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纺织类“非遗+”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2019-09-06王翠玉
宋 佳 王翠玉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1 纺织类非遗传承与发展现状
根据非遗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纺织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7项,纺织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2名,项目主要分布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及民俗三大类别,共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
纺织类非遗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来说,有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大众仍缺乏文化自觉意识,我国抢救与保护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工作推进滞后,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等现象比较突出。另一方面,经费投入不足,致使普查工作难以进行, 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资助难以落到实处。
同时我国纺织类非遗的传承链很脆弱。我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佳,一是普遍“高龄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都在60岁以上;二是后继乏乏人,由于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民间技术面临无弟子的尴尬境地;三是缺乏基本保障,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其技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条件艰苦。仅靠“热爱”维系的活动难以长久。
2 纺织类非遗+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2.1 纺织类非遗的特点
2.1.1 区域性
我国纺织类非遗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大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区域分布呈带状、组团状等不均匀分布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以及西南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2.1.2 民族化
在我国,纺织类非遗多由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刺绣等部分组成,其产品展现了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特色,呈现出了民族化的特征。
2.1.3 活态传承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纺织类非遗大都需要手工操作才能呈现出其精致、动态的特点,由机器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于高度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往往使得产品“失活”,并变得死板。因此,纺织类非遗的制作需要“活性”,其传承也要求必须“活态传承”。
2.1.4 技术性创新性
纵观纺织类非遗的历史,其制作工艺、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后人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地完善制作技术,才使得纺织类非遗不断的优化而得以传承。因此,当前纺织类非遗的发展也具有技术创新性的特点,后人总在寻找最适合非遗产品发展的技术。
2.1.5 生活化
艺术品贴近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纺织类非遗也正是如此,它们正是因体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生活所存在,不可脱离我们的生活而发展,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2.2 贫困地区现状及模式分析
经前期研究,我们发现贫困地区有以下现状及特点:
2.2.1 贫困地区现状
我国连片特殊贫困人群数目大约占有两亿人口,覆盖地区面积广,且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更主要的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等种种因素限制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本就经济落后得地区日益衰败。与此同时,贫困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匮乏,加重了地区的落后程度。
2.2.2 贫困地区特点
①地处偏远
我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包括甘肃、云南、贵州等的局部山区。从全国范围来看,高原山区、沙漠荒漠等地区是贫困地区聚集地,他们都表现为距离经济中心较远、地处偏僻等共性。
②多民族聚集
由于贫困地区分布上的特征使得贫困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聚集地区,在这些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到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他们保持着原始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落后,其生活的贫困程度无改善迹象。
③非遗产业基础好
以上研究中提到,大多数的贫困地区通常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分布,他们往往具有富含民族特色的手工产品,包括民族服饰、刺绣等非遗产品,在他们的产品中,无不体现了不同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由此,他们的手工产品也往往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由于非遗产品手工制作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产品往往更加精致、活态,也就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无根本脱贫能力
