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2019-09-07

冶金与材料 2019年4期
关键词:岩土准确性工作者

张 宁

(贵州地矿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3)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日渐增多,所遇到的施工环境也复杂多变,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帮助施工企业准确的掌握了施工区域的地质信息,提高了工程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因此,研究分析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岩土工程中的基础地质分析

1.1 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地质勘察技术所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地质勘察的结果也更加的准确。对于岩土工程而言,基础地质勘察工作帮助相关工作者掌握了最全面的地质信息,给岩土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数据参考和依据。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必须结合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和要求,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察,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客观的反应岩土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信息,找出潜在的不良地基,便于相关企业制定详细的加固策略,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建设。

1.2 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分类

(1)钻探技术:所谓钻探技术,就是通过对施工区域的综合考虑,利用钻探技术对目标区域的地下岩土层进行观测,以获取详细的地质信息的技术。在实际应用阶段,钻探技术受到施工场地的影响较大,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科学合理的对钻探技术所需的钻头和钻孔参数进行确认。

(2)槽探技术:部分岩土工程的施工区域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如果采用个钻探技术,可能无法取得精准的地质勘察信息。如岩溶地区,地下经常会存在较多的溶洞、暗河等,不宜采用钻探技术进行地质勘察。槽深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复杂地质构造区域的地质勘察问题,而且相关工作者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观测和取样,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3)地探技术:相比较前两种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地探技术应用了很多现金的仪器设备和理论知识,对相关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要求也更高。而在地探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对目标区域土层岩土波速、电阻率、辐射参数以及土壤金属含量等参数的精准探测,更真实的反应目标区域的地质结构,为后期岩土工程的建设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2 基础地质勘查技术的具体应用流程

2.1 前期资料准备

在开展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之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提高基础地质勘察的效率,降低可能存在的误判、误差等问题。例如对于某岩土工程,在开展前期资料准备工作时,要求相关工作者应当根据该地区基础地质的划分情况离开开展工程勘察工作了,避免因为多台钻机同时作业,影响地质勘察资料收集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在完成经理触探工作过程中,受到温差变化较大的影响,导致触探指标本身可能存在静力触探的问题,影响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施工区域的原始地质资料,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对可能存在的误差采取有效的措施逐一解决,以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

2.2 野外作业

作为整个基础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野外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相关工作者更全面、更及时的掌握施工区域的基础地质数据信息。该项操作流程对勘察人员的现场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根据前期收集的地质资料,合理的选择适宜的地质勘察技术,来完成野外的勘察任务。

2.3 室内测试

作为基础地质勘察技术的关键的操作流程之一,相关工作者应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野外作业中获得的样品进行科学的室内测试,以提高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求相关工作者在样品送到试验时之后第一时间对其开展测试,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对无需进行试验的样品才去有效的存储方式进行保存,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影响最终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例分析基础地质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某商业综合办公楼项目,共包括南北主楼、会议厅以及内庭院的建设任务。其中南北主楼的建筑高度为23.7米,共计6层,计划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而会议厅建筑高度为9米,为不规则形状,长约40米,宽约35米,内庭院高度约为5.1米,长度75米,宽度为26米,采用天然地基基础。为了确保本工程的顺利建设,计划采用钻孔取土、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3.1 地基土的主要构成

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本施工区域的地貌类型相对单一,属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地面略有起伏。通过钻孔取土的地质勘察结果来看,底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河湖冲击相沉积物,具体构成及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本工程区域地质特征

3.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通过室内的土工试验,对钻探勘察所取得的土样进行了物力力学性质试验,结合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经验公式计算,得出本区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如表2所示。

3.3 本工程建筑基础形式的分析评价

(1)场地稳定性评价:通过基础地质勘察情况来看,本工程所在区域没有活动的断裂、滑坡、土洞坍塌等不练改地址存在,适宜建筑的建设。

表2 本工程土质承载能力情况

(2)天然地基:本施工所在区域地势平台,稳定性较高,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较高。同时场地粉质粘土夹粘土层第二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30kPa,为中等压缩性,可以满足本工程内庭院的天然地基持力层需要,而对于南北主楼和会议厅而言,主要采用桩基础施工,其持力层应当选择粉质粘土夹粘土第五层,它不仅力学性能良好,而且在本施工区域内普遍分布,厚度高且稳定性强。

4 结 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本身具有涉及对象多、施工范围广、环境复杂等特点,为了确保岩土工程的高质量建设,相关工作者必须重视基础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充分掌握施工区域的详细地质资料,并科学的选择地质勘察技术对目标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帮助企业针对不良地质采取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确保岩土工程的顺利建设。

猜你喜欢

岩土准确性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