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9-09-03罗国华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教材整合课题研究学习方式

罗国华,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数学高级教师;江西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江西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小学数学专家,抚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抚州市课程资源建设学科(小学数学)专家,抚州市优秀教师。主持完成了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7项。曾获江西省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抚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已有十余篇论文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

[摘   要]小学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从活动化教学的结构与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呈现方式等方面的优化进行了探索,使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创造性使用教材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得到培养。

[关键词]活动化教学;学习方式;教材整合;课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课堂应彻底改变“以教为中心”,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但是,很多课堂依然没有摆脱“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模式,教与学的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主动性差。“小学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其中,“活动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具有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

二、理论依据

一是现代西方活动理论。萨奇曼认为活动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基础。布鲁纳认为活动是开展发现教学的保证。杜威认为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主张把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实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因此,活动化教学就是要以活动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建构主义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在实践中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既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是生本主义理论。生本主义认为,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研究目标

教与学要实现优质高效,必须彻底改变教师“灌输+题海”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模仿+死记”式的学习方式,为此,本研究确定了如下目标。一是探求活动化教学的课堂结构,探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化教学模式。二是在探究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辨、勇于合作、善于交流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三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能力,以研究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材,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及呈现方式,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对其呈现方式进行优化等,提高教师对教材、课堂、学生的驾驭能力,促进教师成长。

四、研究内容

1.教材内容的重组、调整和创造性使用

现行教材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但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因此,教师要在课前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根据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使其符合新课程理念,这是研究的首要问题。此外,还应对学习内容多元重组,对学习材料开放组合,以实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活动化教学的课堂结构

现行的数学教材中都编排了实践活动课(或游戏课)。但是,一些教师由于认识不足,也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对这部分内容一带而过或干脆跳过不上;有些教师对于实践活动课的理解存在偏差,要么把它当作自由活动课,安排竞赛或游戏,热闹但缺乏数学味,要么将其变成思维训练课,层层拔高要求,单调而沉闷;部分教师或因缺乏活动素材,对数学实践活动课望而却步。活动化教学对教师的课堂组织、驾驭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课堂生成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将活动化教学的课堂结构列为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十分有必要的。

3.活动化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

有些教师认为活动化教学就是“鸡肋”,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但难于組织和驾驭。但从课堂调查和文献资料发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活动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自觉参与,又利于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更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与讨论,在时空上为学生留有余地,为学生的思维碰撞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切磋琢磨、舍短取长而又能彰显自我、展示个性。

五、研究方法

一是自然实验法。以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班级为实验班,同年级其余班为对照班,在“三不变”(学生不变、总课时不变、教师不变)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活动化教学研究。

二是文献资料法。利用互联网及时掌握国内外有关活动化教学的研究动态,查阅相关资料与成果,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采取多种形式学习相关理论的书籍,把对研究具有借鉴、指导作用的相关句、段、篇分类收集、整理成册并翻印,以供成员们研究、借鉴。

三是案例分析。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及典型学生,进行追踪分析与研究,从中发现普遍规律,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寻找突破口。

四是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验、公开课、观摩课等对“活动化教学”的课堂结构、教学策略等进行广泛的探讨与交流后达成共识,并同校本教研有机结合,通过“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再反思—再总结”,精益求精。

六、研究成果

1.实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载体和蓝本。教学时,教师如实地向学生讲授教材知识就是“教教材”,其实质是把教材当作“权威”。而“用教材”是依托教材的内容,秉承教材编排意图,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维度实施教学。教师拿到学习内容后,都会先分析、思考“教什么,怎样教”,再依照例题,挖掘其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景、重组教材资源、优化内容,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学习资源,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并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实现了更有效地呈现教材

新版小学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是教学内容以主题图、情境图的方式呈现,旨在充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程设计思路”。为此,实验教师认真、细致地“三读”(通读、细读、精读)教材,反复斟酌推敲,实现了有效地呈现教材。一是深入研读教材,领悟教材主题图、情境图呈现的意图,并进行充分利用,有效呈现教学内容。二是吃透教材,在感悟教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化“静”为“动”,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三是领悟教材,正确把握例题的侧重点,准确找到知识的切入点、衔接点,梳理例题内容间的联系,精准有效地挖掘教材内容所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学生从“学会”转为“会学”

学生改变非常明顯。一是学习兴趣增强,表现为更乐于学习。二是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从互动交流中能够体会到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自控力增强等。三是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预习时,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有强烈的求知欲。四是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很多学生由实验初期的怀疑,到慢慢接受,到最后笃定自己一定能学好;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不泄气,并冷静下来积极反思并继续努力。五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模仿、记忆等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多样化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主动探究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发生了质的转变。

4.初步形成了活动化教学模式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尝试,初步探索总结并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的“引导—猜想—探索—评价—重塑—欣赏”六环节互动的活动化教学模式,得到市教研室的肯定与赞许。

5.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在研究中,教师能紧紧围绕研究目标,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有益的探索,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尤其是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已有5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发表或获奖,2人的优质课分获省、市一等奖,10余个课件、录像课等教学业务作品获省、市奖,1人被评为抚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1人被评为江西省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抚州市骨干教师,3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七、反思与展望

在为期两年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试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以此获得直接的实践经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题组成员全力推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想让学生在活动时自然就想到数学,在学习数学时自然就想到生活原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深深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方法的实践,仅凭借短期或单一学科课堂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养成。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的前瞻性、优越性与独特性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其效果。

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会“玩”,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要让他们明白“玩”的步骤与方法,要保持“数学味”,不能丢掉数学学习的本质,也不能只为追求热闹场面而流于形式;更不能为了满足个别优生的“出色”表现而弃大部分学生于不顾。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教材整合课题研究学习方式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
知难行易和机智处理高中政治教学中“难上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