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05常金宏李艾峂
常金宏 李艾峂
摘 要:西部民族地区一直以来都有养殖肉羊的传统,也是多数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肉羊产业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已初步形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当认识到西部民族地区肉羊产业饲养模式陈旧、规模化程度较低、发展资金投入短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等问题以及受市场波动、人才、技术、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分析肉羊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肉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总结肉羊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西部民族地区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技术支持、人才引进,打造本土肉羊品牌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肉羊产业;民族地区;影响因素;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倡导发展绿色有机产业,把打好绿色品牌、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放到重要位置。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消费理念的变化,肉羊产业在国家农业和食品消费中的地位日趋凸显,羊肉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肉羊以草食为主,西部民族地区成为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地区,本文中西部民族地区是人们熟知的民族八省区,分别是宁夏、广西、新疆、西藏、内蒙古、贵州、云南、青海八个省区。其中南部几省区多山区地形,具有无霜期长、动植物资源丰富等特点,为优质山羊肉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西北内陆几省区地形多为高海拔平原和缓坡丘陵,降雨量由西向东递减,气候凉爽,草场面积广阔,绵羊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在充分利用地区区位优势的前提下,肉羊业早已成为振兴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西部民族地区肉羊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
1.肉羊养殖环节分析
第一,养殖肉羊的首要条件是地理区位因素。羊以草食为主,拥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饲草料成为实现地区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例如:内蒙古地区总体上草场面积广阔,成为全国著名的肉羊产地。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就其区内而言,由于蒙东地区水资源保有量优于蒙西,拥有数量充足的饲草料,无论是羊肉产量和质量均高于蒙西地区。第二,品种因素。在肉羊养殖中,选择和培育良好品质的羊也会影响产业化发展。不同种类的羊肉在生育率、肉质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著名的乌珠木钦羊、呼伦贝尔羊和苏尼特羊等优良品种,不仅本身有产肉性能好、肉质鲜美、环境适应性强、生育率高等特点,还可以与国外其他优良品种杂交,进一步优化肉羊产量。第三,传统文化因素。民族地区的文化习俗自古以来有别于汉族,更加热爱大自然赐予的财富,对牛羊的爱惜激发了当地农牧民养殖肉羊、肉牛的热情。第四,疫病防控能力。危害肉羊健康严重的传染病较多且致病原因多种多样,因此,保障肉羊品质与有序发展,需要较为全面成熟的疾病防疫系统。目前国内已经研制出免疫性较好的疫苗,但各地疫病防治能力不同,多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疫病防疫能力较弱,特别是对于来源不明的肉羊,很难做到全方位的防疫和监管,导致传染病时有发生,影响肉羊的健康。
2.肉羊加工环节分析
加工环节需要农牧民与政府、企业保持紧密联系。首先是政府对于养殖户及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西部民族地区,肉羊产业在地方旗县占据重要地位,是多数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包括资金、政策以及交易平台支持等惠农惠企政策将极大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是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例如宁夏盐池滩羊是与当地企业联合打造的知名羊肉品牌,企业强有力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带动并集中当地零散养殖户,推动了当地肉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第三,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地区肉羊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与人才是重要保障,对品牌的建立、疫病防控都发揮着极大作用。
3.肉羊销售环节分析
第一,消费者偏好。羊肉本身具有鲜嫩多汁、味道醇香、开胃健身等特点,广受消费者喜爱。例如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居民的服饰、饮食、居住无一不与羊产品有密切联系,因此长期在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中,使得新疆地区的汉族比其他地区的汉族居民更加喜爱羊肉,当地的羊肉销售市场也更广阔。第二,价格因素。这是影响肉羊产业发展中最为直观的因素,羊肉价格在2015年之前逐年攀升,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供应量随之增加;此后价格开始回落,到2016年10月,羊肉价格降到了54元/千克的低点,羊肉供应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三,相关肉类。羊肉的替代品主要是猪、牛肉等常见肉类,猪肉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牛肉肉质口感较差,所以从营养价值和口感上说,羊肉比猪肉和牛肉发展前景更好。此外,2017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销售数量明显下降,羊肉成为了很好的替代品,销量增长迅速。
