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智能平台建设与应用

2019-09-04潘劲松张勇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云南昆明650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课外阳光体育

□ 潘劲松 张勇(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云南 昆明 650500)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体育提出明确要求。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校体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全民健身的主体是青少年,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全民健身活动最大规模的目标群体,青少年健康则全民健康。

1 、“阳光体育智能平台”初步建设

通过“阳光体育智能平台”建设运用,运用“互联网+”科技平台,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缓解师资及场地不足实际情况,学生采取自主锻炼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探索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学生课外锻炼机制。

1.1、根据目前部门工作需要整理和归纳了几点建设要点

(1)采用RFID智能识别及视频人脸识别技术,对学生每日学生出操情况及日常运动进行抽查管理,督促学生自觉“自助式”参加早操运动。能够更全面的对学生每日、周、月、学期、学年日常运动量进行全面的掌控;完善和健全阳光体育系统对学生早操及日常运动量的管理;

(2)采用场馆门禁身份识别、场馆运动视频监控、场馆进出信息采集等技术手段,形成场馆使用率、学生在各个场馆运动量考核、学生运动安全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试点工作,并将数据纳入“阳光体育平台”,通过数字化将学生场馆运动核量为学生运动指标数据上,提高多元化学生运动数据考评,并提高体育场馆使用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3)通过 “阳光体育智能平台”建设和校园体育运动数据库扩容,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互动性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不单只是通过体育课进行知识传授,而在课外可通过校园体育运动数据库进行相关体育知识学习。

1.2、建设规划

整个“阳光体育智能平台”建设分阶段实施,通过三年时间初步建设覆盖学生早操、日常运动量、体测、场馆管理、赛事管理等智能子系统,并将学生运动数据融入到“阳光体育智能平台”,完善和搭建学生运动基础数据库,进一步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缓解师资及场地不足实际情况,学生采取自主锻炼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探索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学生课外锻炼信息化考核机制。

1.3、项目整体建设内容

图1

整个“校园阳光体育智能平台”建设包含以下子系统:

早操及日常运动、学生体测、场馆管理及预约、体育器材租借管理、体育课堂管理、赛事管理、共享智能储物柜、考试管理、体育知识库、体育咨讯、定向越野。

1.4、目前建设情况

我校已投入专项经费45.9万元建设针对学生早操及日常运动量考核系统,目前项目已于2018年11月安装调试完成,基础平台已经搭建完成,并逐步完善其他子系统的规划和搭建工作的开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学生。

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书籍、体育杂志大量查阅有关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和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方法等文献资料,同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汇总、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做好基础准备;

(2)专家咨询法:通过对周边7所高校体育部长和部分教师进行走访调查,同时电话咨询全国多家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就学生课外锻炼的要求和“互联网+”平台使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分析讨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缓解师资及场地不足的情况,学生采取自主锻炼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探索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

(3)调查问卷法:根据本研究需要,笔者编制学生在学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相关问卷调查。对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以及有效度检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男女各100份,涉及学院六个专业学生),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 99%;

(4)对照比较法:阳光智能平台建设按计划要求,对100名学生进行了两个月(2018.9.10-2018.11.20)系统跟踪测试,第一测试系统的稳定性,第二测试学生耐力跑素质的变化,为我校制定“阳光智能第二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5)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核实,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3.1、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

表1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一览表

由表1可以看出,我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频度较低,男生达32%,女生达42%,除每周两节体育课外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周末的活动频度更低,男、女生比例高达49%和67%,充分说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还需要从“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出发,教师应从思想认识上加大对学生的帮助和提高。积极鼓励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下向操场”。

3.2、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因素

表2 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因素表

由表2可以看出,影响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因素有场地设备及数量少、缺乏教师指导、技术差,影响男生进行课外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场地设备及数量少和缺乏教师指导,而影响女生除以上两点,还有就是学习紧张。由此可见场地设备及数量少和体育教师配备不足是多数学校存在的最大问题,利用“阳光智能平台”的建设,让学生采取自主锻炼的方式,即可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同时缓解师资及场地不足实际情况。

3.3、通过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测试,50m跑、耐力跑、肺活量、立定跳远的情况对比

通过对我校100名学生(男女各50)为期两个月时间,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自主课外锻炼,利用阳光智能平台监测数据收集,对测试结果前后对比如下:

表350 m项目测量数据对照表

表3反映出男、女生50m跑测试前后对比:男生成绩平均提高为0.4秒,女生成绩平均提高为0.5秒,男生极差值提高了0.4秒,女生极差值提高了0.6秒。

表4 耐力跑项目测量数据对照表

表 4反映出男(1000m)、女生(800m)中跑测试前后对比:男生成绩平均提高为17秒,女生成绩平均提高为12秒,男生极差值提高了21秒,女生极差值提高了37秒。

