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智慧
2019-09-04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刘腾辉
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 刘腾辉
南乔治亚岛的企鹅
卜显军
南乔治亚岛位于大西洋南部,气候非常寒冷,特别是到了冬季,很少有生物能够适应这里恶劣的环境得以安全过冬。
生活在南乔治亚岛上的企鹅,却能够对抗这里极端寒冷的气候,顺利度过冬天。那么企鹅用什么妙招来应对寒冬呢?
原来,当严寒袭来的时候,企鹅们为了抵御寒冷以免被冻死,就成千上万地依偎在一起,聚集成紧密的一团,用相互的体温取暖。更奇妙的是,企鹅们还进行着一种协调的缓慢的运动,不停地变换位置,里层企鹅不断地移动到外层,外层的则陆续移动到里层。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一只企鹅都有机会从寒冷的边缘,移动到温暖的中心。不过,它们移动的速度很慢,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来的。它们相互照顾,里面的企鹅暖和了身体,便主动腾出位置,让外面的同伴进去取暖。企鹅们就这样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从容应对严寒的天气。
企鹅是聪明的。假如让站在边缘的企鹅始终处在那个位置,那么它们被冻死后,又会有一批站在边缘的企鹅。这样的话,每一只企鹅都会被冻死。正如德国科学家齐尔巴特说:“企鹅们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表现得相当地无私、利他。”
(摘自(选自《杂文》,2018年07期)
解 读
南乔治亚岛的企鹅战胜严寒的故事启示我们: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只有相互关爱、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自己最终必将受到伤害。
【适用话题】合作、生存、相互关爱、团结……
羚羊的妙计
程 刚
非洲大草原上,常出现这样一幕:猎豹全力追赶羚羊,马上就要成功时,哪怕再坚持一秒钟就能将羚羊扑倒,可它们却突然停止了追击,近在咫尺的羚羊就这样脱险了,让人不可思议。
有科研工作者仔细观察了这一过程。先是猎豹悄悄接近羚羊,羚羊很快发现猎豹。不一会儿,羚羊突然间在原地撒欢似的左蹬右踢,一会儿向这边跑一段,一会儿向那边跑一段,像是在嬉戏玩耍。正在隐蔽的猎豹,以为羚羊根本没有发现它们,便静静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紧紧地盯着羚羊,伺机出击。
羚羊这跑跑,那跑跑,离猎豹越来越远,说不定哪个时候,便瞬间发力,迅速向远离猎豹的方向逃跑。猎豹见羚羊要跑,便突然发力追赶,然后便发生了开头一幕,它们在马上就要追到羚羊时突然放弃,羚羊得以逃生。
原来,这是羚羊逃生的妙计。平时,猎豹速度可达120km/h,可耐力却不好,根本无法长时间追逐猎物,当它奔跑速度达到110km/h以上时,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就已超负荷运转,再坚持就有可能猝死。羚羊的奔跑速度最高可达100km/h,并且可以保持这个速度持久奔跑。重要的是它一开始采取迷惑战术,悄悄地向远离猎豹方向移动最少数百米,它又是率先发力奔跑,这样,猎豹就会尽全力追赶,速度很快达到峰值,最后不得不放弃。
(摘自《辽宁青年》,2018年8期)
解 读
羚羊靠稳定的心态为自己赢得了逃跑的距离,并充分发挥耐力优势,最终逃离险境。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成功靠实力,更要靠心态,有些时候,心态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适用话题】心态、成功、放弃……
改变自己
赵盛基
蜗牛遍布全球,几乎没有人没见过蜗牛,但很少有人注意蜗牛壳的旋向是左旋还是右旋。
贝类专家说出的事实让人有些惊讶,绝大多数的蜗牛壳都是右旋的,左旋的极其罕见,而日本的西表岛上就发现了一种左旋蜗牛。
为什么这种蜗牛会与众不同?
原来,这个岛上有一种专吃蜗牛的蛇,叫琉球钝头蛇。这种蛇的体长仅有半米,它的力量不足以将蜗牛壳压碎,却能很容易地吃到蜗牛肉,因为它们从蜗牛壳的构造得到了灵感。
绝大多数蜗牛的壳都是右旋的,蜗牛的身体盘绕其中。根据这一特点,钝头蛇的颌部进化成了一种精密的工具,能顺着蜗壳的旋向将蜗牛柔软的身体从壳里抽出来。
钝头蛇下颌的左右两侧可以独立活动,并且具有双重功能,每一侧的功能各不相同。它攻击蜗牛时,带有圆形防滑齿的右颌固定住蜗牛的外壳,而左颌则探入壳中,像卸螺丝一样,一直持续一个动作,直至将蜗牛肉全部从壳中旋出。这样,就毫不费力地吃到了美味。
但是,蜗牛也不甘心坐以待毙,为了免遭灭绝的厄运,千方百计地寻找对付的办法。不知经过了多少代探索,做出了多大牺牲,才进化出了抵抗的对策。它们改变了蜗壳的旋向,将右旋改为左旋。
这一改变非常有效。从此,遇到左旋的蜗牛时,钝头蛇特殊的下颌就毫无用武之地了,面对美味,无从下口,只能无功而返,蜗牛则蛇口脱险。
(摘自《滨州时报》,2018年8月24日)
解 读
在这场进化对抗中,钝头蛇丧失了优势,而蜗牛则赢得了胜利,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保证了种族的繁衍和壮大。可见,面对强大的敌人,关乎生死存亡,改变不了对手,就改变自己,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适用话题】改变、对策、选择、进化……
“牵手”的力量
睿 雪
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处有一片巨大的旷野。旷野上都是磐石,没有多少土壤,而且风极其大,然而,这里却惊人地长着一大片香柏木。在中东,建造一个高级殿堂,香柏木必不可少。
旷野的这片香柏木,树冠的高度都在40米以上。它们的根系并不长,基本只有两三米,顶多三四米。
旷野风大,树很高,根系又短,你一定以为,这片香柏木在生长过程中不是被吹倒就是被吹歪吧?答案是,它们不仅棵棵笔直,而且从没有哪棵树被风吹倒过。
原来,这片香柏木表面看起来彼此孤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牵手”的——它们的根系虽短,但所有根系都连接在一起,达到了坚不可摧的地步。正因有顽强的根系支撑,所以这片香柏木从未被吹倒过。
(摘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8年04期)
解 读
香柏木树冠高度在40米以上,根系并不长,基本只有两三米,顶多三四米,却从没有哪棵树被大风吹倒过,其奥秘就在于它们相互“牵手”。香柏木的生长过程启示我们:通力协作才有巨大力量,相互支撑才能屹立不倒。
【适用话题】 协作、支撑、根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