二、肉羊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饲养模式陈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
(1)肉羊优质良种繁育落后,优势品种资源利用不足
受原有经济与教育水平的限制,西部地区大多数农牧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内蒙古地区为例,截至2016年末,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小学为主,初中以下人口占总农牧民人口的75%。导致肉羊的养殖技术以言传身教为主,扩展规模能力与创新能力有限,尚未形成科学饲养、标准化管理的饲养模式。多数地区存在饲养新技术难以实施,母羊存栏量受到限制,优质品种特性利用不足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肉羊品质与出栏量较先进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
(2)疫病防治能力较差
与城市居住环境相比,农牧民生活环境和习惯导致其养殖过程中卫生环境重视度不够、接受先进技术能力弱,限制了先进养殖技术与市场信息的获取,防范风险意识薄弱。部分旗县的检疫体制不够健全,存在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的问题,肉羊抵抗力差。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养殖业发展的需求,不同地区间肉羊的外调与运输增加了疫病传播的可能性,加大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2.多方资金短缺
(1)养殖户贷款困难,政府扶持政策较少
民族地区的养殖户大多缺乏养殖资金,需要每年向政府和银行机构贷款。这些养殖户本身的信贷信用不高,存在金融信贷门槛高、程序多、额度小、周期短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畜牧业生产有一些项目支持,但补贴金额低、受惠规模小,未形成合力,导致养殖户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望羊兴叹”。许多养殖户被迫转向借高利贷,成本高、负担重,制约农户更新换代优质母羊,阻碍养殖户的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
(2)企业缺乏资金,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西部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肉羊的地方品种与杂交羊并存,品牌宣传力度有限,缺乏对特定生态环境下资源的有效利用。养殖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未能有效发挥积极地带动养殖、促进生产的正面效应。合作社或企业没有真正发挥组织作用,未能成为联系养殖户与市场、养殖户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还没有形成优势鲜明、品质突出的肉羊品牌。
3.草畜矛盾突出,饲草料数量少
进入21世纪,原有的粗放型生产和发展模式逐步转变,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西部民族地区为避免草场退化,有效地利用草原、保护草原。坚持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原则,实行禁牧、休牧制度。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禁牧,发放禁牧补贴,或对于草畜平衡给予奖励。然而肉羊产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草场和饲草料储量,禁牧、休牧政策的实施在当前制约了肉羊产业发展,少数中小牧户以及散养户是超载放牧的主体,加大了农牧区增收的难度。
对于养殖场而言,饲草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养殖成本。据测算每千克优质羊肉成本上升7元-15元,每千克优质羊肉舍饲养殖成本提高到60元以上,按2015年-2016年羊肉售价亏损面较大,2016年至今稍有所回升。尽管节约成本,提高饲草料利用率可以提高收益,但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在生产要素方面优势不足,节约成本的空间有限,养羊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入瓶颈期
(1)缺乏相应人才培养与引进
无论是养殖场还是散养户,肉羊产业都是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中获益,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各环节衔接存在漏洞、信息沟通不畅通,损害农牧民利益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涌现出一批不断发展壮大的肉羊龙头企业,缺乏与广大农户的有机结合,不能保护农牧民的切实利益,挫伤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管理混乱,技术人员工作条件差,队伍流动性强,服务不到位都制约了肉羊规模化发展进程。
(2)优质优价局面尚未形成
随着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在肉羊销售中逐渐强化品牌效应,也更加注重羊肉品质。多数西部民族地区羊肉的地域品牌尚未形成,优质羊肉产量较低,产品竞争力存在明显不足,市场定位不清晰,品质缺乏科技支撑,很难进军高档羊肉市场。例如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羊肉,在本地区非常受欢迎,肉质鲜美、销量高,然而宁夏盐池滩羊羊肉知名度比巴彦淖尔的羊肉知名度高很多,很难与其甚至是国外进口的羊肉定在同等价位销售。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本地羊肉凭借良好品质和口碑,价格逐渐升高后,受省外低价羊肉的冲击,影响本地及周边地区本土品牌羊肉的销售,制约了地区品牌肉羊产业的有序发展,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三、促进西部民族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健全肉羊产业链
(1)建设绿色养殖基地,延长肉羊产业链
肉羊产业发展要注重羊肉的品质。影响羊肉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动物疫病和药物残留,因此加大力度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绿色养殖基地,积极推行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以饲养制度化、品种优良化、防疫严格化为发展原则,建立旗县绿色肉羊养殖基地,完善羊肉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鼓励肉羊加工企业科学技术的引进与扩展,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加快种羊扩繁速度,扩大肉羊良种覆盖率。健全肉羊产业链条,提升羊肉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羊肉产品的质量、营养和附加值,确保肉羊产业向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的方向发展,提升旗县肉羊产业综合竞争力。
