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效果研究
2019-09-04刘羽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艺术教学部广东广州510510
□ 刘羽(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艺术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510)
1 、研究目的
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近视发病率在2020年将要达到50%,中国青少年的肥胖率也超过16%,学生在中长跑中猝死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学生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做好体育健康建设工作,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效果情况去有效地改变当今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得到了全民关注,青少年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有“本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通过国家相应的测试来反映。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的认识、内涵认识、对测试态度的认识的调查,教师在《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实施过程中状况、组织协调管理和测试态度的调查以及测试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中的不足,对完善体质测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使体质测试标准更加科学、严谨和有效。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网站,阅读了大量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体质测试的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
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问卷是根据研究内容设计的,并邀请10名专家对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以及整体做出评价,90%的专家认为问卷内容效度是合理的,100%的专家认为问卷的结构效度是合理的,100%的专家认为问卷整体是合理的,没有专家认为问卷不合理,因此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通过重测来确定问卷的信度,两次调查之间间隔15天,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是0.95,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向全国16所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发放问卷,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发放教师问卷200份,回收200份。为了确保问卷填写质量,问卷全部采用现场发放填写回收,并对问卷数据进行输入整理和分析。
2.3、访谈法
提前列好访谈提纲,通过面谈,电话等访问形式访谈了10名经常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领导和教师,了解他们对当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和建议,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研究思路。
2.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大学生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认知程度
如下图所示,通过大学生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认知程度的调查得出,400名大学生中,非常了解的占29%,基本了解的占30%,基本认知的占24%,不了解的占17%,总体而言,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程度较一般,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体质健康标准非常了解,这说明了体质健康标准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对标准是什么并不关心。
(1)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的认识 。
如下图所示,在被调查的三个年级中,对标准非常了解的年级中,大三年级人数最多,其次是大二年级,人数最少的是大一年级,对标准不了解的年级中,大三年级人数最少,大二年级次之,大一年级最多,这也跟学生入学时间长短有关,入学时间越久,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越了解。
图2
(2)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内涵的认知。
不同大学生对 《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内涵认知情况如下图所示,大部分大一年级学生认为《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内涵是有益于监控体质和仅为检测,在有益于促进身体健康和考试项目方面并不完全认同。大二年级学生在《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内涵是仅为检测、考试项目、有益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有益于监控体质四个方面作用认知中较为均衡,其中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内涵是行为检测和有益于监控体质认识的人数多于考试项目、有益于促进身体健康的认识。大三年级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内涵的认识较大一大二年级学生更客观,大三年级大部分学生认为 《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内涵是考试项目、有益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有益于监控体质,并不认为健康标准只是一个检测。
图3
(3)大学生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测试的态度认识。
大部分学生对测试的态度较为端正,会十分认真地去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养成运动习惯和提高运动能力,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但是也存在部分的学生,平时不运动,只在测试前突击训练,没有起到该测试标准促使其通过长期运动,改善自己的体能以及各项指标的初衷。
3.2、教师在《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状况
(1)教师在《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
如图所示,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由学校高层领导发起,再将任务细分到各个工作小组,最后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位老师身上。(2)教师在《国家体育健康标准》测试过程中工作情况。通过调查得到,如图所示,大部分老师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测试,但仍有少部分老师在测试过程中存在不负责行为,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测试,出现应付,虚报测试数据等问题。
图4
图5
3.3、测试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1)测试工作的宣传教育。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的宣传力度依旧不够。从社会层面来说,其影响力并不大,仅仅停留为高校内体育健康工作检测,其并未能够全民运动提供理性指标。其宣传方式也只是通过比较僵硬的文书通告和学校网站宣传等,从而导致师生对其定义比较狭隘,仅仅当做一项测试工作来进行,未能够深刻地反映到检测工作的内在意义。
(2)测试时间的安排协调。
从各个学校对测试时间的安排来看,其对测试时间的安排都基本能够因地制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体质状态。在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协调时间。
(3)测试成绩的审核评定。
各个学校基本都能按照既定的程序,按照严格的标准去审核评定学生的测试成绩,但也有个别地方为了完成相应的内部指标。存在不规范的审核评定工作,导致学生测试成绩偏高、虚高的情况等。
(4)测试数据的处理评估。
各个学校基本都能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处理测试数据以及评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态。但也普遍存在人为调高测试数据、上报虚假数据,故意掩盖学生的视力情况等行为。
(5)测试部门的管理把控。
高校内的测试部门基本上能够把握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按照其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去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也能够协调学校的其他部门,合理而有效地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但是也有存在个别地方的做法是,测试部门没有独立开来,或者是存在的独立开来的部门,却与其他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从而导致测试工作不能有效地进行,进而影响到整个测试过程,使整个测试过程更容易偏向于形式化。
3.4、测试仪器和场地的基本情况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基本上是由学校向教育局指定的经销商购买,基本上能够做到与全国测量的尺度和精度一致。但是也有存在个别情况,就是测试仪器老化以及个别测试仪器故障,从而导致产生一定的测试偏差。就测试场地方面,如下图所示,600m2以上的占所调查学校的71%,测试场地面积基本上都能够符合要求,从总体而言,不会影响整个测试成绩的评估。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不同年级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了解程度不同,其中大三年级非常了解的人数最多,大一年级最少。在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内涵的认知调查中,大三年级较大一大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更为客观。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体育健康标准》测试的态度是较为端正的,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在测试前突击训练,没有达到养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2)少部分教师在《国家体育健康标准》测试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测试,虚报测试数据等问题;
(3)测试管理现状方面,测试时间的安排都基本能够因地制宜;各个学校基本都能按照严格的标准去审核评定学生的测试成绩、处理测试数据;高校内的测试部门基本上能够上级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去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基本上能够做到全国测量的尺度和精度最大一致。但也存在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不规范的审核评定工作,个别测试仪器老化故障等问题。
4.2、建议
(1)在体育教学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可借鉴国外大学体育教育自选形式,将选择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体育教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满足大学生对自己喜欢且想学项目的需求。另外,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实施健康标准提供物质基础;
(2)健康标准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依据,大力提倡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强调体育课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通过更直观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学习和体会体育动作技术要领。在学分和年制方面也可做出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如一年能完成的学分就不必要强求学生学习两年到三年。另外,实施完善健康标准的实验跟踪检查也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和保证;
(3)落实学校体育评价制度。体质测试工作中,体育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加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学生在入学第一次体质测试以后,积极记录学生测试数据并在学期体育课程结束时再测试一次,学生体质是否提升通过两次数据对比便可看出,也加深了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的了解。此外,还要建立学生健康登记卡即学生健康档案,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并对其进行跟踪调查,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薄弱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这对学生体质达到健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4)成立体育超市,教师可把自己的简历,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考核的评价标准等发到体育超市中,学生在体育超市中根据体育教师发布的信息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体育教师。还可实行开放式教学,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意参加某任课教师的课程,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补,学生也可以每学期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调整,重新选择项目,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注重健康标准从实际出发,摆脱过去多少年一贯制古板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健康为目的,以健康标准为手段,以教师辅导为起点,以学生体质达标为归宿,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形成阳光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