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认识和表达空间的
2019-09-09史宁中
◇史宁中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双基”,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2005年,在启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时,我就在思考:数学到底研究什么?要求学生学习数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本世纪初的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关于“过程与方法”的描述,使用了“经历”“体验”等动词,但是没有明确经历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事实上,所有这些思考,都指向一个目标:教育要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一、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单纯强调“双基”的教育理念是以知识为本,因为“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可以是思考的结果,也可以是实践的结果,所以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是结果的教育”[1]。虽然知识是重要的,但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缺少了对智慧的培养。智慧表现在过程中——学生玩的过程、解题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以及想象的过程等,在过程中表现出的事物必须通过有过程的教育。因此,未来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结果+过程”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包括两类:一是思维的经验,二是实践的经验。这就是“过程”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经历”“体验”培养学生会想问题、会做事情,因为会想问题、会做事情依赖的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自己的“感悟”。当然还需要数学的根基,这就是数学的基本思想。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传统的“双基”变成了现在的“四基”,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现在,我们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关注数学学科在人的素养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应当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如果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人为本,注重了“结果+过程”的教育,那么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会得到发展。
二、对空间的抽象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这样描述数学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这里提到了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更为基础的问题是:人为什么能够抽象?是如何进行抽象的?这不仅是哲学认识论的问题,而且涉及数学教育的起点及数学教育何以可能。
要讨论人对空间的抽象,我们需要思考:学生是如何形成关于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生学习的起点是什么?毋庸置疑,一切知识都是源于经验。但是,人对空间的感知是从零开始的?还是从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开始的?这曾经是哲学争论的焦点,或许只有到现在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表观遗传学、脑科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认识世界的先天本能是存在的,本能的充分表达需要后天相应经验的刺激。对空间的认识,我想人对距离“远近”的感知是一种本能,通过相应的数学教育可以拓展到对物体大小的感知、对线段长短的感知。这就是图形与几何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核心。对大小的感知涉及度量,包括“距离”“长度”“面积”“体积”。
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比如把2 匹马、2 个苹果等抽象为数2。数量的本质是多少,与此相对应,数的本质是大小。对数量“多少”的感知也是人的本能,是数与代数教学的起点。对距离“远近”的感知也是人的本能,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的起点。几何的本质在于度量,度量的关键在于两点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通过数轴把几何的度量和数联系在一起,使得数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小学教师应当建立一个基本观念:数和形的关系是通过数与长度的对应表达的,使得数学融为一体,通过几何建立直观,通过代数进行表达。
什么是空间?空间是三维的。《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曾记载: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这里谈到的“宇宙”,东汉高诱的注解是:四方上下曰宇,以屋喻天地也;往古来今曰宙,言其神而包覆之,无望无界畔也。也就是说,世界的广度为宇,而四方上下就是三维空间,宙是指时间。
关于空间是三维的,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也提到:连续乃是可以分成部分的东西能够永远再分,物体就是在一切方面都可分的东西。大小如在一个方面可分就是线,在两个方面可分乃为面,在三个方面可分则是体。除了这些,再无其他大小,因为三维就是全部,三个方面就是一切方面。
空间抽象的核心,或者说图形抽象的本质,就是把三维空间的物体表达在二维平面上。图1表明,图形抽象是源于实践、源于生活的;图形抽象也经历了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最终抽象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平面图形。
图1 图形抽象的过程
几何学源于古埃及。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记载:埃及第一次有了量地法,而希腊人又从那里学到了它。英语geometry源于古希腊语,在希腊语中是土地测量的意思,是由希腊语中的土地和测量复合而成的。
