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维度

2019-09-06曾丹

党政干部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曾丹

[摘  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挑战和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指明了道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追求,要明确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目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尺度。在实践中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切实关注民生,才能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使生态文明建设利民富民。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人的本质;人民利益;价值维度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9)07-0070-06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并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2]

从报告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一再强调可以看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贯追求。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应该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成为当代人内生的生活理念。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走过了崇拜自然、征服自然的阶段,迈入了追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有限,很多的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自然界是神秘的,由此人们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自然崇拜长时间笼罩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直到近代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也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视野。大自然神秘的面纱随之揭开,人类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在这个阶段中,人类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行使着自己做主人的权力,一切以维护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人类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急遽恶化。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呈现出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的局面,主要表现有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物种加速灭绝、淡水資源萎缩、水体和大气污染加剧。[3]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自身的生存理念,同时也对我们的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于是,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了缓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出路。

人类要想彻底摆脱生态危机,就必须实现社会文明的转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的文明形态。它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3]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但生态文明是否能够建成,文明的转型是否能够完成,则取决于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的应然状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不应当仅仅是作为对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的被动的反应,不应成为一种功利性的追求,而应当是人类生而有之的主动积极的生存状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如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指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强调要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如孔孟“亲亲仁民”“仁民爱物”“仁爱万物”的思想,告诫君子要胸怀博爱,不仅要对他人有仁爱之心,更要对自然万物怀有仁爱之心。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更是对自然规律推崇备至,其核心“道”就是规律,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认为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就是最好的生存之道,治理之道。正如孔子所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即在取物于自然以满足人自身所需时,也要听从自然规律,在恰当的时节收取利用。《资治通鉴》中有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与道家主张简朴节约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警示世人要想保证社会的永续发展,就必须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可以看出,无论是力推“入世”的儒家,还是主张“出世”的道家,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不仅是儒道两家的共同认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之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说是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恩格斯在论述思维和意识的来源时,也曾说过,思维和意识作为人脑的产物,它就是与自然界相适应的,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思维和意识归根到底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脑的产物”。[5]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6]不言而喻,这些东西都要取自于自然。因此,既然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不可割裂的一部分,而自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继而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应当是人类天然的生存状态。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目标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生态问题,在表象层次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从本质层次上看,还是生产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要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必须理清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使人真正成为人,而不是被工具奴役被他人支配的异己力量。只有当人实现其本质,当人的劳动真正为自身所支配,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时,人才不会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这样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破——消除异化。放眼世界,生态问题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纵观历史,生态危机也不是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专利,现当代的发达国家,也曾遭遇过沉重的生态灾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消除异化的根本在于破除资本的逻辑。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前,尽管国家与国家之前也已经存在贸易往来,但远不如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那样规模大、范围广、频率高。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历史才真正开始成为世界历史。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和掠夺,世界各地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导的世界市场,国家、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而资本主义社会在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生产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本的触角在伸向世界各地的同时,也正在一步步转嫁着它们的生态问题。而我国作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员,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受害者。

马克思恩格斯身处于工业文明兴起的时代,那时生态问题已初露端倪,他们以其思想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深刻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揭露了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没有使大多数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发展,相反地,资本要求增殖的本性必然导致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使人成为附属于机器的一部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上的一颗螺丝钉。劳动不再是内生于人本性的需要,而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无奈之举,劳动的异化在实践领域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价值分离。

当代社会,伴随异化劳动而来的,还有异化消费。异化消费体现在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行为等三个方面。异化了的消费主体无视人的真正需要,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产品不是为了得到其使用价值,而只是为了显示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消费是符号式的消费,人成为了物的奴隶,认为对物質产品的占有就是幸福,人的消费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这也就带来了消费行为的异化,异化了的消费行为违背了消费的初衷,造成对自然无尽的消耗和掠夺,最终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消费客体的异化就是消费对象的异化,是指消费对象或由于质量、性能低下等原因,或由于主体能力欠缺等原因无法满足消费主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与主体或者与自身的背离。

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直接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加剧,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关系是导致异化的根源。因此,要解决生态问题,就要消除人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而消除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又取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以,目前资本主义社会甚嚣尘上的技术中心主义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技术是中性的,但是使用和催生技术的力量却不是中性的,依赖技术解决问题就是避开了资本主义社会最深刻的矛盾,避开生产关系,避开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如果生产关系不变革,根本制度不变革,仅仅寄希望于技术的进步,无异于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2.立——本质复归。前文已指出,全球的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就要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那么,作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作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受害者的我国,又该如何应对?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消除异化,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优势。首先,我们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的先锋队,它的存在就是对资本的制约,成为限制资本强势的根本保障;其次,社会主义制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党和国家努力的方向;最后,我国始终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因此,破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束缚,消除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我们的终极价值目标。

