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路径选择
——以安徽省为例

2019-09-06兰顺领李艳荣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域安徽省中心

兰顺领 李艳荣

( 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

2015年8月,学者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1]。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进一步确立了全域旅游的战略意义。2017年3月,“全域旅游”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2018 年被确定为“美丽中国—2018 全域旅游年”,宣传口号为“新时代,新旅游,新获得;全域旅游,全新追求”[3],全域旅游模式将引导我国旅游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全域旅游中的“全”是指全要素、全行业、全时空、全游客[4],“域”则包含了空间、要素、产业、管理四大领域的完备[5],是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更加注重开放空间的构建,突破了“景点旅游”的空间限制,体育旅游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基本特征有别于传统观光旅游时空固定性和不可复制性,迎合了全域旅游全时空的发展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全行业、全部门、全要素的高度参与。打破了区域旅游的自主发展,强调对旅游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发展序列的把控,诠释了空间经济学的“点-轴-圈”时空演进体系[6],在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协调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体育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全域3大体育旅游系统的38项指标的中心地指标体系为基础,研究全域体育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升级路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以“全域旅游”和“体育旅游”为主题词的期刊文献,通过互联网查阅地方政府旅游及体育旅游等方面的规划资料,同时参阅全域旅游和体育旅游相关的专著、书籍、期刊等资料,夯实理论研究基础。

1.2.2 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并计算该区域体育旅游的综合实力指数。其次,对区域内的中心地进行样本分层聚类,最后对其进行中心等级划分,其中主成分分析基本模型如下:

(1)

式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是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标量;F1,F2…Fm为原有变量的公因子,m

2 中心地体系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2.1 体育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变量

旅游中心地是指旅游中心性达到一定强度的城镇,即能够面向城镇外旅游者提供一定强度的接待、旅游交通、管理、信息等对外旅游服务功能的城镇中心[7]。根据何调霞[8]对旅游中心地指标体系构建的深入研究,认为体育旅游中心地同样依附于旅游中心地,其发展通道和行政服务中心基本重合,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根据一定区域的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便能反映体育旅游中心地的基本信息,体育旅游中心地可细分为8个子系统38项指标(表1)。

表1中,X13体育旅游资源丰度=城市A级景点数/研究区域A级景点总数;X14体育旅游资源品质度=(16*5A+8*4A+4*3A+2*2A+1*1A)/A级景点总数;X21体育旅游网络信息发布量则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城市名称+体育旅游”,搜索到的信息数量为基础数据;X22体育旅游政府推销能力、X38对外基础设施指数主要来自倪鹏飞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9]。

表1 体育旅游中心地指标体系

续表1

2.2 数据来源

为客观地反映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综合水平,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5-2018)、《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2018)、《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5-2018)、安徽旅游局官网(www.ahta.com.cn)、安徽省体育局网(www.ahty.gov.cn)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官网(www.cnta.gov.cn)。根据数据来源,体育旅游业在国内统计中,虽没有单独的显示,但2017年6月海航凯撒旅游发布的《出境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白皮书》认为,“体育旅游正成为中产阶层出境旅游的新宠,在抽样出境游人群中,选择体育旅游项目的达15.7%,体育旅游产业正在以每年14%的增长,超过旅游产业4%~5%的整体增速,2020年全球体育旅游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10]。可以看出,体育旅游经济在旅游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体育旅游是人们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

为验证数据是否可以做主成分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利用软件SPSS19.0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从输出结果来看(见表2),KMO统计量为0.834>0.6;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sig值为0.000<0.05 ,拒绝原假设,因此指标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表2 KMO与Bartlett 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旅游中心地等级测算

考虑到个别年份天气原因对研究区域体育旅游业的影响,通过构建综合实力评估数据库(表1),运用SPSS19.0求得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根(表3),并根据特征值大于1以及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主成分。其中前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5.379%,可以充分反映每个指标对体育旅游中心地的影响。

表3 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解释表

通过因子旋转,载荷矩阵显示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 54.263%,有20 个较大载荷的指标,主要有旅游企业数、旅游收入、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等,其占整个指标体系的50%以上,反映了中心地体育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实现业绩、信息交流、城市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交通通达性等信息;“A级”以上景点数量、体育旅游资源丰度、体育非物质文化产数、旅游收入增长率、人均标准步道面积、人均标准绿道面积等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大的载荷,反映了中心地的旅游吸引力和体育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而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大载荷的,主要有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人均邮电业务量、人均年客运量、人均GDP等,反映了该地市的通讯设施、交通运力和经济实力。

3.2 安徽省体育旅游中心地等级

比较分析安徽省各地区的体育旅游发展潜力、基础设施、体育旅游资源品位度以及体育旅游资源丰度,结合16地市体育旅游中心城市的实际状况,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地域类型等级划分。采用了SPSS19.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以域值 0.4 为界,对安徽省的16个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了5 种等级类型划分。

