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 年浙江省人布鲁氏菌病病例溯源调查

2019-09-09刘爱军周彩琴赵灵燕桂平雄虞一聪孙冰冰黄晓兵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9期
关键词:布病调运流行病学

刘爱军,周彩琴,赵灵燕,桂平雄,虞一聪,孙冰冰,黄晓兵,徐 辉

(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家畜感染后,可发生胎膜炎、睾丸炎、乳腺炎以及各种组织病变,导致不孕、不育、流产等。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的流产物、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环境、动物产品(如牛羊肉和牛奶等)感染布病。人布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发热、乏力、多汗、脾大、关节肌肉疼痛等较为常见,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骨关节受损、血液系统受损、肝损害最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多系统受损[1]。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布病随外地奶牛的引进而传入浙江省,并在局部地区牲畜间传播。从1990 年之前的几次畜间布病疫情调查来看,浙江省畜间疫情比较严重,如1963 年调查发现,杭州市某奶牛场奶牛布病阳性率高达22.28%。之后,经过全面落实“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的综合防治措施,几十年内畜间布病疫情一直较为稳定,人间也未发现新的感染病例[2]。1995 年,经省卫生厅、省农业厅联合考核,浙江省达到了布病控制区标准。这之后的一段时间,畜间布病感染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随着居民对牛羊肉及奶制品需求量的增加,省外活羊调入量和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多,导致家畜布病流行率逐渐上升,人布病病例数也随之升高。为强化布病防控工作,2017年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卫生和计生委联合印发《浙江省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7—2020 年)》,计划到 2020 年,形成更加符合全省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要求的布病防治机制,显著提升布病监测预警能力、移动监管和疫情处置能力,全省达到布病净化标准。2018年是浙江省布病防控的关键一年,为了解当前浙江省人布病病例感染来源,找出布病防控工作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开展了本次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问卷调查

根据浙江省卫生部门提供的人布病病例信息,对存在人布病病例的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例职业、流行病学相关场点以及溯源场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等。

1.2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病例溯源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相关场点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全省共发放调查问卷103 份,收回问卷98 份。经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2018 年全省共发现人布病病例98 例。

2.2 病例职业

2018 年确诊的人布病病例中,从事牛羊饲养、运输、屠宰加工、销售等相关职业人群偏多,约占60%,其他为非职业人群或职业不明(表1)。

表1 2018 年浙江省人布病病例职业情况

2.3 流行病学相关场点

人布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相关场点类型多样。溯源结果显示:羊屠宰场(点)占比最高,为33.67%;其次是家中和养羊场(户),分别占12.25%和10.21%;再次是火锅店、饭店、食堂、羊肉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等由市场监督管辖的场所,共占11.22%(表2)。

表2 人感染布病的流行病学相关场点溯源情况统计

2.4 可能感染途径

人布病病例可能感染途径分析显示:接触、屠宰活羊的占比最高,达63.27%,其次是接触、食用牛羊肉和接触、屠宰活牛,依次为12.24%和5.10%(表3)。

表3 人布病的可能感染途径

2.5 感染来源

人布病病例中,接触的家畜或其产品来源不明的44 例,占44.90%;来源于省外的31 例,占31.63%;来源于省内其他县的15 例,占15.31%,其中6 例溯源地点清楚,其他具体地点不明。

通过接触本县(市、区)牛羊养殖场(户)感染布病的有8 例,占8.16%,涉及2 个养羊场(户)和3 个奶牛场。其中:1 个养羊户因从省内其他县调入布病阳性羊,导致一农户家中出现3 名患者,另一养羊户未追溯到确切来源;3 个奶牛场中,1个溯源后认为随北方牧草引进而引入布病的可能性最大,1 个奶牛场已清群、关闭,无法溯源,1 个未追溯到原因。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对相关养殖场点进行了布病抗体监测,对发现的阳性家畜及时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 讨论

