始的数据录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录入工作重在平时,将每一个指标分解成相关原始数据,指定专人负责,发生一笔业务时,将这笔业务相关的全部数据信息都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大数据库中。同时财务共享中心除搜集传统的内部财务信息外,也要注重对非财务信息以及企业外部的信息的搜集工作,为管理会计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2)企业应持续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框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将财务人员从大量重复性劳动解放出来的契机,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企业应鼓励财务人员参与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包括管理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并对通过考试的财务人员给予职务升迁、加薪等待遇。

(3)完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企业已经形成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流程再造基本完成,对于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构建减少了难度。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理念下,企业应该设置独立的管理会计岗、管理会计主管、管理会计部,并指定专人按照月度、季度等编制不同的分析报表,以供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

(4)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一个有效的落地方式,或者说以何种形式披露给管理者进行决策,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分析结果进行直观的判断。鉴于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融合,管理会计通过企业管理活动这一媒介能够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差异来分析,找出实际执行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管理或者改变管理活动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

4      结    语

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关于管理會计的概念虽众说纷纭,但究其实质还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过程,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层,目的也是为创造企业价值服务的。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结合的基础也在于对“信息”进行不同程度地加工以及二者共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实践中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也遭遇了信息精细化程度有待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储备不足、组织架构亟待建立以及管理会计系统落地难的问题。企业在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时需要从上述方面抓住主要矛盾,更好地为管理层的决策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于增彪.管理会计概念的重新界定[J].会计之友,2018(3).

[2]谢志华,程恺之,敖小波.会计目标与管理会计的性质和体系[J].财务研究,2017(2):3-15.

[3]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2004(1):18-22.

[4]Johnson H T,Kaplan R S. 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J]. 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2007,15(3):36-44.

[5]Yao Q,Hu A, Huang T,et al. The Research of Implementing Enterprise 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 Information System[C]//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2012:388-391.

猜你喜欢

信息加工财务共享管理会计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试论科学课程教材编写的基本条件——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