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2019-09-09王翔东
王翔东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致病原因为重症肺炎、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中枢或外周性呼吸生理功能障碍,若不及早进行治疗,则会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1]。现阶段,临床上对患儿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尽管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因其治疗费用高且操作复杂等特点,难以在基层广泛推广[2]。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够使病变肺泡保持开放状态,避免合并症的发生,因而受到临床医患人员欢迎。基于此,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期间收治的110 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与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期间收治的110 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各55 例。治疗组,男30 例,女25 例;胎龄30~38 周,平均胎龄(36.17±8.23)周;体质量1 987~3 012 g,平均体质量(2 274.54±658.32)g;1 min 阿氏评分7~10 分,平均1 min 阿氏评分(8.69±1.77)分。对照组,男29 例,女26 例;胎龄29~39 周,平均胎龄(35.87±7.64)周;体质量1 992~3 025 g,平均体质量(2 408.74±140.51)g;1 min 阿氏评分6~9 分,平均1 min阿氏评分(7.85±1.23)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4 版中关于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3];(2)所有患儿室内空气呼吸时动脉氧分压在50%以下或(和)二氧化碳分压在50%以上;(3)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脏器疾病者;(2)先天性心脏病及器官发育不全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及呼吸衰竭;(3)不同意本次研究且失访者。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将呼吸机调整为SIMV模式,采取常规气管插管后将参数予以设定,其中呼吸频率控制在40~50 次/min,吸氧浓度为40%~60%,吸气峰压及呼吸末压分别为18~22 cm H2O、4~6 cm H2O[4]。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确保导管的通畅度,并根据患儿实际状况对呼吸机参数予以调整,直至撤机。
治疗组患儿实施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对患儿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为其选择合适的硅胶鼻塞,调节氧流量与鼻塞相连的活塞,确保气道压力在0.50~0.5 kPa 之间,氧流量则维持在4 L/min[5]。除此之外,治疗时需要对加湿罐的温度予以调节,确保其吸入的气体温度在30℃左右,防止因气体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出现气道反应。同时相关人员需要对患儿病情变化予以严密观察,并对其进行心电监护,根据病情对吸氧浓度予以调节[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pH 值、SpO2及PaO2值、PaCO2值等血气情况及合并症发生率,其合并症主要包括肺出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并症发生率=(肺出血人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人数)/总例数×100%。
1.4 评价标准
pH 值正常范围为7.35~7.45,SpO2正常值约98%,PaO2值正常范围为95~100 mmHg,PaCO2值正常范围为34~45 mmHg。
1.5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情况
两组患儿pH值、SpO2及PaO2值、PaC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情况比较()
2.2 比较两组患儿合并症发生情况
治疗组患儿肺出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合并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肺部组织及呼吸中枢尚未得到完全发育,器官功能还未成熟,因而一旦患儿处于缺氧状态则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7]。因呼吸衰竭患儿病情危急,且病情发展速度快,若未对患儿采取有效治疗,则会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方式在于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通气与气体的有效交换,从而使患儿血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8]。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原理为在吸氧过程中通过持续气流所产生的气道正压,使病变肺泡保持开放状态,并且减少患儿肺泡内的液体渗出,最终起到避免肺不张等合并症的发生[9]。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尽管能降低患儿病死率,但术后并发症仍是临床治疗难题[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儿pH 值、SpO2及PaO2值、PaC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当对患儿行气管插管后,通过气管导管能够使下呼吸道与外界相通,通气阻力低,加快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速度[11]。同时该种治疗方式不会对患儿呼吸道造成较大的刺激性,从而促进潴留COP 尽快排出。因此,与传统治疗相比,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也能够改善患儿血气情况,具有疗效。
除此之外,肺出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传统的常频机械通气在治疗时,通过气管导管患儿的下呼吸道能够与外界直接相通,使其所吸入气体未经鼻咽部过滤,从而致使病原体极其容易直达患儿的肺部[12]。同时,患儿口腔以及鼻咽的病原体也较为容易对通过气管导管外壁向下蔓延。常频机械通气过程中会破坏患儿呼吸道的完整性以及防御功能,因而一旦患儿出现肺部感染则会导致肺部会出现炎症反应,从而极其容易导致气管导管表面病菌形成生物被膜,难以使抗生素起效,并且感染发生率较高[13-14]。而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完全避免了上述情况,因此能够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能够改善患儿血气情况,合并症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