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里的宋人智慧
2019-09-05张立峰
张立峰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在这幅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画卷中,画家张择端生动地再现了12世纪初期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景象。据考证,《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汴京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景象。整幅画卷大体分为3段:首段描绘市郊景色;中段描绘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风光;后段描绘城市街道的繁忙景象。
画家采用了传统的手卷形式,以“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 形成鸟瞰式全景构图,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与一般的“界画”作品不同,《清明上河图》用笔兼工带写,城楼、街道、桥梁、房屋等均极为写实,为后世了解北宋的城市空间、建筑形式、桥梁工艺等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图景资料,堪称宋代版的“超级城市巡礼”。
绿柳婆娑汴水边
北宋时期,汴水呈东西向横穿汴京城,属于南北大运河中段的一部分。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汴河,自隋大业初,疏通濟渠,引黄河通淮……每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由此可见,汴河是当时北宋都城城市供给、商贸经济往来的交通命脉。
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当年张择端到底用了多长时间绘制《清明上河图》,但他一定在汴河边进行了无数次观察、写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岸边生长着大量柳树。从粗壮、瘿结斑斑的树干可看出柳树的树龄,但在清明节前后的季节里,它们依然抽枝吐绿,生机勃勃。汴河边这些婆娑起舞的绿柳不仅可以供河工、纤夫等劳动者乘凉休憩,更因“隋堤烟柳”的景观而成为汴京百姓游春赏景的绝佳去处。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画中木柱顶端可能是测风仪,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中共绘有树木170余棵,大部分是在汴河河岸边。从画中的柳树形态推测,当时一定有专人在这些护堤柳长到一定粗细和高度以后进行过专业修剪——截去树冠,仅留主干,以便使柔细的枝条从主干中重新长出。这种柳树修剪法一直沿续至今。如此修剪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强风摇动树冠,使堤土松动破碎,破坏堤岸。修剪下来的柳枝也有用处,它们可以用来捆“埽”——利用树枝、秫秸等捆扎而成的治河器具,供河堤溃决时堵口之用。
我国自古就有种柳护堤的传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疏浚通济渠时,就曾在河堤两岸种植柳树。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还专门下诏书,要求“缘汴河州县长吏,常以春首课民,夹岸植榆柳,以固堤防。”此后,在汴河两岸种植榆柳便成了惯例。
东南财利走舟船
“楚柂吴樯万里舡,桥南桥北好风烟。”在汴河的水面上,画家还为我们形象地展现了各种视角下运行的24艘船舶,其中货船14艘、客船10艘,为后世留下了反映宋代古船型制、结构、布置、属具、操驾等诸多船舶的科普图样。
汴河上的客船总体布置精当合用,两舷均有通风采光的方窗,顶棚建筑宽敞轻便,全船遍设客舱,尾部向后延伸的“虚梢”,增加了甲板和舱室的使用面积。货船的货舱则贯通整船,顶部的拱棚用木板钉成,可遮风避雨且坚固耐用,船身两舷开有货舱口,搭上艞板就能方便地装卸货物。按照画中人物的身高、肩宽等同比例还原计算,汴河货船大约长25米、宽5米,吃水深度约1.2米,排水量约为86吨,载重量可达50余吨。
除了船体结构,画家还详细地描绘了船上的各种属具,包括供拉纤用的“人字”桅杆、牵绳,作为推进工具的竹篙,需要6~8人操作的大橹,安装在船尾的平衡舵以及舵的升降绞车等。
在《清明上河图》中,无论是货船还是客船,都装有庞大而突出的悬吊式平衡舵。这种船舵叶大多以坚木拼接、木桁条纵向加固而成,尽管它的面积很大,但在升降绞车的辅助下依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浅水水域,船工们把舵升起,用橹操纵航向;深水水域,再把舵降到船底之下,从而提高舵效和航向的稳定性。
