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武汉市重点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分析

2019-09-06熊月琳王浩李洋左玉婷张佳京徐明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血防钉螺血吸虫病

熊月琳, 王浩, 李洋, 左玉婷, 张佳京, 徐明星

随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不断推进,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控制工作已取得显著成就,并于2017年所有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2]。但由于武汉市江河水系众多,河流交错,自然环境复杂,历年来属于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3]。此外,由于人口流动大,部分有螺洲滩仍有放牧(牛、羊、马)和人群集中休闲、垂钓等原因导致个别疫区仍然可能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及时掌握全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素,防止疫情反弹,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科学地开展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工作,按照湖北省2016年发布《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实施方案(2017版)》(以下简称《方案》),武汉市已完成2017年全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工作。本研究通过收集评估现场血吸虫病保虫宿主,如牛、羊、犬等感染情况,结合现场血吸虫病查螺、查病等日常工作,对2017年武汉市重点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进行评价,以评估当前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实施效果,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区域

按照2016年全市12个疫区病情、螺情指标和疫情分布特点,结合疫区村的疫情状况,全市共筛选出32个乡镇90个流行村为风险监测村,监测乡镇覆盖率和风险村覆盖率均为100.00%。环境类型以滩地为主,共241处,其次为沟渠(75处)和旱地(33处),其他18处环境类型为塘堰、水田和其他类型。

1.2 监测时间及频次

在2017年4—10月期间,对风险监测村开展风险监测工作,每月至少开展1次,全年对辖区风险监测村所在的街全部覆盖。

1.3 监测内容与方法

1.3.1 螺情监测采用环境抽样结合整群抽样调查法,对重点村钉螺密度较高且人、畜活动频繁的环境进行查螺,调查框数不少于100框。捡获框内全部钉螺,捡获的钉螺以环境为单位,采用爬行法鉴别死活,以压碎镜检法观察钉螺感染情况。

1.3.2 野粪监测查螺同时寻找野粪。随机采集钉螺监测环境中牛、羊等野粪共10份(不足10份全部采集),以环境为单位装入塑料袋中,进行编号,记录野粪种类。采用粪便毛蚴孵化法进行检测,并加做沉渣镜检。

1.3.3 观察指标监测区域的野粪阳性率及野粪密度、活螺密度、死亡率和感染率。其中,活螺平均密度=捕获活螺数/调查总框数(只/0.11 m2)。钉螺感染率=感染性钉螺数/解剖钉螺数×100%。野粪阳性率=阳性野粪数/采集野粪总数×100%。野粪密度=各类野粪数量/环境面积(hm2)。

1.3.4 风险等级评估及处置措施按照《方案》,结合现场调查结果,以环境为单位,将风险因素分为三级,分级开展现场快速处置工作。

Ⅰ级风险:查出感染性钉螺或阳性野粪的环境。在24小时内对Ⅰ级风险环境开展灭螺工作,对环境周围相关村民组的常住居民开展预防性服药。在48小时内对与Ⅰ级风险环境毗邻的有螺环境开展灭螺工作。在72小时内对环境周围毗邻村全部家畜进行普查普治,并加强质量控制和效果考核,经过快速处置后,效果考核达到Ⅲ级水平。

Ⅱ级风险:查出活螺平均密度大于1只/0.11 m2,且无感染性钉螺或野粪阳性的环境。对Ⅱ级风险环境应在48小时内开展灭螺工作,并加强质量控制和效果考核。经过快速处置后,效果考核达到Ⅲ级水平。

Ⅲ级风险:查出活螺平均密度小于1只/0.11 m2,且无感染性钉螺或野粪阳性的环境。对Ⅲ级风险环境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按照常规防控措施进行处置,巩固防治成果。

1.4 统计分析

所有收集到的数据由专人录入Excel中,经过核对后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月份活螺平均密度及野粪平均密度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不同月份钉螺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监测点设置情况

2017年武汉市12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共有居民968 093人,常住人口数441 679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97 948.04 hm2,现有钉螺面积10 411.17 hm2。现有人群、耕牛感染率均为0,处于血吸虫病低流行水平。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全部疫区村(n=576个)中共抽取90个监测村,其中江岸区10个,洪山区4个,东西湖区6个,汉南区27个,蔡甸区25个,江夏区6个,黄陂区9个,新洲区3个。

2.2 监测区域螺情监测结果

2017年4—10月期间共监测170个螺点,调查面积9 151.08 hm2,调查130 076框,查获钉螺5 159只,活螺3 788只。活螺平均密度为0.029 1只/0.11 m2,以5月份的平均密度最高,8月份最低(t=54.196,P<0.001)。钉螺平均死亡率为26.57%,8月份钉螺死亡率最高,4月份最低(χ2=309.555,P<0.001),未查到阳性钉螺。见表1和图1。

