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改革分析

2019-09-03马荣陆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互联网改革

马荣陆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逐渐普及到人们生活中,尤其是高校思政教育中。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相应挑战。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中加入“互联网”技术的必要性、“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9-008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3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培育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一定问题和挑战。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对思政教学进行革新,将互联网渗透到高校思政教学中,丰富大学生在思政教育课堂中的体验、拓宽大学生的学习路径、优化思政课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思政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强化高校思政教学成果。在这过程中,传统思政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呈现出来。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加入“互联网”技术的必要性

(一)丰富大学生的思政教学体验

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品格以及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高效思政课堂是培育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教师以及思政教学内容是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教学手段为思政教学提供新媒介,高校思政教学环境也随之改变。首先,手機不仅仅是学生交友和玩游戏的工具,还是为高校教学提供便利的工具。教师可以在思政教学课堂中,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扫描二维码与多媒体进行连接,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将自身的问题提出,投到屏幕中,教师根据弹幕和学生互动,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学中,增加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加强高校思政教学质量。进而通过互联网技术,丰富学生在思政教育课堂中的体验,调动大学生学习是思政的积极性。

(二)拓宽大学生学习思政途径

随着互联网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中,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政教学供给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其中包含网络课堂、教学课件等。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以及学习需求,选择核实的教学资源,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思政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还能使学生学习思政课堂以外的知识。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进步,高校学生学习思政的方式也逐渐改变,学生通过移动设备,不仅对思政教学资源的掌握量增加,还加强了学生与同学间的互动式学习,在谈论中提出问题,并且合作解决思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性学习,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思政的思想意识。

(三)优化思政课师生关系

传统思政教学中,高校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往往具有权威性,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学课堂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主要途径。伴随网络信息的进步,微信、QQ、公众号、新浪微博以及百度贴吧等自媒体平台也随之出现,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新路径。目前,多数大学生喜欢在网络平台中分享自身的生活趣事以及领悟和收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关注学生的现状,与学生平等交流,为学生解答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和胜过。进而优化师生关系,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亲密度,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以及尊重,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思政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成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社会脱节

在“互联网”环境中,高校应落实“互联网”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多数高校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分析进行思政教学。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在课堂中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思政知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发散思维受到限制,而高校思政教学带有一定程度的说教性,多数大学生对思政教学存在一定“厌学”心理,导致高校思政教学成果相对较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数学生认识到网络平台可以改善高校思政课堂中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而相较传统教育形式,与学生预计的教学课堂存在一定落差,导致学生学习思政兴趣逐渐下降。就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已经逐渐与社会发展脱节。

(二)教师在思政教学中权威性受到挑战

近几年,部分高校已经逐渐开设思政教学平台,改善学生学习思政的传统方法。同时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学生在学习思政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收集自身学习需要的资料。这种现状导致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学生认为教师队自身学习思政地位不重要,自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找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还可以摆脱课堂的束缚。并且,互联网中包含的知识不仅丰富,仍具科学性,教师掌握的知识相对网络资源较少,导致学生产生求助教师不如求教网络平台。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与学校是学生学习思政的唯一途径,在教育中具备权威性。然而伴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生学习方式增多,忽视高校教育课堂教育,对学生深入理解思政教学思想具有不利影响。

(三)“互联网”信息碎片化为高校思政教学带来挑战

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在于其信息的开放性以及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任何人都可以将自身的观点和思想通过互联网被大家熟知,在网络中快速传播。由于目前网络监管在技术上仍存在不足,在网络相关法律上还需完善。因此,要想全面落实网络监管存在一定挑战,这种现状导致自网络平台中,存在部分消极信息,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对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反向影响。而部分高校没有对信息碎片化中存在的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政教学的成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革新策略

(一)革新高校思政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趣味性以及高校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应随着互联网普及,将互联网技术加入到思政教学汇总,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首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进程,还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加强学生知识消化能力,才能进一步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高校应在思政教学中,正确树立教师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思想。其次,革新传统教学形式。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教学形式的弊端逐渐显现,高校应革新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教学形式,落实互联网的应用。高校可以开展翻转课堂、网络思政课程等新型教学方式,将其渗透到思政教育中,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

(二)增强教师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指导地位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虽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捷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但依据思政学科的特征来说,思政教育相对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自主学习思政知识时,信息质量并不能保证完美。当下现状,不仅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也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应通过教学改革,加强思政教学的指导地位。多数高校在长久的思政教学中,采集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经验,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首先,高校应正确认知教和学校对学生思政教学的权威性,教师在思政课堂中,将思政教学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提升思政教学趣味性。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优势,积极收集优质思政教学资源,进而加深学生对教师权威性的认同感。

(三)整合互联网中高校思政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逐渐发展中,其中的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校应根据学生现状,对思政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改善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强化学生对信息的识别能力。首先,高校可以建立思政相关教学平台,进一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整合。高校可以通过自身专业的教学平台,让思政教师定期在平台中推送思政相关教学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进行教学资源下载,不仅强化思政教学成果,还能避免学生在自行采集教学资料过程中,受到不良信息影响。其次,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当今,互联网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強化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具有必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思政教学材料与网络不良信息进行本质上的区别,有效防止学生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体现高校思政教学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学生整体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革新有效策略进行探究,通过革新高校思政传统教学模式、增强教师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指导地位、整合互联网中高校思政教学资源等方法进行探索,以期促进我国思政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韩淼.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7):65-70.

[2]赵春妮,邓彩霞.基于“互联网+叙事模式”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以《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教学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3):62-64,68.

[3]尤云弟,傅宏梁.基于立方书APP移动微课堂功能的实时交互教学模式的理念挖掘与应用——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3-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互联网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