1124年,北宋使臣徐兢曾出使高丽,时间与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几乎完全相同。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船舶)后有正柂,大小二等,随水浅深更易。”这表明,北宋的船舵还分为大小两种,可以根据水深的不同更换使用。这个绘画与文献相互印证的案例表明,北宋时期我国的船舵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振翼白鹤汴京风
在创作《清明上河图》时,张择端对画面的处理可谓不厌其烦,把细枝末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说:“好像这位好心的画家,为将来研究技术史的学者们作了周详的考虑。”
顺着穿梭于汴河的船只,我们将目光投向全画的中心——虹桥。桥上行人熙熙攘攘,桥下船只穿梭不息。桥两端立有木柱4根,其中有两根木柱的顶端较完整,其上有木雕白鹤振翼欲飞,有研究认为这是宋代的测风仪。
宋代船运以风帆为主要动力,因此人们对风力风向变化十分关注。北宋李廌《师友谈记》记载过一个事例,讲了一位负责漕运事物的官员蒋颖叔曾在办公场所立了一个测风旗,并命人每天观测、记录风的变化情况。同时,他还要求具体负责漕运的人员也要做类似的观测和记录,并作为考核漕船是否按期抵达的依据之一。可见测风与当时的漕运有着密切关系。
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也曾写道:“风有八面,唯当头不可行”,除此以外,皆可驶风航行。为掌握风的变化,船舶还“立竿以鸟羽候风所向,谓之五两”。这种鸟羽候风器重约250克,它除可以观测风向外,还可以凭羽片平飘的状态来测定风力大小。汴河在北宋是漕运的主通道。虹桥横跨汴河,毗邻汴京码头,两岸空阔平敞,在虹桥两边立木柱置白鹤测风仪,正有利于测风,为航行者指明风向。
画桥虹卧真堪传
虹桥是一种木拱桥,因宛如飞虹而得名。这座规模宏敞的桥梁正名为“上土桥”,是汴京城外水陆交通要冲。“虹桥抢险”是张择端在画卷中刻意安排的一处情节。一艘紧急调头的大船欲穿虹桥桥洞,画中众人拨篙弄杆、抛绳扳舵,惊慌紧张的气氛,险象环生的场景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史料记载,中国第一座木拱桥就起源于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汴水悍激,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无脚桥式,编木为之,钉贯其中”。宋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则详细记载了虹桥的发明建造过程。据文中介绍,青州城外的洋水河中本有带桥墩的桥梁,但每当秋水暴涨,桥墩常被冲毁,危及桥梁。历任官员常为此担忧。北宋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某退休的监狱看守用巨石堆砌坚固的桥台,再把数十根大梁连在一起,不用桥墩而以“飞桥”方式越过河上。没想到该桥使用了50余年,从未受损。到庆历年间(1041-1048年),官员陈希亮注意到汴河上的一些桥梁经常失修倒坏,毁坏官船,伤及行人。于是命人仿照青州的飞桥重新修建,后来所有汾河和汴河间的桥都是这种造型,人称“虹桥”。
画卷里的虹桥,桥面宽阔坚固,能容几辆装满货物的畜力车并排行驶;桥身高大,能使汴河上很高的船顺利通过,被后世称为“世界桥梁史中绝无仅有的木拱桥”。
现代建筑、桥梁学家研究发现,汴河虹桥的设計结构精密,营造技艺巧妙科学。从《清明上河图》来看,虹桥是多角耸立、悬臂型式的贯木拱桥,其主拱由两个系统组成。第一个系统为大约以40度从两端桥台挑出的约10根大梁,以此负载一系列中央水平构建;第二个系统为大约以55度从两端桥台挑出的约10根大梁,两个系统的大梁相互交叉,在桥拱的冠顶相连接,形成较大跨度的拱形结构。为增强桥梁的整体稳定性,两个系统之间还设有5处横梁,以此加强其横向连接,共同承担拱上桥面建筑与行人车马传递下来的沉重荷载。
历史上,虹桥之所以受人赞誉,一方面是它无需桥墩,避免了洪水破坏和妨碍航运;另一方面桥型轻盈飘逸,桥身漆以朱红色,既美观醒目,又可防腐防虫,实用与美学得到完美融合,体现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繁华梦断画桥空,唯有悠悠汴水东。”在桥下船舶的往来穿梭中,在桥上车马的拥挤喧嚣里,光阴流逝而去。“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的兴亡轮替,也重新认识了宋人那灿烂的文明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