表1 2017年武汉市监测区域4-10月螺情监测结果

图1 2017年武汉市监测区域4-10月份活螺密度及钉螺死亡率变化情况

2.3 监测区域野粪监测结果

2017年4—10月期间共计采集粪便289份,其中羊粪50份,牛粪78份,犬粪161份。平均野粪密度为0.035 8份/ hm2。以4月份平均密度最高,到5月份时急剧下降,且5—10月各月变化幅度不大(t=41.177,P<0.001)。所有粪便标本经毛蚴孵化法结合沉渣镜检结果显示均为阴性。见表2。

表2 2017年武汉市区级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村监测区域野粪监测结果

2.4 监测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及处理措施

90个风险村查出活螺平均密度均小于1只/0.11 m2,且无感染性钉螺或野粪阳性的环境,风险评估均为Ⅲ级风险。对于上述风险村中,所有有螺环境由武汉市血防专业部门在监测工作完成后,再次开展药物灭螺,刷新警示牌,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如设立血防防护哨、劝阻人群避免接触疫水等,并严格落实耕牛淘汰和洲滩禁牧,巩固防治成果,杜绝疫情发生。

3 讨论

风险监测是血防工作关口前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扩大防治成果的重要举措。对武汉市而言,传播阻断地区的巩固监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将贯穿传播阻断至消除的全过程,也是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深入推进防治目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防控措施和手段[4]。根据武汉市本地疫区病情、螺情指标和疫情分布特点,结合疫区村的疫情状况,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敏感的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5-7],并从2016年开始,对全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重点村开展风险监测工作。

从钉螺监测情况来看,2017年武汉市未查获到感染性钉螺,各监测月份的钉螺密度均在1只/0.11 m2以下。同时,监测区域内未发现阳性野粪,结合现场环境调查结果,风险评估等级均为Ⅲ级风险,即最低风险。这表明,武汉市根据“整区推进、综合治理、调整战略、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结合血防综合治理项目,以及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成效显著[8]。武汉市针对各个行政村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防治目标,合理选择防治策略,整合了健康教育、以机代牛、洲滩禁牧、查灭螺、钉螺孳生地改造、土地整理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并严格落实,有效遏制了风险村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此外,本次监测结果显示,武汉市风险村钉螺平均密度最高在5月份,此时平均死亡率也最低。虽然到6月份时其平均密度快速下降,但7月份又有抬头趋势,而死亡率却并未持续上升。而8月份的平均密度最低,死亡率最高。这一方面是由于钉螺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受到环境温度和水文影响较大,如在天然环境中,4-6月钉螺活动较频繁,8月份明显下降[9]。武汉市7月份受长江中下游暴雨的影响,江河水系不断上涨,洪涝灾害有助于钉螺扩散[10],因此,钉螺密度在4月和5月均较高,7月份也回升。另一方面,也与武汉市血防专业部门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有关,在监测工作完成后对监测村的有螺环境开展药物灭螺、刷新警示牌,并开展健康教育,包括设立血防防护哨,劝阻人群避免接触疫水等,使钉螺密度在6月份和8月份快速下降,死亡率快速上升。

以往研究证实,在有螺区域内,野粪污染是血吸虫病传播直接的危险因素,其污染指数在血吸虫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11]。本次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武汉市风险村各月份监测到的平均野粪密度均较低,虽然4月份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春季水草丰茂,家畜活动范围较大,在春季开展的野粪监测工作中容易检获野粪。但从5月份开始急剧下降,且直到监测工作结束时,一直处于低密度状态,未出现反弹,这可能与政府部门实行耕牛淘汰,以及武汉市血防专业机构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有关。就野粪种类而言,牛和羊依然是当前有螺环境最主要的污染源。针对这些区域,血防部门通过“精准施策、靶向治理”,采取扩大化疗、健教、淘汰家畜等综合措施,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虽然2017年度未在监测现场查到感染性钉螺,亦未查获到阳性野粪,但监测村依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此,尚需继续加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工作,尤其应把好每年春季的查螺关口,加强洪涝灾害季节的螺情监测工作和防控力度,不能有丝毫松懈,以巩固血防成果,早日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血防钉螺血吸虫病
2020年洪涝灾害后安徽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2020年洪涝灾害后湖南省钉螺扩散情况调查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送瘟神记》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毛泽东与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江苏省为例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