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拍卖会“救”狗,善举还是作秀?

2019-09-02玖田

畅谈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宠物店拍卖会救助

玖田

提起救助小狗,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被主人抛弃、流落街头的流浪狗。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动物收容所或者救助机构为这些可怜的“毛孩子”提供庇护,帮助它们找到新家。但如今,救助小狗的含义显然变得宽泛了很多。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除了流浪狗,拍卖会上的小狗也成了各种救助机构的“救助”对象,甚至严重变了味。然而,救助机构和救助者依然扮演着狗狗“救星”的角色。

天价“救”狗

专门从事犬类拍卖活动的美国西南拍卖行最近组织了一场查理士王小猎犬的“专场”拍卖会。由于阿拉巴马州一个小狗工厂主破产,超过130条查理士王小猎犬成了这场拍卖会的“拍品”。

在最初几小时里,几乎每件“拍品”都被救助组织拿下,一个来自俄亥俄州的小狗工厂主威尔·尤达打破了局面,他以3600美元和3950美元的价格拍下了两条查理士王小猎犬。当尤达到收银台准备付款时,一个救助组织的人凑了过来,冷冷地问:“所以,利润多少?”尤达回忆道:“我知道她的意思。她就是想问多少钱能买下这两条狗。我看着她,回答道:‘对不起,我不卖。”

“他们很想要这两条狗,钱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因为那不是他们的钱。”离开拍卖会的尤达决定开个天价“戏弄”一下救助者,打电话告诉拍卖行,如果救助者坚持要买下两条狗,每只1万美元。“我从来没有以1万美元的售价卖过一条狗。我只是好奇,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付钱。”

没想到的是,这个在尤达看来完全不可能的交易竟然达成了。买家是来自阿拉巴马州的救助者安吉·英格兰,她用2.42万美元购得了尤达的两条查理士王小猎犬,其中包括了拍卖的费用。而这只是英格兰当天开出的4张支票中的一张。那天,她一共买了54条狗,花了21.8325万美元,而这些钱都来自网络上发起的筹款活动。

得知这一切,尤达感到不可思议,不仅因为救助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以“救助”为名筹到这么多钱,更因为愿意出钱的“竟然是那些自称仇恨商业饲养者的人”。尤达停顿了一下,吸了吸鼻子:“我只是觉得,这有些疯狂。”

因为专业小狗工厂主的身份,加里·菲利普斯已经上了美国动物保护协会的黑名单。他也会将自家的狗拿到拍卖会上出售。有一次,他向拍卖会提供了一只19个月大的英国斗牛犬。“对宠物店的消费者来说,这条狗年纪太大了,而且有过敏的问题,不可能再繁育后代。”但菲利普斯没有想到的是,这条“有毛病”的狗竟然以1750美元的价格被救助机构买下了。

对于救助机构的阔绰,菲利普斯吃惊之余也表示满意,说自己的一个工厂主朋友之前也一直为有问题的小狗的“出路”发愁,“直到她带它们去了拍卖会”。

谁在抬价?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今年出台了《宠物救助和领养法案》,成为全美第一个禁止小狗工厂为宠物店提供“货源”的州,宠物店只能售卖来自动物收容所或动物救助机构的狗。

法案说:“小狗工厂将动物置于过度拥挤和脏乱的环境中,没有充足的食物、水、社交和医疗保障。”这一法案希望能推动人们关注狗狗的权益,并阻止大规模繁殖宠物狗的工厂产业兴盛。

过去,小狗工厂会给宠物店和普通消费者预留小狗幼崽,而如今禁令的颁布却让这些小狗崽不得不先去拍卖会和救助机构“中转”一番,才能住进宠物爱好者的家中。“救助者作秀变得风靡一时,他们在一个产业里又制造了一个新的产业。”科罗拉多州“全美工厂狗救援”机构创始人斯特拉达感叹道。在这一过程中,小狗的“身价”翻了倍,命运却没有比以往更好。

为什么去了拍卖会的小狗这些年来价格越来越高?究竟是谁抬高了价格?尽管血统是否纯正是小狗能否卖出高价的关键因素,但对于救助机构来说,那些人为杂交出来的品种却更受领养者的欢迎,可以成为领养机构的摇钱树。比如约克夏犬与马尔济斯犬的杂交宝宝、巴哥犬与比格犬杂交出来的巴格犬。在拍卖会上,救助者为了争抢这些狗狗争相竞价。“拍卖会就是救助者们彼此争夺,努力将对方踢出局。”拍卖行“心灵之地”的负责人格罗森巴切尔说。

联手设套

在救助者和救助机构看来,这根本就是小狗工厂和拍卖行联手搞的花招。在拍卖会举行前,熟识的救助者们会通过网络私聊事先确定好让谁成为某只狗的买家,确保彼此之间不会竞价。但要是遇上不认识的新手,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戴蒙主要负责秋田犬的救助工作。以他的经验来看,第一次来拍卖会的新手总是充满热情,“渴望拯救”每一只狗,不惜任何代价。而拍卖机构和小狗工厂主等的就是这些新手买家,“等他们投标,然后赚走每一美元。”

去年1月,来自纽约一家救助机构的梅丽莎·马克里兰第一次参加拍卖会。当时她看中了一条11岁的雄性马尔济斯犬,卖家称这只狗仍然有繁育后代的能力。于是马克里兰一直在提高出价,她认为自己是在跟一个看重繁育能力的小狗工厂主竞价。但马克里兰并不知道,她出的价格远远超过了另一个救助老手拉维纳·克拉克。“我本来可以以100美元买下那条狗,但结果他们竟然花了1700美元。”

究竟是誰“绑架”了法律,让小狗工厂的狗必须先通过拍卖会,经由救助者的手“洗白”后才能找到主人,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在救助者的观念里,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更高尚。”鲍勃·休斯是西南拍卖行的老板,在他看来,在这场小狗之战中,没有人真正占据道德制高点。“我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小狗而己。”(资料来源:《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宠物店拍卖会救助
家有谢天谢地
创新|如何玩转颠覆传统的“宠物店+”模式?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疯狂编辑部之拍卖会
英国 绵羊拍卖会
会说话的鹦鹉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如何开好一间植物宠物店
这只是家宠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