图1显示,安徽省体育旅游中心地可分聚类成 5类。不同颜色显示:黄山、合肥处于第一类;安庆、池州、芜湖处于第二类;宣城、马鞍山、六安处于第三类;蚌埠、滁州处于第四类;阜阳、亳州、宿州、淮南、铜陵、淮北处于第五类(如图2)。

图1 安徽省体育旅游中心地等级聚类结果

A类型 “优势”体育旅游中心城市,包括合肥、黄山两市。安徽省一半以上的体育旅游资源聚集这两地,黄山以民俗体育旅游和自然体育资源为主,而合肥则以再生体育旅游资源为主,各具特色。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城市经济活力强劲,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的发展,是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主要增长地。

B类型 “一级”体育旅游中心城市,包括安庆、池州、芜湖。这些地区各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安庆、池州、芜湖三地在传统旅游优势基础上不断供给新的体育旅游产品, 如:芜湖的城市体育旅游(方特主题公园、大浦乡村世界)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旅游效应,弥补了安徽省再生体育旅游短板,刺激了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安徽省一级体育旅游增长极。

C类型 “二级”体育旅游中心城市,包括宣城、马鞍山、六安。这些地区体育旅游发展后劲十足,整体经济实力在不断攀升,都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例如:宣城金梅岭军事体育旅游基地、宣城徽杭古道、舒城万佛湖景区、马鞍山甑山生态园等。但是,这些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意识相对落后,依托体育旅游资源扩大旅游结构的能力有限,对全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相对薄弱。

D类型 “三级”体育旅游中心城市,包括蚌埠、滁州。这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安徽省旅游经济的中下游,生态环境相对较差,体育旅游基础建设落后,影响了体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必须依托“旅游带”效应来发展全域旅游。

E类型 “弱势”体育旅游中心城市,包括阜阳、亳州、宿州、淮南、铜陵、淮北。阜阳、亳州、宿州、淮北、淮南属于皖北部地区,处于合肥和黄山双核体育旅游辐射圈之外;而铜陵区域面积小,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又处于合肥和黄山旅游核心城市的断裂带。这些地区体育旅游资源较贫乏,开发等级低,缺少有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产品,容易受到周边同类产品竞争影响,属于弱势级的体育旅游中心城市,急需构建旅游带,从而带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Weave[11]提出的“旅游区域划分”在特定的时期内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在高铁时代,大尺度区域因为交通工具的升级形成了“时空压缩”[12],行政区域划分逐渐被弱化,便于融入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正是有了“时空压缩”而带来旅游方式的改变,不论是链状节点目的地、多节点目的地还是单节点目的地[13],其可达性都达到了空前的提高,在“点-轴”理论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下[14],“一级”以下的体育旅游中心城市如何能快速融入全域旅游模式下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内吸引物、功能区、基础设施等全域旅游要素的有序构建,行成相对独立和个性明显的功能区,是低中心性等级城市的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

图2 安徽省体育旅游中心地等级 图3 安徽省体育旅游“”字型空间结构

从中心城市的等级来看,合肥和黄山将形成南北走向的联动带,依据安徽省“十二五”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基础建设规划,此带必然向北延伸;皖北区域在以淮河为省内发展横轴的思路下,和南北走向的联动带形成交叉点,交叉点“蚌埠”是体育旅游发展的核心城市。从皖西到皖中再到皖东所形成的红色体育旅游带与联动带的交叉点在合肥;而联动带与皖南民俗文化旅游带的交叉点最佳城市在黄山;“三山一湖”旅游圈中城市节点安庆,区域位置横跨皖南和皖西,具有承上启下的旅游效应,是“三山一圈”发展的动力点。因此,安徽省将以合肥、黄山、安庆、蚌埠四城市为核心,带动全域体育旅游的发展。

3.3 安徽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3.3.1 构建淮河风情体育旅游带(“一横”)

淮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思想之河。淮河风情体育旅游带穿越六安、阜阳、淮南和蚌埠四个沿淮河城市,四个地市有 126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全省A级以上旅游资源的 23.24%,从依托的A级资源来看,体育旅游还处于低级开发状态。皖北以阜阳5A级五里河景区为动力点,以霍邱4A级的临淮岗旅游景区为引擎,带动了皖北旅游基础建设,如“合肥—徐州”,“界首—阜阳—蚌埠”、“蚌埠—南京”高速公路的建设;蚌埠4C级标准新机场的投入使用,推动了沿淮河带体育旅游建设,拉动了体育旅游消费,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空间分布角度来看,淮河风情体育旅游带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淮河沿线上,六安、阜阳、淮南可依托资源丰富,而蚌埠相对薄弱。因此,淮河风情体育旅游带旅游产品开发整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以临淮岗淮河风情园为龙头,以打造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为目标,加强该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城市基础建设,淮河上游更适合开展休闲体育旅游和刺激型体育旅游,而淮河下游依托淮河文化较适合开展民俗体育旅游,在板块内部打造“霍邱—阜阳—蚌埠”2-3日游的淮河风情精品体育旅游路线,形成淮河风情体育旅游带的发展横轴。

