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分析
——以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街道梅子沟村为例

2019-09-07覃家众

冶金与材料 2019年4期
关键词:水沟坡体坡面

覃家众

(贵州有色地质工程勘察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地质灾害指的是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滑坡、地质沉降、泥石流、山体崩塌等灾害,滑坡属于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且近年来的突发率在逐渐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施工活动的增加,要想避免滑坡地质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及处理对策,以此来减少经济损失。

1 滑坡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1.1 滑坡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街道梅子沟村滑坡现象最早出现在1989年雨季,随后在1577~1580m高程范围形成后缘并下错1~2m,这导致建于1566~1570m高程范围内的所有居民木房严重倾斜变形等滑坡迹象。在2008年雨季,坡体再次发生明显变形,中部1558m高程左右出现垂直坡向、长约40m、宽5~20cm、可见深度30~50cm贯通裂缝;1548~1550m高程之间的居民住房严重开裂变形、1座木房变形。根据对相关部门收集的近年来区内降雨及坡体变形观测资料分析,坡体一直持续变形,主要表现为:雨季强降雨时坡体短暂加速变形且变形明显、旱季坡体变形轻微或总体进入暂时稳定状态,现坡体中上部可见发育马刀树。

1.2 滑坡地区地质环境

滑区属构造、剥蚀——侵蚀作用形成的斜坡——河谷地貌类型,滑区地貌有滑坡范围北东坡脚溪流两侧的侵蚀地貌、滑坡范围及附近的剥蚀地貌两种基本地貌类型。滑区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位于流仓桥向斜南西端北西翼近核部,周边未见全新活动断裂通过,出露地层由新到老有:第四系(Q)、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J1z),第四系(Q)覆盖层以粉质粘土为主,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J1z)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紫红色泥岩,岩层倾向北北东、产状10°∠35°。滑区交通位置见图1。

图1 滑区交通位置图

2 滑坡地质灾害危害分析

2.1 滑坡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根据上述滑坡地区地质环境、滑坡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结果综合分析,滑坡体受降雨下渗影响较大。随着雨季到来降雨再次并持续下渗,滑坡会加剧变形、在强降雨时可能发生整体滑移失稳。滑坡为推移式浅层小型土质滑坡,滑坡以后缘开裂下错、中部坡体开裂、前缘局部隆起剪出的整体滑动为主要变形特征。

2.2 滑坡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滑坡发展直接威胁当地居民共110人生命财产安全、村组居民住房及村组建筑安全、坡体中下部通村道路安全运营及过往车辆、行人安全安全。滑坡发生潜在经济损失可以达到400余万元。滑坡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其危险性大、危害程度大、社会影响大,对其进行永久性治理十分必要而紧迫。

2.3 滑坡地质灾害原因分析

(1)滑坡位于坡度较大的斜坡,这种斜坡形态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和诱因。

(2)滑坡后缘外侧透水性较强的强风化基岩埋藏较浅或已出露,雨季降雨汇水在滑坡体后缘外侧大量、快速下渗后沿破碎的强风化岩体带顺斜坡向坡脚渗流、运移,降雨径流通过强风化岩体的同时会逐渐浸润、软化上部的土体底面,从而在第四系粉质粘土底部、强风化泥岩顶部形成滑面,从而诱发滑坡发生;遇强降雨时受强风化带径流条件的限制,降雨径流通过强风化岩体的同时会对上部土体形成短暂渗透压力,从而加剧滑坡变形。

3 滑坡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对策

3.1 减轻水的危害

第一,针对滑坡坡体之外的排水,主要应用的预防方式是拦截旁引,通常需要在滑坡位置处五米之外位置处修建环形的截水沟,同时还需要确保环形截水沟修建的质量和深度,并且要明确进行拦截旁引防治的目的,即需要避免滑坡坡体外的水分渗入到滑坡坡体之内。

第二,针对滑坡坡体之内的排水,主要应用的预防方式是防止下渗和引出。第一步,需要将滑坡坡体之内的缝隙用建筑材料填充好,以此来避免地表水进一步出现下渗情况,随后在滑坡范围之内通过自然排水沟和新建排水沟将滑坡坡体之内的水汇总到一起,并共同被排出。