表5 肺活量项目测量数据对照表

表5反映出男、女生肺活量测试前后对比:男生成绩平均提高为185毫升,女生成绩平均提高为101毫升,男生极差值提高了397毫升,女生极差值提高了105毫升。

表6反映出男、女生立定跳远测试前后对比:男生成绩平均提高为0.15m,女生成绩平均提高为0.11m,男生极差值提高了0.09m,女生极差值提高了0.12m。

表6 立定标远项目测量数据对照表

3.4、“阳光体育智能平台”应用

(1)多部门组织参与。

学校领导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者。学校领导重视并积极参与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更有利做好课外活动的参与工作。具体工作体育部牵头由团委、学生处、宣传部、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参与制订相关课外锻炼相关办法,做到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局面。 体育教学部:通过平台采集分析数据,找出问题为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提供有效理论依据,体育教师可通过手机APP监控学生课外锻炼的情况,并即时了解学生授课班级学生参与锻炼情况,把课外锻炼纳入学生平时成绩。提高教师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校团委:通过平台建设了解掌握学生体育社团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学生处:各班辅导员、班主任通过平台建设了解学生参与课外锻炼情况,可以看到学生锻炼个人排名、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学院排名、全校排名,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课外锻炼。建立校级评比表彰制度。宣传部: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教务处:制订相应的学分奖励机制,每学期(或学年)完成规定次数和里程数进行学分奖励。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学生课外锻炼,可把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纳入评优评先必备条件。

(2)结合平台探索和建立学生校园体育锻炼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

在2018年12月为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学生课外锻炼信息化考核机制,初步拟定出一套《2019年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学生“阳光体育”第二课堂锻炼实施办法》。将学生“阳光体育锻炼”纳入我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部决定在大学体育课中实施中长跑教学的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体系,所有参加大学体育课程(选康复和保健课程的学生除外)的学生必须参加校园内的“阳光体育”锻炼。其成绩纳入本学期体育课成绩总评和第二课堂“阳光体育”锻炼成绩占体育课总评分数的20%,及其为满分20分。为使该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开展,特制定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阳光体育”第二课堂锻炼的实施办法。

以下是该实施办法的关键指标及成绩换算表:

①参加对象:

本学年内大一、大二学生,2019年3月,从2018级新生开始实施,2017级学生不参加。

②运动形式:

佩戴手环或基于手机小程序定位,通过指纹打卡和拍照后进行“慢跑”或“快步走”。

③锻炼时间安排:

每学期周次时间安排: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从第6周开始至第15周结束,共10周。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从第2周开始至第15周结束,共14周。

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从第2周开始至第15周结束,共14周。

④每日时间安排:

周一至周日, 上午 6:30-8:00;

下午16:30-21:30(指定时间外系统关闭,成绩不记录)。

⑤打卡要求:

学生可以在规定的周次中每日的规定锻炼时间内自由选择锻炼时间,每次跑步前需先到指定考勤点打卡,打卡后跑步将记为有效跑步1次。

⑥锻炼速度和距离的要求:

表7 单次有效锻炼要求

⑦“阳光体育”锻炼成绩考核办法:

a)“阳光体育”考核根据出勤频数(有效锻炼次数)来评分;

b)“阳光体育”锻炼占本学期体育课总评成绩的20%,即其满分为20分;

c)“阳光体育”做为学生第二课堂体育锻炼每学期占1个学分,其锻炼考核成绩及格及以上记1学分,不及格记0分。

表8 “阳光体育”第二课堂体育锻炼评分标准表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目前学校课外锻炼往往通过同学自己、相互邀约、“体育社团”、“俱乐部”等活动方式,能参与同学只是部分,还有部分同学除了体育课外,课外锻炼几乎为“零”,在课外锻炼的监控和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如何让这部分同学能自主、自发的进行锻炼,成为一个棘手问题;

(2)缺少场地设备及数量少、缺乏教师指导、技术差,也成为影响我校学生课外锻炼的重要因素。加强运动场、馆的建设,增加器材设备的数量。除体育课外,体育教师应增加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指导;

(3)通过对部分学生利用阳光智能平台进行测试,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锻炼的监控和管理办法,让学生按要求在课外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自主参与锻炼对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并将有效锻炼结果纳入学生的体育成绩、纳入教务系统学分制管理,作为全面衡量学生课内外素质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4.2、建议

(1)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健康的长效机制,需要运用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化的手段,配合专家利用现代人体科学最新功能训练理论,根据不同年龄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和运算模块,打造智慧活力校园激活学生运动乐趣,动态评价学习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让教师每一次教学改进都有据可依,让学校能够有效监测课堂质量,让教育部门实时优化教育管理;

(2)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和提高,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敬畏制度、宽以待人,更要有独立的理解持久的追求,才能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才能真正担当起青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

(3)提供更多选择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喜欢课外锻炼。《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要求“每个学生学会至少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同学没有掌握1-2项运动技能,也没有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4)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和搭建学生运动基础数据库,进一步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缓解师资及场地不足实际情况,学生采取自主锻炼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探索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建立长期有效的学生课外锻炼信息化考核机制。

猜你喜欢

课外阳光体育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小满课外班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走,出发!
走在阳光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