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9-09-04李秀红张海芹周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因素临床特点

李秀红 张海芹 周芬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綜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依据有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分为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12例)和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85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 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为12.37%(12/97)。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的血磷水平(1.82±0.58)mmol/L、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302.50±6.50)pg/ml高于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的(1.55±0.35)mmol/L、(234.60±8.50)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的锻炼状况差于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宁腿综合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磷、iPTH水平高、运动锻炼少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机体高磷、缺少运动、高iPTH等因素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临床需加强重视, 以降低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 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宁腿综合征;临床特点;相关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7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presence or absence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to restless legs syndrome group (12 cases) and non-restless legs syndrome group (85 case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was 12.37% (12/97) in 97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Restless legs syndrome group had higher blood phosphorus level as (1.82±0.58) mmol/L and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 as (302.50±6.50) pg/ml than (1.55±0.35) mmol/L and (234.60±8.50) pg/ml in non-restless legs syndrom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Restless legs syndrome group had worse exercise condition than non-restless legs syndrom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elevated levels of blood phosphorus and iPTH and less exercise were risk factors for restless legs syndrome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High phosphorus, lack of exercise and high iPTH are all related to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Clin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mprove the dialysis effect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prolong survival time.

【Key words】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Restless legs syndrom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factors

不宁腿综合征是透析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 发生率为12%~25%。临床特点为不自主的强烈下肢运动, 好发于夜间或休息时。活动下肢后疼痛、瘙痒、蚁走感等临床症状可缓解。不宁腿综合征可划分为两大类, 即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和继发性不宁腿综合征。与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比较, 继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率更高, 临床症状表现更严重, 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更差, 而且病死率更高。不宁腿综合征容易加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恶化, 影响生活质量, 导致其生存时间受影响[1-4]。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男40例, 女57例;年龄18~83岁, 平均年龄(53.53±12.35)岁;体质量指数(BMI)19~28 kg/m2, 平均BMI(22.85±4.75)kg/m2;透析时间6~120个月, 平均透析时间(33.50±20.35)个月;高血压肾病20例, 糖尿病肾病30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 多囊肾9例, 其他(尿酸肾病、药物、间质性肾炎等)22例。依据有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分为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12例)和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85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疾病均符合美国肾脏病学会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GO)发布的关于慢性肾脏病(CKD)5期透析诊断标准;②患者持续性规律血液透析时间均≥3个月, 且规律血液透析治疗≥2次/周。排除标准:①排除年龄<18岁患者;②排除怀孕患者;③排除神经系统检测结果异常患者;④排除近期合并急性全身性疾病患者。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对此次研究工作知情同意, 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包括:性别、年龄、原发性疾病、透析龄、BMI、血压、日均尿量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实验室指标进行收集整理, 包括血红蛋白、肌酐、尿素、尿酸、血钙、血磷、血钾、iPTH、前白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等。除此之外,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近期6个月的日常锻炼状况进行调查, 可分为不锻炼(1周均无固定运动)、偶尔锻炼(运动1~2次/周, 运动时间>30 min/次)、规律锻炼(运动≥3次/周, 运动时间>30 min/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与锻炼状况。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发生情况 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 12例发生不宁腿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为12.37%(12/97);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中, 女7例, 男5例;轻度5例(41.67%), 中度5例(41.67%), 重度1例(8.33%), 极重度1例(8.33%)。

2.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日均尿量以及原发性疾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与锻炼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尿素、血清肌酐、血尿酸、血钙、血钾、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的血磷、iPTH水平显著高于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的锻炼状况差于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磷、iPTH水平高, 运动锻炼少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属于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常用手段, 可以有助于延长此类型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 但是随之也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 且较为严重。不宁腿综合征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属于神经系统并发症, 对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生活质量及治疗预后均造成较严重影响。相关临床研究报道表明, 不宁腿综合征可以明显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性、死亡风险性[5, 6]。

本次研究中, 将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结果可知,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12例, 占比为12.37%(12/97)。12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合并中, 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分别占41.67%、41.67%、8.33%、8.33%。合并不宁腿综合征和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患者年龄、性别、BMI、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日均尿量以及原发性疾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的血磷指标、iPTH水平高于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组的锻炼状况差于无合并不宁腿综合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 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包括血磷高、iPTH高、运动锻炼少。在透析治疗期间, 通过加强宣教, 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积极有氧运动, 透析期间床上进行下肢活动, 通过增加透析时间, 改变透析方式如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 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7-10]。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磷高、iPTH高、运动锻炼少均为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

综上所述, 机体高磷、缺少运动、高iPTH等因素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临床需加强重视, 以降低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 延长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 杜亭, 甘华, 陈泽君,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7, 33(3):198-203.

[2] 邵笑笑, 张晓东, 方敬爱, 等. 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22例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4):326-328.

[3] 涂小刚. 健脾生血颗粒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 17(1):50-52.

[4] 吴伟, 薛蓉. 不宁腿综合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3(5):387-391.

[5] 郑海瑞, 王素平. 慢性肾功能不全致不宁腿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 10(8):680-681.

[6] 伍丽红, 国春玲, 周勇, 等. 慢性肾功能不全致不宁腿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09, 17(3):38-39.

[7] 于海波, 魏芳, 姜埃, 等. 神经妥乐平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7, 33(10):745-749.

[8] 倪合一. 不宁腿综合征. 山西老年, 2007(5):56.

[9] 史春红, 孙瑶, 李秀娟, 等. 血液灌流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6, 23(6):655-656.

[10] 徐爱华, 高翔, 刘森炎, 等. 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11):1491-1494.

[收稿日期:2018-11-16]

猜你喜欢

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因素临床特点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