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与政府责任

2019-09-05凌佳亨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统农村文化

◎文 宇 凌佳亨

(湖南省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10005)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当前我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不尽如人意,缺乏系统的传承与创新。当前,深入探索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现状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现实困境出发,旨在提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路径。

一、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

(一)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未来预见的2020、2035至2050年这三十多年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而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农村传统文化记载了从古至今不同时代农民的思想理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情感特征、交通工具、出行方式、生活方式、农耕方式、教育方式、农村建筑、非遗文化、理想追求等等,这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笔特色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围绕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接续千年农村传统文脉,又创造符合新农村、新农民特点的文化,着力满足农民群众品质更高、样式更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加快缩小乡村与城市文化内容、共享方式、参与途径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来推动乡村振兴。

(三)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今,城乡二元结构失衡,不仅在经济物质上出现贫富差距,在文化上也存在失衡现象,农村传统文化潜在的特色和价值在快节奏发展的城市中逐渐被忽视,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是城乡共富的必由之路。此外,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是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为实现即将到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失衡困因

(一)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二元失衡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文化发生了二重性突变,集中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其中,在文化方面,城乡文化关系一度紧张,以致于出现城乡文化二元分割和结构失衡的严重鸿沟,具体表现在城乡制度建设二元化、城乡文化传承模式分离两大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二元失衡因素结构图

1.城乡制度建设二元化

国家在城市和农村的制度建设问题上存在差异化,一方面,城市享有的政策扶持力度远高于农村,例如更具吸引力的城市户口登记制度、高素质的专人专才和通才并用的城市教育管理制度、丰厚的公共城市文化设施及资源分配制度、互联网科技联动发展的城市文化创新制度等。然而发展滞后的农村在政策上享有的资源和利用率实则微乎其微,农村文化因其自身具有的地域习俗和思想的原生态特色而难以被时代所适应。另一方面,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受制于城市带动农村优先发展的经济模式而处于放养和劣势状态,缺少政府资金投入,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补给和合理分配,缺少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制度保障。

2.城乡文化传承模式分离

城乡文化从古至今经历了“文化共同体-文化冲突-城乡共融”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原生态的前喻文化,有着明显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分,城市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态势,农村出现耒耜农耕的乡土气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古人对文化认同感极高的表现。第二时期是冲突与妥协的并喻文化,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农村文化被迫分割出现传统农村文化和近现代农村文化,优秀的乡村文化在资本驱动下日渐落寞,兴起的都市文化愈发膨胀,“农民工进城”的“非本真性文化消费”现象比比皆是,文化认同感也转移到城市。第三时期是和谐共生的后喻文化,这是转型和发展必须经历的时期,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农村文化,在弘扬优良城市文化时加大文化的包容性和打造城乡文化共同体势在必行。

(二)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失衡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别体现在生产目的、资本来源、机构性质、运营机制和调控方式的不同,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吸收民营经济资本追求经济效益,并由政府间接调控为主的企业经营活动,如电影院、文化旅游等;而文化事业是以国家为转移,由国家提供资本追求社会效益,由政府直接调控为主的行政管理活动,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相较于国家强大资本支撑下的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文化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下日渐式微,人们更加趋向对“外显性文化”的炫耀,倾向将红色古迹旅游、观赏红色经典影视等文化消费行为视为奢侈与攀比的对象,娱乐文化产业倾斜严重,传统文化产业面临思想认同危机、市场竞争力下降、资源管理薄弱等困境,如图2所示。

图2 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失衡因素结构图

1.传统文化产业思想认同感下降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文化长期遭受“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差异对待,低认同感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农村自身文化的落后,“黄赌毒”低俗思想盛行,“坑蒙拐骗偷”封建迷信残留;二是农村文化阻碍城市文化发展,非法宗教行为曲解文化本真,博彩文化噱头扭曲健康文化。

2.传统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减弱

农村文化产业大部分是私营小企业、个体户来进行的短时间内的自产自销自营,较之文化事业缺乏强大的市场范围、专业的经营模式、科技化硬件设备。在旅游区和名胜古迹地带的农户经营更为明显,例如存在随处可见的农家特色佳肴、传统特色服饰、复古明信片、红色文化电影、文化古宅民谣等,这些连带经营的微型农村文化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和减少,传统文化面临保护意识不足、缺乏垂直化发展、技术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阻碍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传统文化产业资源管理力度不充分

农村地理位置较之城市过于偏远,特色资源开采成本高、难度大,农村文化产业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等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着文化资源创新管理方式,导致农村文化产业集中在影视传媒、街头技艺、书籍阅读、文化旅游等科技含量低、规模小、非专业化的领域,缺乏较为大规模专业化的监管和支持。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为核心主体,协同社会各阶层力量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公共服务。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供需主体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失衡,表现为“软硬”文化资源的供不应求、供求偏离、供求过剩,如图3所示。

