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下曲棍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的探究

2019-09-06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曲棍球潜水俱乐部

孙 通

(福建医科大学 体育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水下曲棍球(Underwater Hockey,UWH),简称水曲,是一项在游泳池开展的水下对抗性运动。两队选手佩戴浮潜装置(泳帽、面镜、呼吸管、脚蹼),手持球棍,在水下通过非肢体接触式对抗将沉在池底的圆盘推进对方的球门。水曲开始只是用于潜水爱好者的训练游戏,由于趣味性强,受到潜水、游泳爱好者的追捧,逐渐流行到世界各地。水曲运动出现60多年来,传播迅速,尽管是非奥运会项目,仍对世界水下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几年,水曲由海外归国人士引进中国,在国内生根发芽,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通过介绍水曲的演变进程及内涵特征,旨在提高大众对其了解和喜爱,推广水下曲棍球运动。

1 水下曲棍球的起源

水下曲棍球是由英国潜水爱好者Alan Blake发明的[1]。1954年他在英国朴茨茅斯成立英国潜水协会俱乐部第九个分部,成立初期,俱乐部设备简陋,成员们只能在泳池中练习潜水。为了使成员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坚持水下潜水的训练,他设计了这项泳池游戏,用以改进成员们的潜水呼吸,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由于Alan Blake设计的初衷是用于潜水运动,并非垂直挥杆的陆地曲棍球,因此他从未考虑以曲棍球“hockey”命名,而是将其称为“Octopush” (该称呼仍在英国地区沿用)。“Octo”来自“Octopus”(章鱼)借指8位运动员,运动性质定位为推出“Push”,二者结合后即为“Octopush”,意指八名球员在池底推着圆盘前进。此外他还制定了相关的比赛规则,比赛用球“Squid”(圆盘)由铅块制成,双方球员们带着潜水面罩、潜水器和脚蹼,手持短球棍,将圆盘推进对方球门。

2 水下曲棍球的发展历程

2.1 萌芽期

这个阶段,水曲运动主要通过个人行为或民间活动传播。水曲在创造初期,仅限于英国南部潜水协会俱乐部内部流行,1954年冬天俱乐部举办了第一届“Octopush”比赛,由于人们对水曲的评价甚好,此后在英国潜水俱乐部中逐渐流行起来[2]。

1961年夏天,水曲进入南非。同年十月美国的一家杂志就此发表了一篇水下曲棍球的文章,将其称为Underwater Hockey,并展示了南非潜水员在泳池中球棍打球的情景。虽然水曲在南非的确切起源还存在争议,但是德班市的海底俱乐部和诺玛拉的水下俱乐部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积极推广水曲运动,并在1964年组织第一届南非俱乐部比赛[3]。

1962年,澳大利亚潜水教练Norm Leibeck首次将水曲引进加拿大,在温哥华的一个潜水俱乐部首次亮相,便吸引众多爱好者。1966年,Norm Leibeck将水曲带到澳大利亚,同样受到巨大关注。1975年,澳大利亚第一届水下曲棍球锦标赛在西澳大利亚Margaret River镇上举行[4]。

1979年,水曲出现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一家潜水俱乐部,这也许是水曲首次登陆亚洲地区。当时这家潜水俱乐部主席在潜水杂志上读到了一篇关于水下曲棍球的文章,在了解规则后,便组织俱乐部开展水下曲棍球运动,并在1980年举办菲律宾第一次的水下曲棍球比赛[5]。

2.2 规则确立期

运动比赛规则确定比赛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决定着运动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在英国早期,水曲运动主要依靠口口相传,传播速度较慢。随着俱乐部之间的比赛增多,人们逐渐发现,严格的赛事规则可以增加比赛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此,1967年在英国南方潜水俱乐部成员John Bevan组织下,召开了一次有关水曲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现代水曲比赛的基本规则初步成型。同年,英国潜水协会参与制定水曲比赛规则,推广宣传新规则,并将其收录协会年鉴。在英国潜水协会的推动下,水曲在英国遍地开花,各地球队自行组织水曲赛事,并于1968年在英国南海的海洋游泳池举办第1届国家“Octopush”锦标赛[6]。

