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试剂耗材“互联网+”采购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05林玲袁粒星陈颖姣赵婵娟
林玲 袁粒星 陈颖姣 赵婵娟
[摘要] 通过对当前科研试剂耗材采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索,结合该医院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了科研试剂耗材“互联网+”采购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科研试剂耗材采购信息化和可控化,规范了采购行为,降低了风险隐患,提高了整体科研服务水平。
[关键词] 科研试剂耗材;互联网+;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b)-0161-02
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产出迅速增长,有效提高了整体科研水平,科研试剂耗材作为科学研究中的物质基础,其采购在科研经费使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研物资采购市场混乱、科研腐败已成为新问题[1]。如何加强科研试剂耗材的采购管理,合理监管科研经费,强化落实风险防控,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人员,值得科研管理工作者深思。
1 科研试剂耗材特点及采购现状
1.1 科研试剂耗材的特点
科研试剂耗材通常是指由于科学研究或教学的需要,而对外采购的各种生化试剂、实验气体、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微生物、实验易耗品、低值电子产品的等消耗性物资。由于基础科研的创新性、前瞻性强,与临床和检验用试剂耗材相比,科研试剂耗材具有品种多、数量大、厂家杂、范围广等特点[2]。
1.2 科研实验室的特点
大多数科研实验室采用以“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为主的各专业实验室分散建设的运行模式,承担国家、部委、国际合作多个项目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其科研强度大、任务重,对科研试剂耗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各科研团队在研究方向、科研任务、人员配置以及经费使用上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实验室人员类型多、流动性大。
1.3 采购现状
由于科研试剂耗材和科研实验室的特殊性,科研试剂耗材的管理难度大大增强,实验室内部没有专人负责采购管理。各科研人员无计划、无组织,自主选择,随用随买,导致采购较为分散,采购信息不能汇总、市场价格透明度不高、采购行为监管困难、采购交易过程的腐败现象难以控制等[3-5]。
2 科研试剂耗材“互联网+”采购服务新模式的创建
2.1 建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强科研试剂耗材的采购管理,首先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机构职能和各岗位人员职责。该院科研试剂耗材的管理遵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医院、科技部、实验室/课题组三级管理体制,医院主管院长具有决策和主导权利,科技部作为医院科研试剂耗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同时医院成立专家论证小组负责重大事项的论证,设立科研试剂助理协助科技部負责科研试剂耗材的管理工作,包括采购制度的监督实施、采购流程的优化、特殊采购的审核等;各实验室/课题组设立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包括试剂耗材的采购、验收、入库、经费报销等,并定期接受业务培训。
2.2 基于网络的科研试剂耗材采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功能开始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全面应用。基于网络的试剂耗材采购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6-9]。其意义在于以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打造开放平台;以闭环式的流程管理,实现风险防控;以贴身化的服务方式,为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
通过多次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该院自2017年起采用科研用品电子商务平台采购科研试剂耗材,是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中较早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院所之一。
平台为第三方电子平台,由采购单位和供应商共建共享,对采购者不盈利,对供应商实行入网资质审核和统一监管,提高了市场透明度。采购单位通过平台下单,整个交易过程透明,记录清晰可溯。同时平台设立资产管理员,可定期对采购情况做分析和统计,也可实时查看采购者的采购行为,及时预警。使用近两年来,我院在平台下单3 000余次,涉及的科研试剂耗材金额高达600余万元。表1为该院应用科研用品电子商务平台前后对比汇总表。
2.3 实行线上采购与线下采购相结合,实现“互联网+”
该院涉及的科研试剂耗材种类繁多,各实验室/课题组对其价格、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不一,根据近两年采购的实际情况显示,单纯的线上采购无法最大化的满足科研人员需求。因此,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试剂耗材可实行线下采购,并制定相应的审批制度和采购流程。
①线上无货;②同一产品线上与线下价格差达到规定比例时;③单批次采购或同品类采购达到国家或医院规定金额时。
“互联网+”,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提高传统效率,提升产业效益。将“互联网+”理念用于科研试剂耗材采购,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最大化的满足了科研人员的需求,提高了采购效益,保证了采购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图1为该院科研试剂耗材“互联网+”采购服务模式示意图。
3 结语
新形势下的科研物资采购市场混乱、科研腐败问题亟待解决。加强科研物资采购全过程留痕管理,推进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对于科研机构采购管理意义重大。该院创建的科研试剂耗材“互联网+”采购服务新模式,既实现了采购信息化和可控化,提高了采购效率;又规范了采购行为,从源头上解决了科研经费监管问题,降低了风险隐患。做到了真正的“阳光采购”,提高了整体科研服务水平。未来,将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让其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和人性化,最大化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宪栋,王刚,杨玉玮,等.科研院所阳光采购与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1):10-12.
[2] 粱公文,郁卫东,何湘君,等.医院科研试剂和耗材的分类管理模式[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2):102-109.
[3] 钟永泉,曾文冰,余乐俊,等.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试剂耗材集中采购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68-71.
[4] 周洁.科研院所科研试剂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5,28(6):510-512.
[5] 林玲,李志华,路旭瑛.推进试剂耗材采购系统加强从业风险防控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6,19(2):180-182.
[6] 赵志强,郑丽,王喆,等.医学院校试剂耗材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9):112-114.
[7] 徐成峰,徐世宁,晁勇,等.基于网络的科研试剂耗材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5):81-84.
[8] 包艳.研究所试剂耗材集中采购探索与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2):197-199.
[9] 王程荣,张玥,张迎媛,等.医院科研用试剂耗材采购与管理的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8,31(2):154-156.
(收稿日期: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