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人开创了“江南模式”
2019-09-08王宁远余安迪
王宁远 余安迪
钱塘悦读
今年,《杭州》杂志社联合杭州图书馆、杭州市作家协会推出“钱塘悦读”“文澜大讲堂”分享会。通过一期一会一本书的形式,邀请图书作者与读者面对面分享,带您读好书、爱杭州。
本期钱塘悦读分享会,我们邀请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良渚遗址科技考古负责人、良渚水利系统项目领队王宁远,带领大家一起穿越五千年,分享关于“良渚文化”的前世今生,探秘良渚考古背后的那些故事。
良渚遗址只是良渚文化遗址的一部分。同时,这个地方遗址特别密集,所以我们在八十年代提出“良渚遗址群”概念,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概念,如果仅仅以点状遗址来认识和分保护,那其余区域都会被开发,也许就不会有如今的成果,申遗也不可能了。
何为良渚?
包括江浙沪以及安徽的一部分
中国人一直说,我们有上下五千年历史,这个说法是清末出现的。但这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历史,西方社会认为中国国家社会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距今3500年出现甲骨文的殷商时代。而因为良渚的发现,现在国际社会承认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五千年,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致。良渚的意义在于,它出现了区域文明最早的国家。当时中国可能有着很多和良渚一样的国家,只不过因为考古学研究水平,对于良渚了解得最充分,其他地方没有挖到,所以没发现,或者是一些遗址被破坏没有留下来。也就是说,在良渚时期,文明可能像是满天星斗,没有谁是特殊的,各自在小区域内闪光,良渚之所以成为五千年文明实证,是因为它在长三角地区确认了国家的证据。也许过一段时间,其他地区也会有类似的考古发现。
良渚文化遗址是指长三角区域包括江浙沪以及安徽的一部分,在5300-4300年前之间,一批用玉器、种水稻、用黑陶器的先民,形成的特殊的文化遗存。良渚遗址只是良渚文化遗址的一部分。同时,这个地方遗址特别密集,所以我们在八十年代提出“良渚遗址群”概念,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概念,如果仅仅以点状遗址来认识和分保护,那其余区域都会被开发,也许就不会有如今的成果,申遗也不可能了。
良渚先民从何而来?
一次气候变化引发的“移民”
距今5500年左右的时候,地球出现过一次非常严重的气候变化——大降温,当时包括古埃及、两河流域等在内的人群,因为这次气候事件而被迫由狩猎采集经济转向栽培农业经济。这次降温事件导致长三角区域人类开始从山间谷地向平原地区开发移动,稻作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我们发现良渚时期,这块区域拥有600多个遗址,人口爆炸性的增长多来自于移民人口。人群移动方向伴随着耕作方式以及专用农具的发明,当人们改良了生产工具但仍然无法获得足够口粮时,他们会选择继续移民到宜耕面积更大的平原。这个时期每个农民的墓里,除了锅碗瓢盆,都会有一把石犁、一把石镰刀,他们的身份已经从狩猎采集者转变为一名标准的“农民”,这些大约发生在5300年前。
良渚人为什么没有把都城建在山上?
答案是“资源+交通+观念”的多重考虑
首先,只有靠近平原才能有充足的粮食供应;良渚的玉矿也是一种战略物资。构成良渚社会群体所依靠的宗教的神徽,一定要刻在玉上才有效。如果没有玉矿,良渚社会将会瓦解。其次是交通。良渚的很多资源要从周边一些地方获取,而要把所有的资源汇聚到一个地方,就要求都城必须交通便利。同时,良渚以南基本是山地,人口稀疏,不会对古城造成大的冲击,因而良渚人只要防备北方的人群即可。最后,我们猜测良渚人没有把都城建在山上,而是建在山与山之间,是由于他们有一种居中的概念。他们用的同样是在村里堆小墩子的方法,只不过为体现王权和等级,而将其体量扩大几百几千倍。
良渚人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模式?
说他们开创了江南也并不为过
从模式来说,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导致了人群向平原的移动,从而出现了城市革命。在沼泽地里种水稻很容易,但由于地势低洼无法居住,良渚人移居平原后便开始堆墩,8米×8米、10米×10米,高度两三米,盖好的房子位于中间,房子大概有个20平方米的草棚子,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当时良渚人的生活模式,几乎与现在的农村一模一样。如今嘉兴地区很多人生活的墩子大概率都是良渚人堆砌的,所以说良渚人开创了江南也并不为过。
良渚古城结构
良渚人建水坝,不是为了防洪,而是为了调节水,雨季储水,到旱季再调入城里。水坝总库容有3个西湖这么大,以现在水利上的说法,属于大中型水坝。他们还设了溢洪道,跟现在的溢洪道一模一样。
城和城市也不同,7000年前就有了城,是个土围子,里面住的是农民。而良渚古城中心有宫殿,外面是武器、玉器、石器等作坊,然后是城墙和外郭。宫殿区有很多房子,中间有个大广场,面积有好几万平方米,跟天安门广场一样。西边有王陵,东边一条干河,两边都是作坊,干河边上还有护岸篱笆和木桩。
我们在莫角山宫殿南边的池中寺,发现了一个粮仓,这个粮仓左右两边都是水域,类似一个岛,可以防火,里面有二十万公斤的粮食被火烧掉了,埋在底下。外面是城墙,城墙底下是石块。城東北面和西面也发现了两个祭坛和墓葬,我们猜测祭坛是用来观天象的,因为农业社会,节气很重要,错过一天,粮食产量可能要差一半。
研究表明,我们现在所说的良渚古城整体结构,不是同时造的,是千年累积的结果,按照现在非常粗略的纪年研究表明,水利系统是最早造的,和宫殿、王陵一样,大约在5000年前,城墙晚一点,4800年前,外郭可能也晚一点。古城的规划中,水利系统的规划是最早,不过至今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做测量、规划和设计的。
为什么说考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透过一个个科学考证的细节去再现良渚的“前世今生”
经过考古发现,良渚人建坝往往在山谷最狭窄的地方。我们有一个城墙垫石项目,是由考古学家、水文专家、地质学家等共同完成的,用来鉴定城墙里的石头,我们为每一块石头建立了数据库,包括石头的质地以及磨圆度,通过石头滚到山坡或者河里时的磨圆度数据,来判断石头在山谷的具体位置。另外一个发现,就是良渚水坝并非用散土而是用草裹泥建造的,在草裹泥的边上有桩,通过桩上的年轮判断出良渚人建造水坝都是在秋冬季节,以此推断出,他们也实行秋冬水利工程,这些都是重大的发现。参与这些考古项目的人很多,我记得当时的垫石项目历时四年,包括浙大教授一干人等,他们都非常认真与投入,四年只收取了微薄的费用,可以看得出他们是真的热爱这份事业,也想为中国的考古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