水曲赛事规则在不同国家不尽相同,例如南非水曲所用的球棍属于手柄较长的冰球棍,完全不同于与英国“Octopush”原创的短球棍。为规范水曲运动,开展国际竞赛,世界水下运动联合会(World Confederation of Underwater Activities, CMAS)在1976年建立水下曲棍球委员会,组织领导水曲国际竞赛,通过制定统一《水下曲棍球国际规则》(《规则》),规范水曲竞赛管理,对参赛人员资格、比赛场地及赛事规则等具体内容作了详细规定。1980年第1届水下曲棍球世锦赛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随后每2年举办一次[7]。2006年由于CMAS内部就水下曲棍球的政策和管理问题发生分歧,导致水下曲棍球委员从CMAS剥离,成立世界水曲协会(World Aquachallenge Association, 简称WAA)。2007年和2008年,CMAS和WAA分别举办了一次水曲世锦赛,但是由于两次赛事均与多数国家训练计划或赛事安排产生冲突,以失败而告终。2008年之后,CMAS重新负责水曲世锦赛举办权,为推广水曲运动,不断更新《规则》,目前国际赛场上通用的是2011年修订的第十版《水下曲棍球国际规则》,该版本细化运动员年龄、性别分组,完善比赛规则,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也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参与。

2.3 快速发展期

水曲运动快速发展有赖于各地相继成立的水下曲棍球协会。随着水曲运动在英国的广泛流行,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国家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于是在1976年成立英国水下曲棍球协会(The British Octopush Association, BOA)[6]。BOA作为国家水下曲棍球管理机构,致力于发展国内的水曲运动,系统开发青年和教练员的发展计划;发展壮大有竞争力的会员队伍;为保障会员水曲的发展,不断提供持续可靠的服务;支持建造适合水曲运动的泳池;将水曲项目纳入英国国家体育领域投资的一部分。目前英国境内有119家水曲俱乐部,BOA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水曲锦标赛,全国女子水曲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水曲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水曲赛等相关赛事,为不同层次的水曲运动员提供交流竞争的机会,助力水曲运动的普及。

加拿大在承办第1届水下曲棍球世锦赛之后,于1984年成立加拿大水下运动协会(The Canadian Underwater Games Association, CUGA),它是唯一代表加拿大的水下运动机构,致力于规范和推广CMAS认可的水下运动,其中水下曲棍球是加拿大热门的水下项目,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艾伯塔省、萨斯卡切温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斯科舍省和育空地区拥有26个俱乐部[8]。CUGA为促进国内高水平水曲运动员的发展,创建水曲运动国家发展项目,包括为运动员提供诊疗和资源,以提高他们的水下曲棍球知识、技能和体能,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与此同时,通过与俱乐部和不同级别运动员的教练团队合作,以提高加大拿整体的水下曲棍球水平。除此之外,CUGA还积极组建国家队伍参加国际级的水曲竞赛或邀请赛,1980-2018年加拿大共举办4届水曲世锦赛,2018年第20届水曲世锦赛在加拿大魁北克省魁北克市举行,他们在男子赛、女子赛、男子大师赛和女子大师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目前水下曲棍球已经传播到40个国家和地区[9],各国也成立相应的水曲协会,如美国水曲协会(USA underwater hockey, UUH)、澳大利亚水曲(Underwater hockey Australia, AUH)和新西兰水曲联合(Underwater Hockey New Zealand Incorporated, UWHNZ)和菲律宾水曲联合会(Philippine Underwater Hockey Confederation, PUHC)等,这些都是该国水曲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在促进、发展和规范水曲运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鼓励积极参与水曲运动,组织相关赛事,为成员创造平等机会,提供良好训练环境及各类咨询培训,保障成员相关权利等发挥重要作用。水下曲棍球运动作为一项受人青睐的新型运动,CMAS正努力申请水曲运动进入奥运会项目,未来的发展无可限量。