图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因素结构图

1.“硬文化”设施补给甚微

政府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补给欠缺,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和东西差距。具体体现在缺少充足的篮球场、体育馆等文体健身设施;缺少文艺活动、文化竞赛等文化娱乐设施;缺少电子图书馆、文献检索等学习教育设施。

2.“软文化”资源供需偏离

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政府局限于“自上而下”“给鱼不授渔”的面子工程,不合理扩张财政支出建设与农民需求偏离的“伪文化”工程,如在农村放映“西化”电影,实则老年人倾向传统戏剧影片。农民的需求是农田土地的运作与收入取得,政府应加大农田土地文化知识的教育以及农作养殖技术文化的培育,精准开展乡村的“软文化”教育。

3.农村文化供求过剩

政府单一的补给公共文化服务,盲目帮扶农村物质上的文化设施需求,却忽视农民群众文化精神上的可接受度和满意度,导致“文化摆设”的虚无现象。当前农村留守人员大部分为儿童和老人,青少年趋向进城务工,而老人需要子女的赡养,儿童需要父母的陪伴,此时政府文化服务的关注点应侧重于“耕读文化”“孝道文化”等。

农村公共文化的运行场所要适应国家本位和农民主位之间不同主体的供需,要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实问题,需要从不同供需主体来权衡和调试。这样方可使农民对文化更有自信,才能让农村优秀文化源远流长。

(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责任与政策法规缺失

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文化传承相关政策法规紧密相连,传承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根据政策法规内容针对性的指出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利益集体等多元主体应有的责任边界及责任意识,然而在实际中却频繁出现“权责分离”或“权大于责”的文化传承责任与政策法规缺失的现象,如图4所示。

图4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责任与政策法规缺简易结构图

1.政府部门责任缺失

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政府应扮演引领者的角色。然而政府在乡村优秀文化传承中“为官不为”的失责行为普遍存在,集中体现在对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缺失、相关地方性法律政策缺失、地方政府间合作缺失三个方面。

2.企业组织文化传承的责任缺失

乡村企业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肆意新建工厂滥用土地资源,加之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低盈利性歧视,在科技化、快节奏的主流时代中,以省时高效的机械工艺代替优秀传统手艺,使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在“本真性”和“创新性”矛盾中淡化。

3.利益集体的责任意识淡薄

利益集体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以学校为例,学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而许多乡村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的责任意识存在淡化趋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源泉,古代以耕读文化闻名于世的岳麓书院等便是最好的代表。因此学校应注重对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促进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提升路径

(一)统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治理

1.联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传统文化资源呈现出“农村现代文化发展、传统文化萎缩,城市文化发展、农村文化萎缩”的失衡状态[7],打破城乡文化二元结构的失衡现状为当务之急。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文化自治组织、专家、公民之间的多主体合作,建构多元化治理平台,推进治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需要聚集新乡贤、农村大学生、农民工、村干部及基层村干部、传统手艺人等多主体的力量,鼓励和支持外流文化人才回乡发展,增加对乡村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2.打造城乡文化综合治理

首先,城市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并进而缩小城乡物质差距,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减少农村人才就业壁垒,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幸福度和满意度。从经济上减少城乡差距,让农村从经济担忧转向传统文化的需求回归。其次,鼓励明星下乡演出,融合城市现代文化和农村传统文化特色,通过教育和影视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最后,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减轻文化传承负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性实施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对传承农村文化的老艺人和大学生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

(二)创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模式

1.加强农民文化自信代际传承教育

首先,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在乡村文化传承模式中,应由单一主体传承转向多元主体传承,从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来实现代际传承,实现农村文化的延续发展。其次,转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行高效的“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开设农村传统文化的理论课程研究,对特色非遗文化诸如油纸伞文化、核雕文化、蛋雕文化、刻纸文化等民间手艺文化进行理论活动比赛与农村文化基地调研学习,挖掘传统文化德育教化功能,对传统孝道文化、农村民俗礼仪、农村耕作文化等进行伦理道德的培育。再次,创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电子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教育,将遗失或难以修复的文化古迹通过电子激光技术进行模拟修复,通过多功能多特色的影片媒体丰富文化宣传内容,以视频动画、相声段子、演讲口才、舞蹈书法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来展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2.提升农村现代文化产业网络技术

一是通过大数据实现农业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资源共享,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网络化,通过数字技术以图表形式对农业文化的种类、非遗特色文化保护数量进行网络共享,引荐国内外农村文化保护数据,进行传承、发展与创新。二是通过物联网对农产品赋予文化特色,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农产品交易过程之中,将传统文化的寓意内涵与农业多元结合。三是通过互联网将农村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将特色的文化建筑附上网络技术效果,让人们切身感受传统文化建筑的宏伟壮观,将特色传统文化服饰与摄影技术结合,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喜爱,通过网络科技“ND技术”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进行虚拟还原,让人们身临其境赞叹农村文化的美,促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融入农村旅游中,实现农村文化的传承发展。