中国古代是如何研究空间的呢?勾股定理出于《周髀算经》,该书开篇记载了周公与商高的问答。周公问:昔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商高答: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这段话的意思是,周公问:古代包牺(伏羲)是如何制定历法的呢?天高不可攀,地远不可量,他是如何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广呢?商高答:数出于天圆地方,自然之形。圆出于方,方出于直角,直角出于数的自乘。基于数的自乘,可以得到:“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勾三、股四、弦五。
商高的回答蕴含了勾股定理与天有多高、地有多广的关系。《周髀算经》记载着周朝关于髀的计算方法,开篇就谈到勾股定理是为了得到直角,使表(髀)垂直于地面。中国古代认识地理方位的方法是“土圭之法”,即“立竿测影”的方法。《周礼·地官》记载:平台上竖立 8 尺之表(髀),圭 1.5 尺。意思是说在平台上竖直立一根高8尺的竿子,进行测量。早在夏朝,人们就用“土圭之法”测量日影的长度,夏朝人利用竿子,每天中午测量太阳的影长,比较一年中影子最长和最短的时间,得到了冬至和夏至。冬至和夏至的日影长相加除以2,得到春分或秋分。人们又发现夏至这一天的影长每隔四年才重合一次,四年一共有 1461 天,用 1461 除以 4 得到一年是天,这也说明了分数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古代人认识地球的周长与太阳的高度,都是通过日影。对于日影的长度,存在一个有趣的关系: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圆的、太阳很远,可以产生影子;古代中国人认为地是平的、太阳不远,也能产生影子。两种想法不同,但测量影子得到的结果却相差不大。
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中记载,被西方誉为“地理学之父”的埃拉托色尼,发现夏至这一天,阿斯旺(点A)在北回归线上、立竿无影,而在亚历山大城(点B)则测得 7.5 度的日影,如图2所示。据此,埃拉托色尼认为地球是圆的、太阳光平行照射在地球上。他又派人测量了亚历山大城到阿斯旺的距离大约为5000 希腊里,大约折合现在的800 千米,所以得到地球周长800÷7.5 360≈40000(千米)。
图2 测量地球的周长
中国人过去认为太阳很近,所以希望计算的是太阳的高度。因为番禺是在北回归线上,他们知道,夏至那一天正午,在番禺立竿无影,如《吕氏春秋》记载: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与上……日中无影。据《周髀算经》记载,周人在夏至那一天,利用“土圭之法”在咸阳立8 尺长的表,测得日影长为1.5 尺。于是,周人规定番禺到咸阳两地的距离为1.6 万里,然后利用正切的思想,也就是相似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之比为一个常数,可以计算得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 8 万里,如图3所示。周朝的一里大约折合现在的80 米,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可以参见我的一篇文章《宅兹中国:周人确定 “地中” 的地理和文化依据》,发表在《历史研究》2012年第 6 期。
图3 中国古时候确定太阳的高度
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空间观念
数学抽象出研究对象以后,主要是认识这些研究对象的性质、关系、规律。在认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理解数学、把握事物本质,积累把握共性、分辨差异的思维经验,养成利用图形理解问题的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培养宜早不宜晚。
在培养空间观念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关注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是把三维空间的物体抽象成二维图形,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位置关系、变化规律;几何直观是利用图形认识问题、启发思路、预测结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在空间观念的培养上,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段和知识的划分。刘鹏飞在他的博士论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段划分研究》中提出建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可按照三个阶段安排:第一学段(一、二年级)为‘数学感悟阶段’;第二学段(三、四、五年级)为‘具体抽象阶段’;第三学段(六、七、八、九年级)则是‘抽象模型阶段’。”这项研究有一定价值,从学段与认知的角度,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至二年级学生应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感悟三维空间,把握共性、分辨差异。学生能把空间的感悟抽象为上下、左右、前后,感受物体不仅有高低、胖瘦,还有前后。以圆柱和长方体为例,因为学生容易发现差异,不容易发现共性,所以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圆柱和长方体的共性是什么。可以尝试让学生搭积木,理解空间的表达不仅有高低和胖瘦,还有前后,可以借助分类活动体会共性和差异。一至二年级学生需要在分类活动中学会自己制定分类的标准,让学生懂得要按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三至四年级学生应该从三维空间的图形中,把点、线、面这些基本概念抽象出来,知道这些概念的性质,即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知道这些概念的关系,即点在线上、线在面上、面在体上;感悟度量的本质,即两点间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建立几何直观。设计一些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让学生拆盒子:三年级学生会把三维的盒子的展开图表达在二维平面上;四年级学生会从二维的展开图想象出三维的盒子,从而建立三维空间和二维平面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直观对未来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非常重要。
五至六年级学生需要感悟几何度量的重要性,知道为什么要设置统一的度量单位,学会基于两点间距离的各种度量方法,会度量长度、面积、体积、角度,并且基于度量重新认识空间。例如,如何理解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如何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推导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再如,通过体积的计算,知道对于一个给定的矩形,以宽为轴旋转得到的图形体积大于以长为轴旋转得到的图形体积。
基于这样的思考,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