2.4 我国水下曲棍球运动的开展状况

国内水曲起步较晚,大众知晓度不高,但是发展迅速。媒体经常冠以“世界十大最奇葩运动之一”、“99%的人没听说过的运动”、“现实中的‘魁地奇’”等噱头吸引人们的眼球。水曲传入中国是在2009年,从新加坡留学归国的张哲发起水曲运动,并成立“成都水下曲棍球队”,这是国内第一支水曲队伍[10]。随着水曲的传播,各地陆续成立自己的队伍, 2011年,“上海威龙水下曲棍球俱乐部” 成立,2015年,“水曲北京俱乐部”及“厦门海狼水下曲棍球俱乐部” 成立。2015年5月,首届“中国杯”水下曲棍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吸引国内10支水下曲棍球队参与,之后各地陆续承办水曲相关赛事,极大促进水曲发展(表1)。201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水下曲棍球亚洲锦标赛,中国代表队有54名成员,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苏州、邯郸、厦门、杭州、重庆、成都的水曲俱乐部,运动员们劈波斩浪,勇夺发展组冠军,及男子精英组和女子精英组季军,这是中国代表队组建不到一年的成果,是中国水曲史的一个里程碑[11]。

我国水曲运动暂无官方协会统一管理,所有活动都是以俱乐部形式展开,俱乐部成员来自各行各业的水曲爱好者。作为小众运动,水曲运动受到社会支持有限,俱乐部训练场地和国内外比赛费用多数是成员自掏腰包。正是水曲的独特魅力吸引人们不断投入这项运动。杭州水曲队员王嘉仪,是第七届水曲亚洲锦标赛中国女队的一员,她就曾说“我们就是享受水下曲棍球的快乐,为中国队争取荣誉,哪怕付出再多的精力和金钱,也是值得的。”王嘉仪为参加这次赛事自费各种花销共3000多元。广州西关95后女孩潘颖琳,将水曲比作“打怪兽”,说水曲带给她不断挑战自我的动力和激情,她的目标是进入国家代表队参加高水平的世界大赛[12-13]。

表1 2015-2018年中国水下曲棍球赛事介绍

3 水下曲棍球运动的内涵及特征

水下曲棍球运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而萌发的,从个人游戏发展到国际间交流竞赛,过程漫长曲折,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体育源于人类的自身需求,席勒曾说过,“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类在爬、走、跑、跳、攀、投的游戏中,意识到自己肉身之躯的所有感观,体会自己的力量、情感、意志和主体意识,人类从原始的身体动作,经过玩耍游戏期,逐渐上升至理性层面,通过游戏规则的制定,最终完成体育运动从习惯到规则约束的过程[14]。水下曲棍球运动也不例外。发明它的初衷是为了训练潜水呼吸,但是在游戏过程中,人类被束缚的天性被挖掘出来,挑起人们内心深处不屈服自然的本性,不断尝试挑战自身的速度、力量极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生命价值。水下曲棍球运动发展到如今,离不开人类的理性思考和规则指引,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野蛮生长,还能回归到游戏的本真,没有争夺,没有功利,有的是人们在运动中享受到的乐趣。

3.1 极限运动特征

极限运动追求的是在竞技体育中超越自我生理极限所带来的成就感。水曲就像其他极限运动一样,能带给个人身心的刺激感、成就感和满足感[15]。队员为了赢得比赛,往往会不断挑战个人水下屏气时间,依靠瞬间的爆发力完成一系列的击球动作。一般人静态潜水可以屏气3-4分钟,而水曲队员运动负荷量大,下水屏气时间在十几秒到一分钟不等,由屏气时间不同所带来的时间差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出于对胜利的渴望,显露出人类追逐冒险的天性,会不断发起自我挑战。不同于陆地的平面运动,水曲带给队员360度的空间挑战。水曲运动中不允许直接的身体对抗,队员只能通过手柄控球,而截球的对手不仅来自前方、后方及两翼,还有可能自上而下地俯冲下来或者从身体下方直接断球,因此要求队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同时灵活自如,能像鱼一样游动摆尾,挣脱对手。在争抢过程中,也有对抗动作,难免会有些身体摩擦、球棍敲击、脚蹼踢伤人等情况,但是在水环境能减弱碰撞造成的影响,减轻疼痛。

虽然水曲运动紧张刺激,但是参加这项运动的门槛不高,危险系数低。只要会游泳,并掌握一定浮潜技巧即可入门。目前水曲运动还是非奥项目,参与者都是非专业人士,不受性别年龄限制,男女老幼齐聚一池,享受水曲带来的乐趣。国外水曲俱乐部中76岁的队员还活跃在各种比赛中,国内也不乏大年龄的水曲爱好者,广佛水曲队就出现50岁父亲与女儿同场竞技的场面。女性在水中的冲刺速度不亚于男性,柔韧性和灵活度还更胜一筹。

