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2019-09-03高雅贞

财讯 2019年24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摘 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下,信用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等问题,致使金融机构无法准确评估中小企业信用资质。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将科技与供应链金融有机结合,克服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缺陷,为中小企业融资开拓新渠道。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

当前,我国正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开辟新型融资模式,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一、中小企業融资新渠道——供应链金融服务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化,供应链体系上的企业合作愈来愈紧密。供应链由核心企业连接着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使得银行对单个中小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整个供应链上的可控风险,以较低的风险控制成本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共赢模式,不仅放宽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门槛,也提升了银行放贷的信心。对于企业而言,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融资,能够有效降低银行对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等传统业务的关注度,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银行适当放宽中小企业融资条件,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方便渠道。供应链上各个企业长期相互协作,早已形成稳定的运营模式,能够有效避免传统交易模式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交易成本增加。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以自身良好的资信条件、雄厚的资金实力而受到金融机构青睐。中小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捆绑企业,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减少因信息不对而造成的隐形融资“歧视”。对于银行来说,通过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提供担保,银行的风险大大降低,更有信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此获得更大的定价溢价空间,有利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

二、供应链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难题

虽然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方式,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业务开展。

(1) 部分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力不足

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众多,除核心企业外,上下游有诸多中小企业,这使得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风控体系尚不完善的金融机构来说,无疑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此外,在供应链金融3.0时代,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支持,技术研发的资金和团队投入将加大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本。整个供应链体系中,核心企业不愿意过多公开从采购、签订合同到物流信息等一系列财务状况和物流信息,这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提高成本加大审批力度和风险控制力度去获取上中下游企业信息,这导致金融机构成本上升。

(2) 供应链依托金融科技的线上运营效率较低

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领域应用仍不成熟,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较多,对融资的需求一般是周期短、资金规模小、业务量繁琐。而当前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需要经过多个系统操作,商业银行现有的运营系统无法满足对供应链上企业的风险控制和订单跟踪。仅仅依靠人工操作会降低运营时间效率,也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快速需求,供应链金融服务大大折扣。

(3) 支持供应链金融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当前我国有《合同法》、《动产质押登记办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物权法》、《担保法》等为供应链金融金融服务提供法律保障,但相对于国外法律体系仍有许多不健全之处。在传统融资模式下,有清晰的信用监管制度,违约担保制度,而供应链金融模式对此没有标准性界定,质押物监管,违约处置等问题存在,使得企业有可乘之机。部分企业会利用法律空白,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风险。我国急需法律制度保障供应链金融服务走向更加完善的道路。

三、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建议

(1)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供应链金融业务不仅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也能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上下由企业对资金需求量大,金融机构利用自身资金优势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供应链条上资金合理安排,将会提中小企业竞争力,金融资源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机构需要利用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深入联系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纵向发展、横向结合,全方位的融入到产业供应链中。

(2)加大金融科技应用实现“线上+线下”供应链金融服务相结合

金融机构应致力于打造“云计算+区块链+供应链”的服务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信用体系透明化,支持服务长尾客户群体融资。一站式的综合管理不仅能提高运营效率,也能实现信息共享,降低金融机构成本,发挥规模效应。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原来传统模式线下可控性低的风险。构建线上贸易、资金、企业和金融机构综合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双方共同合作,增强风险防范和机制预警。

(3)完善法律,加强监管

良好的法律环境是供应链金融优质发展的基础。首先要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的法律法规,完善抵押担保制度,健全质押实施细则。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不断收集和完善中下企业信息数据,能够更加优化的供应链评估系统,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最后要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有合理合法途径保障供应链企业与金融机构线上完成交易。

参考文献

[1]刘兢轶,杨梅,郭净.供应链金融能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之友,2019(10):116-121

[2]姜浩,郭頔.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金融,2019(04):46-52

作者简介:高雅贞(1994-),女,汉,河南周口,学生,硕士研究生,北京工商大学,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