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区域学科中心组建设
2019-09-03仓定志
仓定志
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要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部省市合作共建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江苏省盐南高新区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借助“现代教育云”平台,加强“互联网+”与学科中心组的联系,提高教研管理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教育质量提升。
一、构建学科中心组的工作网络
信息化背景下的区域学科教研中心建设,必须依据先进的智慧教育平台,建立一个管理科学规范、流程运行顺畅、职责分工合理的工作网络,以保证区内学科教研活动的开放、互动和共享。
一是“教育云平台”的智慧保障。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盐南高新区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为师生创建了一个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实施区直学校网络基础工程,全面实现“千兆光纤进校园”,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实施智慧校园创建活动,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基础设施、教育资源的智能化。实施“现代教育云”工程,已建成视频会议系统、智慧教学系统等6大网络系统,让教师能够实时点播网络“云课堂”,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动提供了保障。
二是区教研部门的行政推动。充分发挥区教研部门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工作职能,将其作为区学科中心组建设的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学科中心组的统筹规划、专业指导、过程监督和考核评估等工作。教研部门定期召开学科教研中心工作会议,进行智慧教育专题培训,负责学科教研中心成员校之间的联系。此外,采取“菜单式”服务方式,接受各学科教研中心的活动申请,审核学科教研中心的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会诊”学科中心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名师工作室的理念引领。盐南高新区在学科中心组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研究活动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指导其针对信息化教學实践的重难点问题开展研究,使名师工作室成为各学科教研中心教学研究的平台、教师成长的示范和理念辐射的窗口。
四是区教研中心组的牵头落实。聘任全区各学科名师为区学科教研中心负责人,同时担任区兼职教研员。以学科教研中心负责人所在学校为研究基地,整合全区各成员校的骨干教师和信息教师,组建若干个包括4~5名成员的核心组,具体负责本学科教研中心组的建设,做好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的策划以及活动的安排、组织、总结等各项工作,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二、丰富学科中心组的研修形式
将学科教研中心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教师的智慧共享上,围绕教师理念的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主抓资源库建设、课例研习和课题共做三项工作。
一是资源库建设:以提高备课效率为目的的智慧共享。学科教研中心的研修必须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盐南高新区把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学科教研中心的重要工作来做,坚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建立“九大学科教研中心”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包括备课资源、教学设计、学校特色课程资源等多个方面,其教学资源全部对外开放,为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是课例研习:以走向同伴互助为目的的智慧共享。课堂教学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对教师来说,精准式教研、聚焦式点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有效手段。全区“九大学科教研中心”每学期都要举行两次以上全员参与的信息化课堂听课和评课活动,在与专家、名师的对话和交流中激发教师的深度思考,促进教学思想的碰撞和优化。“让学引思”“行思数学”等研修活动推进了盐南高新区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各学科教研中心积极进行网络教学新模式的研讨和建构,与上海市实验小学、南通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等学校联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使教师、学生、专家实现了异地上课和点评,对全市信息化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是课题共做:以提高理论水平为目的的智慧共享。信息化课堂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来加以解决。学科中心组聚焦课题研究,以信息化教学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为载体,不断夯实教师信息化理论功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教研的深度融合。两年来,小学数学学科教研中心已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试验项目“小学生有意义学习经历的建构”。另外,全区有3个市信息化课题已结题,6个省、市信息化课题已开题,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书法和初中阅读两个项目也已成功立项为江苏省特色文化项目。
三、健全学科中心组的活动机制
健全的工作机制是学科中心组建设的保障。盐南高新区注重结对帮扶、活动轮办、信息共享、激励考核等机制的构建,保证了学科教研中心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是结对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区内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在学科教研中心内,名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师徒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做一个课题,帮助青年教师用新课程理念和信息化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
二是活动轮办机制。对于大型教学研讨活动,一般采用学科教研中心的核心组负责组织、全区各学校轮办的方式予以展开,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观摩交流,促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抱团发展、共同提高。
三是信息共享机制。学科教研中心每次开展活动,均将活动过程、反思等资料及时上传“教育云平台”,供所有教师学习借鉴,实现了课例资源的适时共享。
四是激励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对学科教研中心具有“助长”作用,使其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每年暑期,各学科教研中心都要将活动情况及成果汇编成册,并聘请专家进行评估,评选出“优秀学科教研中心”和“教科研先进个人”,在教师节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
区域学科教研方式的变革,需要重心下移、重点突破、持之以恒。下一步,盐南高新区将按照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终身化的要求,加强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学科中心组活动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策略研究,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开发出一批精品微课资源,使学科教研中心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催化剂”。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