(2)加强金融、政策扶持
肉羊产业的合作化、产业化是当前肉羊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产业化有利于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经济主体整合资源优势;合作化是提升羊肉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解决县域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地市级政府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中坚力量就是地方性龙头企业。首先,给予龙头企业政策优惠倾斜,在土地流转、产业化创新经营机制、财政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其次,改善肉羊经营模式,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市场+农牧户”等新型组织模式,建立灵活畅通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推進龙头企业与农牧牧户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在产业链中充分协助农牧民综合调整地区整体的羊群规模、羊群结构和品种结构,增加农牧民收益。最后,适时推进肉羊产业园的上市融资,运用贴息等方式发挥市场融资力度,引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加大对肉羊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肉羊产业化、规模化建设上来。
2.强化技术支持,人才引进战略
(1)逐步增强养殖人员素质,推进绿色化养殖
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以职业学校和企业为培育主体,加强旗县肉羊基础性技能人才培养,将人才培育与科技成果推广、科技项目的研发等方面相结合,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探索建立当地种羊场县级繁育场和乡镇改良站,逐步完善具有地区特色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加强政府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全方位的技术合作,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机构监管、强化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工作,逐步提升本土人才素质,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当地肉羊产品的附加价值。
(2)建设电子交易体系,扩大肉羊销路
创建以优质羊肉为主的肉羊电子交易体系和“互联网+羊肉”的创新经营模式,引进先进行业营销理念,进一步扩大羊肉销量。建立线上线下双交易平台,线上扩大宣传,通过利用肉羊电子交易平台,让更多的消费者熟知;线下满足消费者对味蕾的享受,扩宽本地肉羊的销售路径。充分发挥电子交易平台优势,对标先进,全方位、宽领域的发布包括肉羊供需信息、羊肉销售信息、产品推荐与交流信息为主的肉羊产业综合信息。
3.加强地区肉羊品牌建设
第一,推进肉羊产业化发展亟需打造一个或多个具有地区影响力的羊肉品牌。第一,统一经营模式,打造对外统一的地域品牌。例如大家熟知的宁夏盐池县滩羊品牌、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肉、锡林郭勒羊肉等。整合先进地区经验,实现西部民族地区旗县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统筹各养殖场、加工场和销售厂商的综合利益与品牌价值观,建立品牌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制定的生产制作标准,严格把控产品准入关,整体提升品牌竞争力。
第二,支持优质优价,坚决打击假冒牧区肉羊及产品行为。在各地区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效推进优质羊肉可持续发展,避免出现优质不优价而导致的生产积极性下降,产量质量的下滑现象。有利于实现少而精养畜,促进草畜平衡,农牧民和企业减畜不减收,实现人、草、畜的协调发展。加大优质品牌的广告宣传,举办羊肉产品展销会和文化节,使消费者认同优质羊肉产品。
第三,积极推进肉羊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借助农展会、营销推介、微信平台等活动开展产销对接,拓宽市场销售。完善营销体系建设,开拓省级品牌羊肉展示销售区,优化提升地区羊肉产业交易中心,在巩固存量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增量市场的开拓力度,在北上廣深等大型城市及大中型城市增设专柜、直销店、餐饮体验店;加强羊肉的保鲜与相应的配送工作,培育冷鲜羊肉配送体系,拓展周边县市冷鲜肉市场。
参考文献:
[1]靳延平,白音,王建龙,巴特尔.“十三五”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发展新举措——基于“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的调查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1):60-69.
[2]王志强,张立文.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创新羊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中国羊都”[J].第十五届(2018)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2018.
[3]刘丽,郑喜喜,李强.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2018年48(6).
[4]张瑞荣,李直.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产业透视,2017,53(9).
[5]李娜.宁夏地区肉羊生产管理技术[J].当代畜牧,2017.
[6]马小明,李颖康.宁夏羊产业发展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6):67-70.
[7]张波.盐池县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1期.
[8]宋娟娟.盐池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选择——以滩羊产业为例[J].交流园地,2018,8.
[9]李芳芳,王国利,俸祥仁,刘德玉,韦英明.广西肉牛、肉羊养殖情况调查报告[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