3.3.2 打造大别山区红色体育旅游带(“二横”)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向往,使得研学旅游与体育旅游可以充分融合,形成红色体育旅游。当前安徽省红色旅游景区开发模式单调、同质化现象严重.各景区大多由纪念碑、故居与纪念馆组成,参观或观光的项目多为静态的,影响了游客体验性的需求。要依托红色历史遗留和文化背景,开发研学旅游需求的同时,再满足游客的休闲、运动、探险等体验需求,有利于调动游客学习和旅游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研学旅游被动性的现状。

表4 红色旅游资源与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根据“点-轴”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六安和安庆7处优良级红色旅游资源[16]和7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表4),根据两者的空间分布特点,形成了大别山区红色体育旅游区。另外,全国十二个红色主题旅游区之一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以及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的大别山将军故乡旅游区(六安—皖西烈士陵园—天堂寨景区—白马大峡谷),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红色旅游氛围。以此为蓝本,开发“六安—六安市革命烈士陵园—万福湖休闲度假区—佛子岭水电站陈列室—白马大峡谷—金寨革命烈士陵园—金马户外活动营地—悠然南山度假区”和“安庆—陈独秀陵园—安庆巨石山体育旅游景区—岳西烈士陵园—岳西大别山彩虹瀑布”的红色体育旅游线路[17],提高研学旅游的活泼性。

3.3.3 强化皖南民俗体育旅游区(“三横”)

皖南地区主要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7地市,也是安徽省南部地区主要经济增长地和旅游热点之地,也是“三横”中最长最粗的“一横”。“长”:即从安庆南部到黄山地区再到宣城西南地区;“粗”:即这“一横”集中了安徽省各类旅游资源,并且单体数量大,尤其以民俗体育项目种类多而著名,已形成一定体育旅游吸引力的项目多达14项。民俗体育表演观赏游是皖南体育旅游开发的主打产品之一,此外,在过去三届体育旅游博览会上,授予该区域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多达12项(表5),它们是构成皖南地区特色体育旅游的重要元素。“十二五”期间,皖南许多乡镇古村落抓住了旅游市场机遇,实现生态休闲旅游与地方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开发策略,游客在领略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参与或观赏了皖南民俗体育,给游客带来了不一样全新的旅游体验,体育旅游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在全域旅游的模式下振兴了乡村体育旅游。

表5 皖南地区民俗体育旅游和精品体育旅游项目

3.3.4 规划“三山一湖”体育旅游圈(“一圈”)

“三山一湖”体育旅游圈是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太平湖组成的体育旅游圈,这里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包括3处世界遗产地,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0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处在“一横一纵”的重合带附近,旅游时空位置优越,容易产生全域旅游效应。但从目前的体育旅游市场份额来看,“三山一湖”影响力并没有形成“圈带”影响效应。“三山一湖”地属黄山市、池州市和安庆,三地政府各自为政,在体育产品项目设置、资源分配与利润分配上难免有所冲突,很难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必须重视从景点、景区建设到体育旅游地建设的程序,避免各自发展,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从而回归到全域发展的模式上来,建设一个横跨三市的世界级体育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区域间的通达度,拓宽交通廊道,以现有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为“点”,辅以本地周边优势资源形成“线”,特别是太平湖水资源的利用,结合皖南特有的区域文化,形成3-5日游的体育文化旅游或乡村体育旅游。

3.3.5 建构“合、黄”联动体育旅游带(“一纵”)

旅游空间的相互作用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而区域竞争与合作则是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18],合肥和黄山两中心城市可以形成“双核”旅游结构,也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比较高效的空间结构形态[19],在此结构模型下,可通过两种模式形成“一纵”。

第一、全域联动的多边合作模式。即根据合肥、黄山两市组成的联动地带及其辐射带,重点解决两地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单边合作形式,突破原有的“点”、“线”结合、连“点”成“线”的横向合作模式。应建立多边合作、全域互动,点圈结构、全域发展的大区域合作网络机制,以合肥和黄山为中心的“双核”体育旅游圈,建立一体化旅游市场,再将皖北、皖西的体育旅游圈纳入到全域范围之内。实现东西互动、南北呼应、中部崛起,依托国家级旅游休闲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区域内较为品类齐全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共同培育市场、开发市场、拥有市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可持续发展、共同繁荣的协同发展机制。依托联动带的体育旅游资源特色,设计区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参与全域旅游市场分工,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圈。

第二、互为目的地的市场互动模式。合肥、黄山两市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是政治经济中心 ,一个是旅游发展中心,文化资源和民俗体育特色较明显。在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区域内部容易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客源市场潜力巨大,可以实现互为目的地、互为客源市场的空间格局。体育旅游产品供给差异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是互动模式的基本原则,是实现产品和市场有效对接的根本,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驱动,内部市场互相吸引、外部客源共同分享。

4 结论

猜你喜欢

全域安徽省中心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