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野下的中学音乐合唱教学研究
2019-09-04陈歆飏
陈歆飏
摘要:合唱是一种能表达情感、陶冶情操、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艺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显著成效下,合唱教学也日益进入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合唱,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校园生活,还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素质教育视域下的中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与优化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音乐 合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122-02
音乐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生活中广泛传播,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下,音乐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合唱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还需要寻找策略,改善中学生的合唱现状。
一、合唱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塑造健全人格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合唱教学。通过合唱,中学生能释放学习压力,看到一个不同于应试的世界,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对学生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学的音乐教材中,合唱歌曲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诉求;合唱过程中,学生通过合唱的曲目能够体会到歌曲所要传达的意思与情感,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对学生进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二)提升审美能力
学生在中学这个阶段已经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但这种能力还有待提高。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合唱作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形式,正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合唱曲目风格多样,传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相对于流行音乐的转瞬即逝,通过合唱这种有沉淀性的艺术方式,可以让学生将内心的思想感情转化为审美情趣。不同风格的合唱曲目,能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感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形成健康、高雅的审美观念。在合唱中,学生通过演唱与欣赏,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有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团队意识
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学生都受到个人主义的侵染,缺乏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这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合唱作为一种团体活动,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合唱不是一个人的表演,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的,学生在演唱时,不仅要把自己的部分唱好,还要顾及其他的声部,只有将个人与集体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合唱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相融性,学会与别人配合,由此拉近距离,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与默契。通过合唱训练,学生能感受到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逐渐淡化自我意识与利己主义,形成包容、互助的高尚道德情操。
(四)拓展思维能力
合唱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还表现在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拿到一首曲子时,首先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对歌曲进行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了深入理解合唱曲目,把握其中的情感,学生会进行思考沟通,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这个过程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现力。通过合唱训练,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转换用脑,提高学习效率。而合唱曲目的丰富内容,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智力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素質教育视野下的中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
(一)合唱教学的发展不平衡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合唱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发展还很不均衡。在一些中学,学校已经把合唱纳入课程,还组成了自己的合唱团;但在另一些学校中,合唱教学并没有引起重视,尽管设置了音乐课、合唱活动,但都流于形式,除了比赛前的突击训练外,平时并没有实际系统的训练,这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帮助不大,也不利于合唱教学的发展。
(二)合唱教学的普及不足
尽管我国强调素质教育,提倡中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但目前很多学校都更偏重于应试教育,教师与父母都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音乐教育普及不到位的情况下,合唱教育也很难真正进入课堂。虽然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音乐和唱歌,但日常接触的大多都是流行音乐,对合唱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或是完全不感兴趣,这就造成了合唱教育的匮乏。
(三)合唱教学参与者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方面,近年来,中学音乐教师对合唱教学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成效却并不显著,教师的改进方法主要还是停留在合唱训练的发声和演唱技巧上,并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合唱教育的内涵,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训练,在达到一个目标后没有继续前进,导致学生的合唱水平只能停留在某一阶段而无法进步。此外,教师在合唱曲目的选择上缺乏新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曲目上,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其次是合唱教学的主体学生存在的不足,中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声乐学习,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因此合唱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学生的稳定性较差,最开始对合唱能产生一定的兴趣,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热情往往会下降,最后慢慢对合唱失去兴趣。
三、素质教育视野下中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提升兴趣
合唱是一种特殊的歌唱形式,不仅在于合唱的人数众多,而且合唱的技术性较强,学生只有多加训练,才能掌握技巧并娴熟运用。中学阶段的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育都还不成熟,很难集中注意力,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更多是基于表面认识,他们更倾向于看起来有趣的事物。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设置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感受合唱的魅力,提升合唱兴趣。
(二)提升创意,优化合唱曲目
在合唱中,只有良好的演唱水平是不够的,合唱曲目的选择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有时候教师选择的曲目存在难度,学生难以把握或者不感兴趣,造成合唱效果不佳。因此,在开展合唱活动前,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演唱水平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合唱曲目进行选择与优化,比如有些独唱歌曲,教师可以发挥创造力,加入一些可以合唱的因素,还有些齐唱歌曲可以改成混声合唱,等等。选择合适的曲目,发挥创意进行合理改编,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教学计划,增强合唱训练的实效性
中学生的音乐水平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给合唱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合唱训练取得成效,在合唱教学前,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声线特点、音乐水平和合唱能力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选择正确的训练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唱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合唱教学的实效性,取得理想的合唱效果。
(四)借鉴美声唱法,提升合唱水平
从目前的中学合唱训练来看,学生在合唱时,还不能完全掌握演唱技巧,在呼吸方面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导致合唱的效果不佳,对学生的声部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可以借鉴美声的唱法,教学生采用胸腹呼吸的方法进行演唱,这种呼吸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保持气息的稳定。为了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可以抓住呼吸技巧加以训练,在合唱时,将气息与情感完美结合起来,进而把合唱作品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优化合唱评价,细化考核标准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学合唱教学的目的体现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健全人格等方面,教師在进行合唱评价时,不能仅局限于学生的合唱水平和能力,更应该倾向于合唱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此外,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改进办法,细化考核的标准,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着力点,建立一套符合学生情况的考核标准,优化合唱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合唱训练及时进行反馈。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合唱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合唱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和兴趣爱好,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合唱现状,改善合唱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合唱训练中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胡俊昭.浅谈合唱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8,(09).
[2]吴骁桦.论合唱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7,(06).
[3]李婧娟.浅谈合唱教学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