贫困地区由于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当地地区往往没有经济发展可以依托的发展点或者说优势产业。同时,经济发展落后对教育水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师资力量匮乏、思想落后,这些都使得当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的技能。与此同时,人口素质的低下又反过来进一步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⑤留守妇女儿童比例大
经过我们前期对贫困地区人口的研究发现,贫困地区往往劳动力较少,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均外出打工以谋求生活,家庭中往往只有未成年的儿童、无劳动能力的老人以及照顾家庭妇女。其中,留守妇女儿童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2.3 可行性分析
综合以上的研究,我们发现纺织类非遗的特点恰可以与贫困山区的特点相衔接,两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基于此,我们试提出“贫困地区特点+纺织类非遗特点”的模式,并探讨分析此模式的可行性。
2.3.1 “地处偏远+区域性”
以上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多的贫困地区都较为偏僻,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很难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现代化产业,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与此同时,纺织类非遗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多呈现出地区集中的非均匀分布的特点,且不需要高含量的现代化技术,运输不会成为阻碍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不同贫困地区的发展特点,主推相应的纺织类非遗项目,以此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
2.3.2 “多民族聚集+民族化”
贫困地区多分布着少数民族聚集区,同时,少数民族聚集地多为我国贫困地区分布最集中、贫困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多民族聚居的生活状况使得这些地区发展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其精美、细致的特点不断的吸引着内陆地区的消费者,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着力推进“多民族聚集+民族化”,既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促进纺织类非遗的民族特色化发展,具有理论上及实践上的可行性。
2.3.3 “非遗产业基础+活态传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机器化生产不断替代了手工劳动,而贫困地区发展较为缓慢,仍然保留着传统纺织类非遗的制作手艺,具有非遗产业的发展基础,符合纺织类非遗发展的基础要求。同时,当地居民可以实现口口相传、手把手教学的活态教学,促进纺织类非遗的“活态传承”。“非遗产业基础+活态传承”两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纺织类非遗在贫困地区的发展,促进地区的发展,同时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牢牢扎根民间。
2.3.4 “无根本脱贫能力+技术性创新性”
在以上的研究中,贫困地区往往教育水平落后,人口素质较为低下,这与落后的经济形成因果循环,使得贫困地区无根本的脱贫能力。而纺织类非遗产品的技术创新性往往不需要高教育程度,将其推广到贫困地区之后,居民可以根据实际的经验不断的完善其制作过程,且其手艺难以被取代超越,假以时日,必可以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促进当地人口脱贫。
2.3.5 “留守妇女儿童比例大+生活化”
贫困地区中,留守妇女儿童比例较大,无法做体力较重的活,同时,妇女因需要顾家也无法长时间外出,只能在家做一些生活化的小活,如纳鞋垫、织围巾等,虽然可以获得收入,但只是微不足道,不足以维持生计。纺织类非遗恰好有生活化的特点,妇女可以在任何合适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多他们来说具有帮扶的可行性。
3 纺织类“非遗+”的精准扶贫路径构建
例如内蒙古、甘肃、云南、贵州等地的贫困地区均面临着地处偏远、多民族聚集、无根本脱贫能力、留守妇女比例大等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当地优势项目,深度挖掘潜藏特征,充分利用纺织类非遗与贫困地区精准对接的特点,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化的实现精准扶贫,发挥纺织类非遗特色优势,提高收入,保障更多贫困人口得以脱贫致富。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纺织类非遗扶贫路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3.1 非遗+政策撬动
依托妇联精准定位,联动扶贫
政府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一直占据主导作用,是由于我国非遗项目的种类繁杂且历史悠久,富含丰富文化价值,同时政府掌握多方面资源、利于集中优势,便于在非遗保护的实际行动当中取得扎实性进展。在政府的众多职能部门中,妇联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组合是最为独特的,其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作用:即妇联需要通过教育系统,为非遗传承人和对非遗感兴趣的妇女群众提供培训。比如手工编织、纺织技艺等项目都是依靠“手把手,面对面”的教学一代代传承,这就需要妇联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并对传承方式不断探索。同时开展非遗下乡、非遗生活化等活动,为后期纺织类非遗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奠定基础。
