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2019-09-04倪欢欢
倪欢欢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调控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随机分为A组(70例)、B组(70例)及C组(60例)。进入第1周导入期后, A组接受针刺足三里穴(ST36)治疗, B组接受针刺内关穴(PC6)治疗, C组接受假性神经调控治疗, 均接受为期4周治疗后进入1周洗脱期, 然后三组患者均接受ST36+PC6治疗4周。观察比较三组消化不良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及胃容受性水平。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 B组、A组消化不良症状、SAS评分均低于C组, SF-36评分均高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10.18±2.00)分、SAS评分(45.76±3.11)分均低于A组的(13.36±2.51)、(49.16±3.26)分, SF-36评分(92.10±2.53)分高于A组的(87.87±2.6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初始胃容积量、最大胃容积量均明显大于C组, B组初始胃容积量(368.69±39.80)ml、最大胃容积量(726.60±47.68)ml均明显大于A组的(312.27±36.66)、(651.28±44.09)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神经调控能够改善患者胃容受, 缓解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神经调控ST36比较, 神经调控PC6功效更佳, 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 神经调控;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容受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64
一项家庭调查显示, 人群中有25%左右患者受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困扰[1], 患者可出现腹部胀气、腹痛不适、嗳气、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 多数认为与胃容受性、内脏敏感性升高及胃排空延迟有关, 临床多采用促动力药、改善胃肠运动的药物治疗, 然而本病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 同时患者症状多样化, 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本院近年来在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神经调控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罗马Ⅲ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2];③6个月前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④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以及B超等检查完善, 无器质性疾病。排除标准:腹部手术、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期、治疗依从性差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0例)、B组(70例)及C组(60例)。A组男38例, 女32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45.68±9.23)岁;病程2个月~8年, 平均病程(2.87±1.72)年。B组男37例, 女33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45.70±9.24)岁;病程2个月~8年, 平均病程(2.90±1.71)年。C组男31例, 女29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45.74±9.25)岁;病程2个月~8年, 平均病程(2.90±1.72)年。三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进入第1周导入期后, A组接受针刺ST36治疗, B组接受针刺PC6治疗, C组接受假性神经调控治疗, 即针刺ST36、PC6的假性穴位位置, 即不在任何脉络上。神经调控治疗方法:餐后即行电刺激术, 持续2 h。知情的装置程序设计员对患者进行培训, 指导患者把电极放在正确的部位, 每个穴位上放2个电极(1个在穴位上, 另1个在穴位所在脉络相距穴位4~6 cm处), 微刺激装置位于两个电极间的皮肤上, 同时行电刺激。刺激2 s/次, 停止3 s, 脉冲频率为25 Hz, 脉冲持续0.5 ms, 振幅范围为2~6 mA。ST36位于胫骨与腓骨间, 从外膝下4指宽, 胫骨旁1指宽处;假电针穴位位于ST36外侧往下10~15 cm无任何经络线的部位及PC6距离15~20 cm无任何经络线的部位。治疗4周为第1个疗程, 之后进入1周洗脱期, 洗脱期结束后三组患者均采用神经调控治疗, 即ST36+PC6治疗4周为第2个疗程, 治疗期间患者无需改变日常活动。患者共入院随访5次, 情况录入后、导入期后、第1个疗程结束后、洗脱期结束后以及第2个疗程结束后分别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 患者均空腹入院并抽取其静脉血, 检测胃肠激素血样。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消化不良症状评分 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上腹痛、上腹部胀满、餐后饱胀感、恶心呕吐、早饱、胃烧心感及过度打嗝等症状, 每个症状评分为0~3分, 分别代表无症状、轻微症状、中度症状及严重症状, 最高分为36分, 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 3. 2 SAS评分 量表由20个问题组成, 每题1~4分, 分别代表“没有或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绝大部分或者全部时间都有”, 以50分为界限, 分数越高则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3]。
1. 3. 3 SF-36评分 从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以及精神健康进行评价, 总得分换算为100分, 分数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4]。
1. 3. 4 胃容受测试 患者所能摄入的最大液体体积即为胃容受。禁食12 h后, 患者依照指示按照30 ml/min的速度喝下试餐(0.95 kcal/ml), 直至患者感觉完全饱腹。间隔5 min, 专人对其饱感进行评价[5]。0分:无症状;1分:轻微症状;2分:轻度症状;3分:中度症状;4分:明显症状;5分:最大或者难以忍受的饱腹感。达到5分后, 患者停止喝试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消化不良症状、SAS及SF-36评分比较 2个疗程结束后, B组、A组消化不良症状、SAS评分均低于C组, SF-36评分均高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消化不良症状、SAS评分均低于A组, SF-36评分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胃容积量比较 B组、A组初始胃容积量、最大胃容积量均明显大于C组, B组初始胃容积量、最大胃容积量均明显大于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 近端胃舒张功能受到损害为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主要病理基础及重要机制, 因此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 提高胃容受性功能为治疗关键[6-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B组、A组初始胃容积量、最大胃容积量均明显大于C组, B组初始胃容积量、最大胃容积量均明显大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针灸穴位神经调控可以提高胃容受性, 纠正胃电节律紊乱, 从而达到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效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出现顽固的上腹部不适、上腹痛、恶心呕吐、早饱等症状,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同时病程迁延, 胃肠长期处于激惹状态, 极易引起强烈的焦虑、恐惧感。本次研究中, 2个疗程结束后, B组、A组消化不良症状、SAS评分均低于C组, SF-36评分均高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消化不良症状、SAS评分均低于A组, SF-36评分均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通过将针灸针连接到电脉冲发生器上, 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 从而达到人工针灸相同效果;通过穴位刺激, 促进餐后胃动力及胃排空的恢复, 有效改善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神經调控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能够调节自主神经。与神经调控ST36比较, 神经调控PC6功效更佳, 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武彦芳.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医药, 2016, 56(30):64-66.
[2] 孙菁, 袁耀宗.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的浅识. 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11):764-765.
[3] 于惠玲, 鲁素彩, 孟杰, 等.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舒肝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6):499-501.
[4] 杨大荣.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 32(7):714-715.
[5] 时昭红, 付丽鹤, 赵蕾, 等. 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性及胃排空功能差异的临床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6):565-569.
[6] 陈军, 汤净, 谭安萍, 等. 体表神经调控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 13(1):59-63, 67.
[7] 姜宁, 姚芳, 范一宏, 等. SNM-FP03神经电刺激仪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试验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40(5):405-410.
[8] 汤净, 陈军, 谭安萍, 等. 体表神经调控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及胃电图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 2018, 34(3):406-409, 415.
[收稿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