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分析

2019-09-04钟伟清邓伟胜丘为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临床分析

钟伟清 邓伟胜 丘为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进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期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分别为(1.49±0.32)mg/L、(4.13±1.12)g/L、(1.67±1.02)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0.24)mg/L、(2.62±1.05)g/L、(0.32±0.05)mg/L;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9.43±1.49)、(10.63±5.85)、(27.08±13.54)s,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05±1.28)、(14.52±3.48)、(34.63±10.45)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检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13

急性脑梗死属于危急重症之一, 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通常是因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导致, 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高, 而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预后差, 因此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应做好诊断工作, 以便于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1, 2]。本次选取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期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15例, 女10例;年龄40~90岁, 平均年龄(72.96±8.43)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0例;年龄40~90岁, 平均年龄(72.56±8.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病例择取发病时间范围为7 d内, 所选研究对象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治疗指南》相关标准;排除标准:患有占位性病变、肝肾疾病、心脏疾病、血液系统等疾病的患者。

1. 2 方法 于清晨空腹条件下对受检者进行采血, 采集量为3 ml, 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 转速为2500 r/min, 时间为5 min, 使血清分离。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并配合胱抑素C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 对受检者胱抑素C进行测定;使用血凝分析仪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进行测定;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D-二聚体。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通常是因脑部急性功能障碍引发的脑部缺氧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不仅致残率比较高, 而且致死率比较高。临床中, 通常采用药物治疗, 使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使脑神经得到保护。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涉及到周围缺血半暗带、中心坏死区, 坏死区内多数脑细胞已经死亡, 而缺血半暗带区则通常因存在侧支循环, 部分神经元存活, 如果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缺血半暗带区血流得到恢复, 则可以使该区脑细胞得到及时挽救, 但这一区域组织损伤的可逆性有时间限制, 通常在损伤后6 h为治疗时间窗, 如果在6 h之后再灌注则容易出现再灌注损伤现象, 这主要是因产生过度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神经细胞内钙超载而导致, 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做好临床诊断工作。

血清胱抑素C属于蛋白酶抑制剂, 广泛分布于人体细胞及体液中, 通常处于相对恒定状态, 其主要是为了对细胞外蛋白质水解进行控制, 多见于人体精液、脑脊液中, 可以抑制胱氨酸蛋白酶活性, 对激素蛋白水解有促进作用, 可以在靶细胞中释放胱抑素C, 最终达到抑制蛋白酶的目的[3, 4]。相关研究指出, 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中, 组织蛋白酶、血清胱抑素C均有重要作用, 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5, 6]。有研究指出, 急性脑梗死发病之前, 体内将会产生大量组织蛋白酶物质, 将会提高血清胱抑素C水平, 与正常人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这主要是因人体正常的抗凝血机制相对完善, 而急性脑梗死患者抗凝血机制则处于紊乱状态, 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现象, 进而导致血氧不足, 并伴随脑组织坏死现象, 甚至会导致血栓, 所以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予以检验, 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诊疗依据。

本次研究显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高于体检健康者,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体检健康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急性脑梗死伴随着较高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且血清胱抑素C水平会呈持续增加, 患者病情表现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相关, 因此临床中可将血清胱抑素C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清胱抑素C不仅在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中参与重要作用, 同时在炎性反应、血管内皮损伤中也参与重要作用。临床医学中对于胱抑素C在急性脑梗死中参与机制的理论为:在脑梗死发作前, 患者的脑血管已经出现病变, 因此, 无论是动脉瘤或动脉粥样硬化, 均存在组织蛋白酶表达异常现象, 而胱抑素C作为其抑制物会随着增长, 进而出现胱抑素C水平上升的趋势[7, 8]。对凝血功能分析发现, 在平衡抗凝机制情况下, 病理变化将会打破这一平衡, 形成血栓,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 由于凝血功能异常, 使得其血管内出现血栓, 而血栓进入动脉, 进而造成脑梗死现象[9]。因此,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查可以作为病情诊断的重要指标, 同时可以对患者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检验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石岱英.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 糖尿病天地, 2018, 15(10):137-138.

[2] 陈军, 汪学耀.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2):31-33.

[3] 孙菡.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31):125-126.

[4] 向江青.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价值分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 23(12):93-94.

[5] 戈昆.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饮食保健, 2018, 5(26):244-245.

[6] 王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3(29):6046.

[7] 李红梅.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8):119-120.

[8] 严雪梅.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37):161-162.

[9] 代晓凤.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心理医生, 2018, 24(7):157-158.

[收稿日期:2019-02-21]

猜你喜欢

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临床分析
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清胱抑素C关系的临床研究
血清胱抑素C、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血清胱抑素C和γ—谷氨酰转移酶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