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季节性腹泻患者便常规检验诊断价值分析

2019-09-05宣萍

医药前沿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季节性平均年龄致病菌

宣萍

(吉林省长春市空军航空大学门诊部 吉林 长春 130022)

季节性腹泻在临床诊疗中十分常见,其症状为排便次数出现显著增加,并且患者粪便形状难以成形,所含水分较多。有学者在相关数据调查中发现,季节性腹泻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0%,其中约有一半以上患者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导致发生疾病,呈现出明显季节性特点[1]。不同季节腹泻致病菌有明显差别,因而临床上针对季节性腹泻患者应注意诊断准确,明确患者致病菌,做到对症下药。本文在此则主要分析季节性腹泻患者便常规检验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诊疗的100例季节性腹泻患者诊疗经过,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患者各25例。春季25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4例、11例,年龄区间为17~69岁,平均年龄(35.85±3.78)岁,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例数分别为13例、12例;夏季25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5例、10例,年龄区间为18~67岁,平均年龄(35.53±3.49)岁,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例数分别为16例、9例;秋季25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2例、13例,年龄区间为19~66岁,平均年龄(35.74±3.57)岁,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例数分别为14例、11例;冬季25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3例、12例,年龄区间为18~67岁,平均年龄(35.72±3.69)岁,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例数分别为15例、10例。本次入选所有患者均排除因为药物原因或其他生理性疾病所导致的腹泻,其诊疗中配合较高,未发生意外情况。

1.2 方法

100 例患者入院后均首先予以对症治疗,并嘱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分析患者便常规检查结果。便常规检查流程如下:嘱患者采集大便且告知在采集时避免出现污染,对患者大便中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射门均、副溶血性孤菌等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25例患者大便检查结果中致病菌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患者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引起的腹泻春冬季发生高于夏秋季(P<0.05),沙门菌与副溶血性孤菌表现出夏季与秋季两个季节引起腹泻的发病率高于春冬季(P<0.05),结果见表。

表 不同季节患者便常规检测结果比较 [n(%)]

3.讨论

正常人群每日大便次数范围在1~3次之间,并且患者大便成形,颜色表现褐黄色。腹泻患者典型症状便是大便次数增加,且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多,大便难以成行,或患者大便中含有没有消化的食物或黏液,部分患者可表现出便血情况[2]。季节性腹泻患者表现出明显季节性特点,由于不同季节致病菌差异明显,因而不同季节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区别,临床上针对季节性腹泻患者在检验诊断多采用便常规检验,其诊断准确率较高。

便常规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粪便性状、幽门螺杆菌检测、粪便白细胞、粪便红细胞、粪便寄生虫卵、粪便饮血试验等[3]。便常规不仅是临床上对正常健康群体进行常规检查的基本项目,同时也是临床上针对季节性腹泻患者进行致病菌明确的关键检查手段。在对季节性腹泻患者进行便常规检验后,可以准确判断出患者发生腹泻的致病菌,并且还能够尽早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肝病、胃肠炎及其他胃肠道问题,对于确保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中针对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25例季节性腹泻患者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志贺菌不具有季节性流行特点,沙门菌与副溶血性孤菌表现出夏秋两季流行特点。

综上所述,便常规用于临床上季节性腹泻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针对性与有效性,且可以明确诊断出患者腹泻致病菌种类,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季节性平均年龄致病菌
粕类季节性规律:豆粕篇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hinese Diplomacy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远离季节性过敏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