就当下来看,人们还停留在用物质消费来满足需求的阶段,这也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现代工业盲目地生产商品,越来越追求物质产品的“量”,而越来越不注重产品的“质”。生产决定消费,这样的生产理念带来的,是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理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占有”,而不是“创造”,越来越喜欢索取,而不提贡献,越多就是越好,占有的越多就越满足,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金钱可以带来幸福。然而,资源是有限的,而资本的增殖是没有底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异化了的人的索取欲是无限的。如果幸福要依靠消费来获取,那么在自然界被人类蚕食殆尽之后,人类的生存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最终只能走向灭亡。从长远来看,仅仅依靠消费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不现实的,消费只是满足人的需求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全部,能为人的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对象的,是人的劳动,也只有人的自觉自为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还能填补人的精神需要,实现人的本质,使人真正成为人,而不是工具和手段。

虽然我们坐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优势,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仍不可小觑,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永不松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关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使我国的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刻警惕和防止生产关系滑向为资本增殖服务的深渊,剥离当下生产关系的控制本性,推动生产关系向更高的技术关系迈进。

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尺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原则就是‘人民至上。”[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利益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文明建设也不例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包含物质生活需要,更迫切的,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中就包括对优质生活环境和良好生态的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物质生活和环境基础都同样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让生态文明建设利民富民,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关注民生,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增进民生福祉。

1.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能比自己更清楚自己的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最佳途径。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其实质是一个主体建设的过程。主体建设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良好的外部条件的创造,一个是主体的自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

从公众主体来说,发挥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要求政府主体为公众主体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确立公众的参与权,参与权包括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也要为公众参与开拓渠道,保证公众有渠道参与并保证渠道通畅,另外,还要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健全,进一步拓宽公众的参与渠道,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主体自身条件的建设方面,公众应当转变理念,冲破传统文化中臣民思想的束缚,积极投身到公共事务中去,在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中逐渐培育公共精神,当然,有效的公众参与还要求公众掌握基本的生态建设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参与能力。[8]

就企业主体来说,要主动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以做到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违规不违法,懂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另外,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生产的生态文明程度;此外,政府要大力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引导和激励企业实现绿色发展,也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为企业的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而对于政府主体,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将自己定位成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而不是管理者和发号施令者,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到生文明建设中来,要为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主体要积极主动地接受来自公众的监督。当然,政府主体功能的实现也有赖于企业和公众这两个外部主体的积极参与。

2.关注民生,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增进民生福祉。关注民生,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增进民生福祉不是一句空话。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阶段,民生就看经济发展,而衡量经济发展,就看GDP。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地区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地方GDP的增长,有的甚至无视法律的规定,默许甚至包庇污染企业在自然保护区内发展,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创伤。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对良好生态和环境的需求,在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面前,人们愈发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于是对生态的要求也就体现得更为迫切,从前唯GDP论的衡量标准不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被时代所淘汰也是必然。

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中,国家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越来越注重生态指标,这就为监督地方政府重视生态环境,限制污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动力刺激。于是就掀起一波“绿色GDP”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唯生态是论,在进行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当地的具体实际,对当地的发展阶段、民情没有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就盲目跟风一刀切。如去年被紧急叫停的河北煤改气工程,煤改气工程出发点是好的,建成之后既可惠民,又能减少燃煤带来的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但有些地区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地区煤改气或者煤改电工程未按时完工,又不能燃煤取暖导致在学校学习的孩子们被冻伤的情况。最后还是环保部下发特急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允许工程未完工的地区沿用以前的取暖方式取暖,这才填补了这个燃煤的空档,解决了人们的取暖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生态文明观尚未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还没有内化成为建设者、管理者自身的主动的意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仍然是靠外部刺激,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挖掘出来,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种僵硬被动的惯性思维容易导致政策执行时偏离正轨;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尚未真正将人民利益,将民生福祉作为其根本尺度,没有切实地关注民生,不能结合当地实际作出正确决策,这才导致当人民生活遭遇困难时没有及时调整和解决;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尚未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只有人民群众参与到决策、建设、监督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来,才能够保证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调整和解决,而要想真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明确公众参与的权利,为公众参与提供途径,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为此,我们既要GDP,又要綠色GDP。”[9]“既要GDP,又要绿色GDP”这一原则明确要求既要发展,也要环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不论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生态,都是为了人民,为了改善民生,既不能盲目发展,也不能唯生态是论,要在实践中时刻平衡好二者的关系,拿捏好政策执行的尺度,不能脱离群众,要以群众利益为尺度,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这样才能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3]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学报,2016,36(1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7]唐爱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J].领导科学,2017,(28):21.

[8]邓翠华.关于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10):48-52.

[9]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7.

责任编辑  杜福洲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