3.2 群众体育特征

水曲运动属于群众体育范畴,群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与,不追求高水平竞技能力,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交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从前文发展历程来看,它是人们一种自发的体育爱好,自发组织俱乐部,筹办相关赛事,但又不以追求比赛成绩,崇拜金牌为目的。它易学、易练,人们能在运动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释放压力、调节人际关系,获得运动带来的满足感。水曲能带给人们在水中自在遨游的乐趣,借助简单的浮潜设备,可以像“美人鱼”一样姿态万千,帮助人们远离世间喧嚣,享受身体在水下放空的轻松。水曲还结合了游泳和潜水的特点,对改善心血管功能、提升呼吸系统机能大有裨益,尤其是肺活量提升明显[16]。同时,无氧运动还能增加肌肉力量,塑造完美肌肉线条。水中的浮力作用又使得肌肉关节受到的压力变小,运动损伤降到最低。不论是游泳还是潜水,都是一个人的“孤独”运动,水曲则是集结一群“孤独”人玩的运动。作为一个团队项目,比赛依靠的是日常的战术配合,以及队员间的默契和相互信任。不同于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共同追求积极向上的荣誉感。水曲运动小众化特点,赋予水曲爱好者惺惺相惜的本能,不同地域的水曲爱好者通过以球会友,可以快速建立新的社交圈。

3.3 自组织特征

国内水曲运动目前还是由俱乐部主导,集结社会力量办体育,是典型的自组织。组织是指一组事物或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化到某些特定状态的过程。自组织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内部单元通过互相反馈机制,自动形成体系[17]。相对于自组织,他组织则需要统一指挥,从外部输入指令建立秩序。在我国,某些非奥运会项目发展自计划经济时代,拥有显著的他组织特征,如划水、蹼泳、跳伞,依靠国家行政力量在体制内开展,国家投入资金,国家提供人员编制,纳入国家体育竞赛计划。相比之下,水曲运动作为一项新兴运动,以一种自愿自发、自下而上的方式在民间开展,体育利益结构单薄、社会资源贫乏,在国内呈现点状式、碎片化发展,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没有适宜的制度基础,尚未发展到制度化、组织化。然而,自组织可通过内部单元反馈互动,随时进行自我调节,拥有自适应的机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体育运动逐渐回归到个人本位,体育价值观念转变,体育功能走向多元化,水曲运动可逐渐走向市场化道路。水曲运动由于贴近生活,满足群众需求,有一定的受众群体,依靠社会和市场力量,也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放眼欧美各国,水曲运动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水曲运动场馆建设、水曲服装、用品、俱乐部管理、赛事运营和广告投放等市场化运作都已经相对成熟,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4 结语

水下曲棍球运动作为一种新兴运动,从创造之日起,在短短的60多年中,经历了萌芽期、规则确立期和快速发展期,目前水曲运动已然成为一项集合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群众体育项目。国内水曲运动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初具规模,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促进国内水曲运动可持续发展,借鉴国外经验,建议:1)尽快成立国内水下曲棍球运动行业协会,完善水曲管理机构,为项目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制度支撑;2)构建网络媒体传播平台,利用水下直播技术,通过多角度多机位的动作捕捉,呈现完整比赛画面,让观众直观感受水曲运动紧张刺激的魅力;3)加大国内水曲赛事的推广力度,在受众群体中赢得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赛事,通过国际间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国内水平;4)走水曲运动产业化道路,借助国家对健身休闲产业的扶持政策[18],在市场化浪潮中把握机会,推动水曲产业发展升级。把握消费需求,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创造合理的利润空间;5)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依托俱乐部作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基地,鼓励中小学生参与水曲运动,打造学校特色体育文化,从中选拔高水平运动人才。

猜你喜欢

曲棍球潜水俱乐部
女子曲棍球队运动损伤因素及体能训练干预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快乐潜水
潜水去
鲸鱼会得潜水病吗?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草原文化高峰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