社会作用:妇联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优势,社会各个层次的妇女力量可以被充分调动,有益于资源整合。同时妇联组织可以给予贫困群众一定的引导,指引大方向并调动积极性,由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逐渐演变成为妇联引导的非遗保护+精准扶贫工作。
经济作用:妇联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保证妇女权益,贫困地区的妇联担负了更加沉重的责任,即带领当地留守妇女脱贫增收,同时妇联可以对致力于非遗保护工作的组织给予物质以及人力的支持,最好能与其部门达成相应合作,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非遗保护工作才有相应的发展机会,同时贫困妇女呢能实现对应增收。
3.2 非遗+培训增收
3.2.1 定点培训,持续增收
核心是将互不相关的零散要素通过某种方式而使之融合,彼此渗透、沟通、交融,实现效益最大化。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活态传承性,多数的传授过程必须经过手把手、面对面的教学才得以完成,想要实现大规模、大批量人次的培训,在中介公司平台的管理运营下才会体现其效率和成效。“2×1双边互助模式”(即两个群体,一个中介)应运而生,非遗传承人与贫困人口在起中介作用的企业的带动下实现面授教学,同时企业收纳贫困人口为其工人,促进增收。整合三方面非遗资源,将纺织类非遗教育价值最大化,继而发挥其经济价值,例如陇原巧手传承人邓世贤开创的甘肃省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了一大批留守妇女工人,一年就实现培训了农村妇女三千多人,带动非遗传承人一千多人,实现工人平均增收2000元。
3.2.2 非遗学院,稳固增收
核心是使非遗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加强对群众的影响,扩大对社会的宣传,招贤纳士的同时化艺术手段为经济实力,与此同时也可以实现隐性贫困人口的增收。例如,河北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传承人王鹏巍,致力于非遗的文化传播与发展,解决了数十位隐性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同时与当地大学合作创办“缂丝学院”招揽各界弟子,其中不乏许多的聋哑孩子,他们在这里掌握了自力更生的方法,并在一针一线之间领略人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3.3 非遗+市场孵化
促进非遗走入人们视野,最终得落脚点是将非遗推向市场,完成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变,所以非遗市场的孵化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特别是行业市场结构的定型与调整,关乎着非遗产业未来的发展。
3.3.1 公司+经济人+工人模式
即公司作为售卖平台提供订单数额,分配到公司内部经济人手中,经纪人再根据订单特点、类型分配至不同妇女工人手中,二者在约定时间内交接,完成售卖过程。此模式依托于贫困地区“留守妇女比例大”的特点,实现“无车间生产”“无坐班生产”,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发挥纺织类非遗“生活化”的独特趋势,实现二者有机结合,致使效率效益最大化,显著突出其规模经济效益。例如,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利用此经营模式在市场中日益发展壮大,承接了越来越多的订单量,妇女巧手的队伍日益壮大,带动巧手脱贫致富的人数也日益增多。
3.3.2 创意+生产+电商模式
创建独特双边联动合作模式,旨在拉动订单量,实现贫困人口的扶贫增收。即年轻人提供纺织类非遗独特设计方案,同时充当销售商,并与充当其工厂的手工艺人达成合作,直线发货省去中间商环节,减少成本,提高利润。一方面手工艺人的产量在设计潮流中实现增长,另一方面年轻人的创新设计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价值。此模式已经应用于天津工业大学与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接项目中,成效显著。
3.4 非遗+社区活动
3.4.1 外向型社区活动
当今社会对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有许多的误解。每一项纺织类非遗都是经过了历史岁月长河的洗礼,无论历史,工艺,审美,文化均在其中有所体现,特别是少数民族将其对于美的独特理解最大化的映射在此。正因为纺织类非遗身上传承了太多的价值,进而缺乏了人们口中的“烟火气”,缺少生活化常态化的因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时代不断的进步,历史不停的更迭,纺织类非遗也一直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跟随着社会的潮流不断的发展进化,逐步从人们眼里的“老古董”向年轻人追求的“新艺术”不停转变。正如陇原巧手非遗传承人邓世贤所说“非遗是门艺术,艺术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归于生活,我认为艺术应该是常态化生活化的,而不是被放在博物馆里束之高阁”所以外向型社区活动即社区化宣传性服务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向外界传达如今新时代的纺织类非遗,让更多人了解和熟悉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
3.4.2 内向型社区活动
如今为数不多的非遗传承人大多为年岁以高的老艺术家,他们和自己手中的非遗一样饱经风霜、经历世事,在互联网快速蔓延的新时代愈发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正因为如此,其中一些固执己见的老人坚信“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老旧理念,独守着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不肯传授,导致许多价值水平极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他们的固执而被迫失传。内向型社区活动即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积极开导,先从源头上解决非遗传承困难,继而发展规模经济效益经济,最后体现非遗本身的教育价值与经济价值。
通过“双向”社区宣传活动的开展,从内而外改变社会对纺织类非遗的误解,生活化、传承化二者并驾齐驱,从思想维度将纺织类非遗推销出去,形成内外联动的效应,为实现非遗艺术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