3.优化农村传统民俗文化发展路径

一方面,激发民俗文化活力需要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开发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民俗文化特色价值,新建农村特色文化保护工程,政府牵头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企业创新民俗文化产业,整合农村文化土地建筑资源、人文风情特色、山川河流环境,树立民俗文化品牌,提升农村文化竞争力。另一方面,增强农村民俗文化的先进创新因子,减少封建迷信和落后宗教信仰带来的伤风败俗,在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农民文化书屋、农田农耕文化中注入先进的创新因子,打造大众喜闻乐见与主流文化意识共同发展的特色民俗文化,让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发展。

(三)优化农村传统文化公共服务

1.开发软硬资源,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应提供农村“硬文化”公共设施服务,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修建传统文化建筑设施,开设农村传统文化复古书店,增添农村文化图书馆博物馆设备资源,创新保存农村传统文化的歌剧舞团影视设备;同时,加大农村“软文化”精神需求服务供给,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增加民俗活动影响力,鼓励村民自办文化活动,推动城乡文化共融发展,推进城乡文化教育一体化建设,农村共享城市文化教育资源,全面扫盲以提升农村整体素质,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推动农民返乡工作,让农民大学生做农村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2.引导社会群体,参与农村特色文化活动

农村特色文化活动是村民重要的精神家园,不同社会群体应积极组织参与并传承发展,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节,诸如“岭上春宴”“红曲酒开酒节”“文明新风奖”“吉山梅花节”“普宁牡丹花会”“中国竹笛艺术夏令营”“河西埭村年味节”“家文化艺术节”“ 施肩吾‘状元’文化节”“ 半山桃花节”“章村村忠孝文化节”“ 大队文化IP”;开设传统文化项目研究,诸如“红色旅游体验项目”“文化礼堂+乡村文旅综合体项目”;开展传统优秀文化展览学习馆,诸如“金牛村知青馆”“养蒙文化村史馆”“睦剧学堂”“田园少年宫”,让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3.明确政府责任,牵头优化农村文化环境

一是对农村非遗文化的生态环境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不定期修建农村传统文化遗址、农村传统文化古宅古迹。二是加大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明文规定农村文化的保护措施,将公平的资源分配制度与农村传统文化有机契合,加大对农村文化服务的补给,将特色的奖惩机制引入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吸引各界人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三是政府应该权力下放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大政府间的合作与监督,发挥农村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意识永驻于心。

(四)健全农村传统文化有效机制

1.完善“本真性”保护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属地保护机制,保证农村传统文化能得到有效管理,责任到人,防止文化管辖区域保护责任模糊而产生的对农村传统文化权力滥用或渎职失职现象。第二,建立健全农村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本真寓意保护机制,防止农村传统文化边缘化和退化,因为在快消时代发展下,大多数年轻人轻视农村传统文化而更倾向将“城市文化”“洋文化”作为自身的精神伴侣加以炫耀。第三,建立健全农村传统手艺文化保护机制,由于电子科技化时代的到来,机器制作往往取代手工制作,农村传统的手艺文化的操作流程也往往会被机器所取代,为了经济效益通过机器生产来减少手艺核雕成本,为了谋求省时高效简化传统剪纸、刻纸文化流程,为了提升农作物产量淘汰传统牛耕农耕文化,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传统文化的本真内涵,为此提供保护机制刻不容缓。

2.实施“延展性”传承机制

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共治”机制,例如在政府层面,鼓励建设农村名人雕塑渲染文化气魄,如“村民神庙”“文化雕塑”等,扩大文化影响力;在企业层面,借鉴农村传统医疗草药文化,认可“农家土方”的同时也进行保护和传承;在村民层面,自办自建传统文化活动增加传统文化凝聚了,如“过年守岁”“春节剪纸”“农民上楼”“乡土庙会”等。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他治”机制,加大对文化传承的内外监督和传统文化公共服务的建设,鼓励创办“文化电影进村”“农村传统文化石工程”等活动,从实践中来保护传承优秀的震撼的传统农村文化,将农村传统的文化符号发扬光大。

3.建构“时代性”创新机制

一是通过媒体宣传与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坚持“农村传统文化引进来”与“农村传统文化走出去”相结合,培养骨干人才分层级、分等级、分阶段地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普及和提升。二是需要从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将农村传统文化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机制与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产权保护机制相结合,以私募股权投资和股权担保融资方式来提升农村传统文化竞争力,在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繁荣和创新传统文化市场。

猜你喜欢

传统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