第三,为了避免地下水下渗情况,施工团队可以在地表水防下渗施工过程中,在防下渗覆盖层上放置人造植被或者是浆砌片,以此来更好的提高防下渗效果。

第四,针对岩石质地的边坡,可以应用喷混凝土防护面或者是悬挂钢筋网的方式,来减少水对边坡的影响,以此来降低滑坡事件的出现概率。

3.2 提高边坡岩土力学

提高边坡岩土力学也是有效治理滑坡情况的方式之一,提高边坡岩土力学方式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科学技术的方式,来改善边坡岩石土体的力学强度,以此来提高岩石土体的抗滑能力。

(1)通过修建土墙和护墙等方式来抵抗各种不稳定岩体,进而提高其稳定性,这种方式适合被应用在小型滑坡岩体稳定性提高操作中,这样当坡体向下滑的力度不大时,便可以通过修建的土墙和护墙来改善边坡力量。此外,还可以应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者是钢筋桩体作为提高边坡力学的载体,此类型桩体适合应用在坡面会向下滑动的层面中。在应用过程中,桩体可以和周围的岩石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效果。如果出现了一些有裂缝的坡面,在应用桩体的过程中,需要在其中加入部分适合裂缝坡面的锚杆,以此来另滑动坡面被固定在相对较为稳定的土地上。这种方式的应用优势是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并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广泛建设和应用。

(2)联合其他方式,具体可以联合固结灌浆方式、电化学加固方式,以此来强化边坡岩体的强度,固结灌浆方式的应用能够做到对破碎岩石的有效处理,进而提高其物理性能,应用的是灌浆工程原理。电化学加固方式指的是在滑坡坡体之下打入一定数量的金属电极杆,并在其中通入电流,目前主要采用的是SNS边坡柔性防护网模式。SNS边坡柔性防护网模式可具体分为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两种,单手无论是哪种系统系统均是以钢丝绳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以覆盖和拦截两大基本类型来防治各类斜坡坡面地质灾害和雪崩、岸坡冲刷、爆破飞石、坠物等危害的柔性安全防护系统技术和产品,并且与之相匹配的产品也较多。

3.3 实际防治方案列举

方案一:迁移受灾区的群众,但是考虑到及受威胁住户及人数较多,工程投资大;并且该方案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能阻止滑坡将来的整体滑动,滑坡大面积滑动后将严重影响滑区生态环境。

方案二:从欠稳定的2-2’剖面左侧向4-4’剖面右侧方向设置一排抗滑桩,抗滑桩布置于滑坡靠前部抗滑段、公路内侧变形较严重的建筑后侧;自坡顶滑坡后缘外侧沿滑坡周边向坡脚设置截(排)水沟,防止降雨冲刷、后侧坡体汇水直接渗入坡体,滑坡两侧排水沟沿既有纵向自然冲沟布置;坡体中上部缓坡——陡坡——缓坡坡度转折变化较大的位置设置横向截水沟将滑坡体范围坡面汇水引入滑坡坡周两侧排水沟,防止坡面汇水在坡度突变位置剧烈冲刷滑坡体。该方案抗滑桩的实施可以有效阻止滑坡的继续变形发展,坡周及坡体截(排)水沟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降雨汇水快速渗入坡体。

根据上述比选评价,建议采用方案二(公路内侧变形较严重的建筑后侧设置抗滑桩+坡周向坡脚设置截(排)水沟、坡体中上部设置截水沟防治体系)对该滑坡进行防治。

4 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可以减轻社会的负担和人民群众所面临的危害,为此,出于对社会安全和经济建设发展的考虑,需要提高地质灾害预防防治效果,具体来讲,在进行某地区滑坡地质灾害预防与处理之前,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滑坡灾害具体情况,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制定完善的预防方案。

猜你喜欢

水沟坡体坡面
降雨对库区边坡入渗规律的影响研究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掉进水沟
乌弄龙水电站库区拉金神谷坡体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不同开采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
小蚂蚁过水沟
你能跨过那条水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