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模式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2019-09-05李朝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与旅游学院浙江嘉兴314036
李朝敏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与旅游学院,浙江 嘉兴 314036)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开始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二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对实施现代学徒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各类专业各显特色,并取得初步成效。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了“一二三”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初显。
1 现代学徒制在国内外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1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现代学徒制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在德国,企业高度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学徒制参与率高达91%。在英国,现代学徒制成为实施国家技能战略的重要途径,并提出要让学徒制学习成为16岁以上青年的主流选择。尤其是2010年以来,学徒制向高等教育延伸,2016年学徒规模已达300万人。欧盟中等教育层次共有学徒370万人,另有570万学生参加了企业培训。美国近年来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许多州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制度并投入资金,促进了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经费保障体系。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经验对我国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2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举措之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近30年间,企业内学徒制是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这种以企业为主的企业内学徒制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企业内学徒制全面衰退。人们更向往能提供丰富的理论课程,同时培养方法也更加科学、更为严谨的学校职业教育。然而,学校职业教育无论其课程如何改革、师资如何培养,它只能教给学生通用性知识与技能,而无法让学生获得岗位所需要的特殊性知识与技能。于是,突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呼之欲出。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开始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过第一批和第二批的试点探索,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在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3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已经启动。随着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许多试点院校将物流管理专业纳入教育部试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主要有仓储、运输、调度、配送、信息处理等,这些岗位需要很强的操作能力和实战经验,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能力的取得只靠在校内学习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走校企共同培养之路,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受到高职院校和物流企业青睐的原因。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也在2017年开始试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目前与百世、顺丰等公司合作,完成招生招工组班工作、签订了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备忘录、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等,联合开发课程和制定系列管理制度等。
2 实施现代学徒制对推动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作用
2.1 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服务物流产业升级寻找突破口。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我国物流产业在经历了30多年的粗放型发展后,现已全面进入产业升级阶段。国务院在《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大力鼓励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物流业的结合,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物流,不断进行流程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物流产业升级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物流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除了必备基本的业务操作能力外,还需掌握大量物流新技术,并具备创新精神与能力。这对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物流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促进物流行业、企业参与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物流专业设置与物流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物流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物流过程对接,物流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对培养新时期物流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物流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2 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展多元途径。订单式培养是以往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并且以“2+1”的模式加以实施。过去一段时期这种培养模式在促进学生就业和服务物流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培养模式具有先天性不足,行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更谈不上培养过程全程参与,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要求。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首先解决的就是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和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实现形式,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一体化;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形成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的双导师制;根据学徒制工学交替的特点,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充分展示了在专业层面坚持工学结合、在学校层面深化校企合作、在产业层面推进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和推动现代学徒制,强调体制机制突破,突出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2.3 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搭建有效载体。十几年来,我国物流管理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呈高速发展态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共有96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新时期,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成为我国物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内涵式发展理念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然而传统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方式仍然存在较大弊端。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质量管理重保障体系过于注重投入产出,导致人才培养过程受到忽视。现代学徒制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能有效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2.4 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提供坚实保障。“工匠精神”不仅要求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拥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已成为包括物流管理在内的任何职业人在工作中的信念和精神追求。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是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强调从职业的角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坚持教育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强化知行合一。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有机融合,有利于培育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探索创新精神的现代物流人才。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一二三”模式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基于“一二三”模式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如图1所示),即围绕“一体化招生招工”、“二主体协同育人”和“三阶段递进培养”来开展各项工作:
3.1 一体化招生招工:实施“提前招生”,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联合百世、顺丰等企业,面向高中段毕业生,以“提前招生”的形式组建现代学徒制班,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首先,学校联合企业依据校企双方实际情况与需求,签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意向协议》,联合制定招生招工一体化选拔方案,确定招考标准、录取条件、招考方式等具体招录细则。然后,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班招生简章,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优势、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籍管理、合作企业、企业学徒岗位,企业工作环境、学徒学生双身份、津贴和保险等福利条件。依据学徒制培养专业招生招工一体化选拔方案的要求,以学校方为主,联合企业采用面试和笔试等多种形式,坚持自愿与择优录取原则进行招生招工选拔。接下来,共同确定录取名单,并以学校、企业、学徒(学生)三方自愿的原则签订三方协议,举行开班仪式,完成“现代学徒制”班级的组建。
图1 基于“一二三”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框架
3.2 二主体协同育人:以“产学研共同体”为平台,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嘉兴顺丰物流学院”产学研共同体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嘉兴顺丰运输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联合成立的,以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的,以资产为纽带,发挥政、校、行、企协同优势,采用共投共建、共管共享方式,建设的集生产、实训、实习、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合作办学组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嘉兴顺丰物流学院”为平台,与嘉兴顺丰组建现代学徒制班,根据物流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物流管理核心课程和配套教材、共同设计实施教学、共同组织考核评价、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等。校企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并联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改进,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3.3 三阶段递进培养: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养方面逐步提升。第一阶段:重在“夯实基本素质、熏陶企业文化”。第一学年以校内学习为主,本阶段主要学习三类课程:通识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企业文化认知课程(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及岗位设置、物流企业价值观、物流服务礼仪等)。其中,企业文化认知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在企业授课。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了解和认同物流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第二阶段:重在“锤炼专业技能、初涉工作岗位”。第二学年实施校内外工学交替。本阶段主要学习一般专业课程和企业特色课程。一般专业课程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国际货代等,由校内专任教师在校内完成授课。一般专业课程包括物流服务现场管理、快递服务营销等,由企业兼职教师在校外完成授课和辅导。时间安排上,采用工学交替制,即半学期校内、半学期校外。通过第二年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要的物流专业知识和具备熟练的物流专业技能,并且能够准确地描述物流企业各岗位职责和要求。第三阶段:重在“养成职业素养、担当岗位重任”。第三学年以校外实习为主。本阶段学生要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从学徒过渡到员工。顶岗实习由校企双导师指导,重在提升学生的物流技术技能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鼓励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内容,对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作业制度、管理方法等进行总结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企业所用。通过第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物流职业素养和熟练的物流职业技能,能在物流企业岗位上独当一面,达到由学徒转为员工的要求。
3.4 以“校企互聘共用”为手段建设校企双导师队伍。开展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共聘共用,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校企双导师”是指学校和企业双方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企业能力为宗旨,企业选拔优秀高级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学校选派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的优秀专业教师担任学徒的专业指导教师。校企合作双方互相选派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使兼职人员有岗位职务、有导师职责、有具体任务、有相应待遇、有锻炼提高,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组合优势。
3.5 形成以“校企共同参与”为保障的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百世、顺丰等企业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制定专门针对学徒制的日常教学管理及考核办法;依据《学院现代学徒制培养标准制定实施办法》制定物流管理专业岗位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学徒制课程选修与学分替代管理办法》,实行学徒制相配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根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补充规定》,加强学生管理;根据学校《现代学徒制培养师徒生互动信息平台管理办法》,留存学徒个人基本信息表及成长记录;制定齐全的学徒出师标准和学徒学业成果考核办法。
4 “一二三”模式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成效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自2017年开始“一二三”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目前虽然还没有毕业生,但这一模式对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创新创强等方面改革的积极影响已初现端倪。
4.1 人才培养目标更“接地气”。在以往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人才培养岗位目标通常描述为“能从事制造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物流企业等单位的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物流营销及货运代理等一线操作和基层管理工作……”。这种岗位的划分是从物流的流程理论上得出的,与物流企业的实际岗位设置存在脱节。实施现代学徒制后,校企双方在“一体化招生”环节就人才培养岗位目标进行充分沟通,以贴近企业实际为原则确定岗位群(如表1所示),并确定各岗位的能力要求,确保学徒毕业后能立即进入对口岗位。
表1 学徒岗位描述与能力要求
4.2 专业课程体系更贴近“实际岗位”。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和技术技能要求,将专业课程分为技术技能基础课程、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其中,技术技能基础课程开设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物流基础、会计基础、统计基础、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开设智能仓储管理、智能运输管理、智能配送管理、快递服务营销、采购与供应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服务现场管理、企业认知(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及岗位设置、物流企业价值观、物流服务礼仪)、企业轮岗实训、企业跟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开设物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讲座等课程。
4.3 双导师教学团队实力凸显。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百世、顺丰等企业开展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共聘共用,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目前,企业选拔了22名优秀高级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学校选派12名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的优秀专业教师担任学徒的专业指导教师。每学期安排若干名企业导师到学校授课或者指导学生岗位实训实习,安排1名专业指导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了提高学生实习效果,提升企业导师的素质与能力,组织全体指导教师,举办指导师傅交流会,相互学习,促进提高。双导师教学团队联合开展教科研工作,立项教科研项目4项,其中省级教改课题2项;共建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发表教科研论文5篇;申请专利2项。
4.4 学徒创新创强能力大幅提升。校企共同组织学徒成立各类兴趣小组,以现场讲座或微课等形式,灵活安排教师和课时,为学徒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每学年举办前沿知识讲座、鼓励学徒参加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既拓展了学徒锻炼实践能力的空间,又可促使学徒个性化发展,为学徒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两年来,学徒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发表专业论文7篇。
实施“一二三”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一次尝试,并在多方面取得了成效,但这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未来这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状况、毕业生对学徒制模式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学徒及学徒制的评价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考察,也是课题组进一步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