浙江省是牛羊及其产品输入量较大的地区。根据浙江省畜牧兽医云平台数据显示,2015—2017年全省平均每年调入活羊约43.82 万只,而且调入量逐年上升,主要来自内蒙古、山东等北方布病一类地区。与全国总体疫情趋势类似,浙江省人布病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根据浙江省卫计委公布的疫情统计,2017 年人布病病例达到153 例,首次突破100 例,创历史新高。为切实加强布病防控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自2017 年9 月30 日起,浙江省禁止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布病一类地区调入活羊及用于养殖的活牛,此后省外调入活羊数量明显下降,云平台数据显示,2018 年调入量较2017 年减少了72.98%。同时,2018 年的人布病病例数量98例,较2017 年下降35.95%,20 年来首次出现大幅下降。

虽然浙江省对布病一类地区采取了限制调运措施,但因活羊调运隐蔽,监管难以全面覆盖等,省外活羊调入仍是浙江省主要的人布病感染因素。溯源调查显示,浙江省人布病主要是通过接触省外调入活羊而感染的,而且这些活羊主要来自布病一类地区。浙江省禁止从布病一类地区调入活羊后,出现了北方省份活羊经布病二类地区中转后再调入的现象,也有直接从布病一类地区违法调入活羊的情况。此次调查发现,流行病学相关场点中,羊屠宰场(点)占比最高(33.67%),况且绝大多数场点是非定点屠宰场。同时,浙江省也存在农户或饭店经营者直接从省外非法调运活羊自行屠宰的情况。因此,全省绝大部分地区的牛羊屠宰仍处于分散状态,全面监管困难,使得农业农村部规定的省际牛羊“点对点”措施难以全面落实到位,不备案调入及牛羊交易不规范等行为时有发生,这给全省布病防控增加了难度。

随着省外活羊调运监管力度的加大,调运活羊行为逐步转为调运羊肉,因而通过接触、屠宰活羊而感染布病的比例可能会有所降低,但流行病学相关场点中的火锅店、烧烤店、羊肉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等导致人感染的风险仍然存在,如果监管不到位,通过接触、食用未经检疫的带菌羊肉而感染布病的比例就有可能上升。针对这一趋势,要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畜牧兽医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共同强化对该类场点的布病防控。

在追溯病例接触的家畜或其产品来源时,部分溯源不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布病潜伏期长、症状不典型,导致多数患者确诊耗时较长[3-4],难以追溯到相关动物或其产品;二是通过接触、食用牛羊肉而感染的病例,溯源非常困难;三是羊屠宰场(点)、活羊交易市场等病例接触的主要流行病学相关场点,因活羊来源广泛[5-6],追溯难度较大;四是部分县级卫生部门与畜牧兽医部门未能及时疫情信息沟通不畅,导致溯源不及时。

针对本次溯源调查中发现的人布病感染来源分布及风险人群分布特点,提出如下防控建议:(1)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调运监管,逐步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活羊及其产品调运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查处牛羊屠宰、活羊交易、养殖等高风险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推进实施牛羊定点屠宰,促进调运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冷链配送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牛羊肉调运为主的调运新格局;加强对高风险环节的家畜布病监测力度,对布病监测阳性群体,及时深入开展家畜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通报信息给有关单位。(2)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羊屠宰场、交易市场、养殖场等重点作业场所职业人群的布病监测,同时要兼顾羊肉烧烤店、火锅店等餐饮从业人员;出现疫情时,及时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布病病例的感染来源,及时通报给畜牧兽医部门,并开展联合调查处置。(3)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强化对羊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火锅店、烧烤店等羊肉流通和消费环节布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出现疫情时,联合开展调查处置工作,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4)畜牧兽医、卫生、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优化联防联控机制,及时互相通报人或畜间布病疫情;联合开展布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增强防控工作合力。(5)做好布病防控宣传,利用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此提高布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率,形成全民参与布病防控的良好氛围。

4 结论

本次人布病病例溯源调查发现,职业人群尤其是从事羊养殖、屠宰、运输以及羊肉加工、销售的人群为高风险人群,羊屠宰场(点)是人布病的高风险感染场点,接触、屠宰活羊是高风险感染途径,高风险家畜或其产品主要来源于外省。因此,要加强高风险人群、高风险场点的布病监测,强化高风险产品的检疫和调运监管,优化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普及布病防控知识,共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猜你喜欢

布病调运流行病学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舰载机典型调运方案推演与时序优化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预防牛长途调运应急反应探讨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