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2019-09-03席君平

财讯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中小企业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会计核算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经营特征

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分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分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

(1)会计主体界线不明确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和信息系统,其所处理的数据、提供的信息,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要严格限定在每一个经营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地位的单位或主体之内,会计信息系统所接受和所处理的数据以及所输出的信息,都不应该超出这些单位的界限,每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单位,就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为会计核算划定了一个空间范围,以便于将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和外界相区别,与所有者自身的经济收支相区别,界线清楚,既便于核算,又避免纠葛。中小型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就只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独立地核算、反映企业本身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不能核算、反映其他经济主体或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但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没有清晰明确的会计主体意识。这种情况在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中尤为明显,其投资者就是经营者,投资者个人往往把企业的资产当作其私人财产进行占有、使用甚至随意处置,如此,便有投资者将其家庭、个人的开支、消费作为企业的经营开销,计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账务中;便有投资者名下几个企业之间经营业务、成本费用及资产的张冠李戴、混淆不清;也有投资者家庭、个人财产与企业资产界限不清等等。致使公司财务会计核算没有了边界和范围,影响了后续的会計信息质量。

(2)财务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完善

1.有的企业虽设置了财务会计机构和人员,但其独立性受限,一方面,会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兼职兼岗现象严重,层次不清,分工不明。例如某中小企业,为减少人员工资支出,只设一个财务人员,不仅会计核算中的制单、复核、记账工作由这一人包办,甚至会计、出纳也由其兼任,这明显违背了会计法规中要求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2.有的企业老板只重视生产经营部门,轻视甚至无视财务部门,为节约人工和运营成本,有些甚至不明确设置财务部门,以家族内部人员替代充当财务人员,更谈不上有独立的财务监督部门或机构。

3.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中小企业为了把账目“做好”,聘用并不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兼职会计人员进行账务核算,兼职会计人员大多根本不参与企业运营,无法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不重视支出的审核与财务风险的控制,仅根据企业交付的票据、按照会计准则的一般性规定,照葫芦画瓢式的进行会计核算,致使账务核算不清晰、数据不准确,甚至账目造假的情况。

(3)相关财经法规不够完善、健全和可行,从而不能在中小企业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杜绝虚假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对此均作了相应的要求,但因缺乏特殊的指向性和有效的监管手段,部分法规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法规滞后于新的经济形势,不适合中小型企业经营实际而难以有效执行。鉴于此,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中,中小型企业往往更重视形式上的合法、合规,力求在账目形式上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应付、规避相关部门监管;而对账务信息能否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则敷衍塞责、应付了事。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一方面使政符相关部门无法准确掌握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信息,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也无法为自身经营提供有用的投资、融资、经营决策信息,阻碍了企业发展。

(4)缺乏专业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高水平、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员奇缺。一方面,管理层缺乏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理念,认识不到高水平会计人员对企业财会工作对及企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提供给专业会计人员的薪资水平、个人发展机会都无法与大中型企业比拟。均造成其聘用的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1)增强会计主体意识

首先,必须加强企业投资者、管理层的会计主体意识,使其对本企业会计所核算的事项在空间范围上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进而也能促使其对企业的财务核算、监督等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目标和保证财务核算真实、准确的措施。投资者、管理层是企业的核心,作为企业的最高权为机构和经营活动的执行机构,其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切财务会计工作。其次,还应该选择聘用合格的会计人员,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和道德素质的会计人员,可以确保本企业的具体财务核算,界线清晰、真实合法、准确及时。

(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可靠,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实现过程。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小型企业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会计工作的劣势,更能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行为,让企业有一个质的飞跃。

(3)强化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体制建设和管理

我国现有的财经法律法规具有通用性,但缺乏特殊的指向性,特别是近年所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小企业会计准则都不太适用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加之上述一系列准则变化太快,常常令中小企业无所适存,造成其会计核算顶层理论上的缺失。因此,必须按照中小型企业经营状况的实际来制定相关的会计核算规范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从企业内部而言,则必须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的责任心,积极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依法、依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4)提升内部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能力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增强自身财务核算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聘用专业、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但究于现实,在无法达到这一目标时,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帮助现有会计人员提升素质,同时让会计从业人员深刻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是提升其能力的主要手段。企业应适时制定有关培训计划并实施,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也要意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财务管理及相关知识,掌握先进的业务技能。

四、结束语

会计首先应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要能够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要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决策的信息,而会计核算为其根本中的根本。只有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及时,才能提供正确、有用的信息。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方兴未艾,不断冲击传统行业和旧思维,中小企业及其财务也必须在这一浪潮中与时俱进,学习利用新技能、新知识,及时、准确的核算、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才能更好地管理好企业,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長。

参考文献

[1]范群鹏,张天琪.探析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应对措施.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7):175-177

[2]鄂晟玉,唐雅欣.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其对策.山西农经.2017(18):93

作者简介:席君平,性别:男,出生日期:1971年8月6日;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宝鸡 职务:财务总监 职称:会计师 学历:大专,研究方向:会计核算、分析;企业税务规划、分析。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中小企业问题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