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遗成功之后,这些遗产地如今怎样?

2019-09-02宗禾

畅谈 2019年14期
关键词:遗产地土楼世界遗产

宗禾

截至目前,我国己拥有55项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

申遗成功的喜悦褪去之后,人们对世界遗产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后申遗时代,如何更好地保護与开发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那些获得了“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的地方,如今保护和发展状况如何?

可可西里: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1996年,被列为青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第二年晋升国家级;进入新时代,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并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如今,神秘的可可西里正被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6摄氏度,与中国三江源、羌塘、阿尔金山三个自然保护区接壤,堪称“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

“(申遗成功)两年来,我们正探索符合这片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模式,保护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有效保护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主任布周介绍。

布周说,可可西里管理部门巩固“申遗”成果、主动进位,正加大依法保护力度,不间断地开展大规模、高密度、高频率的专项巡山行动,严密保护遗产地资源安全,2018年完成专项巡山行动12次,同时,各基层保护站对周边辖区开展共400余次的巡护巡线工作。

同时,可可西里把加大对外宣传推介、扩大对外影响力、开展对外交流作为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志愿者活动、大型社会活动等有效资源,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加大申遗成果等重点亮点工作的宣传力度。

布周表示,2019年,可可西里持续推进专项巡山行动,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巩固反盗猎斗争取得的成果,以打击零星犯罪活动为目标,确保遗产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主力巡山队开展高频率、严密度的专项巡山行动,加大反盗采力度,做到严格执法,严厉制止非法盗采分子的破坏行为。

“每次进山,大家都把生命交给对方,”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副站长龙周才加曾说,“心往一处想,可能这就是可可西里精神。”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赫万成说,要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生态系统原真保护样板、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野生动物天堂、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平台、生态环境科研基地、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窗口、留予子孙后代的一方“净土”,向全世界展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自然风貌大美、生态功能稳定、民族文化独特、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公园。

大运河:大河新生,沟通未来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五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法规、条例陆续颁布,构筑了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的重要屏障。三维测绘、遥感影像、监测预警……在遗产段最长、遗产点最为密集的江苏省,沿线城市因地制宜,构建起水、陆、空一体化监测和预警体系。文化寻根、建章立制、科技护航。五年来,从南到北,水清、岸明、景美;由点及面,一座座城市重拾运河记忆,重现运河风光。

“大运河之所以被视作中华民族的大动脉,不仅在于它改变了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在于借助水的力量,对人口迁徙、经贸往来、科技交流和生产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了社会变革动力和国家发展引擎的作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

2014年6月,申遗成功;2017年,大运河文化带的战略构想首次提出;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千年辉煌,化作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曾经因运河而兴的一座座城镇,重新寻找与运河的切入点,再出发。从城市到乡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持续推进,激荡起阵阵“涟漪”。

山东台儿庄曾因大运河流经而繁华一时,也曾被日军的炮火毁于一旦,如今通过挖掘丰富的运河资源,再次“因河而兴”,以特有的色彩和魅力,重现于世人面前。

江苏淮安从运河中汲取发展精神动力,大力推动退圩还湖的生态工程,弘扬“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时代精神,带来了可见的生态效应与旅游效益,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来启示。

北京擦亮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倾力打造国家5A级景区,吸引各类文创产业入驻,力求展现一幅白天繁荣、夜晚繁华的运河新景。

“古为今用,传承利用。”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周新华认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薪火相传活化了千年文化资源资产,更是面向未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战略选择。

在古代,大运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运河体系与丝绸之路相连,浙东运河又与海上丝绸之路相通,形成了气势磅礴、沟通世界的商贸运输与文化交流通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当代,大运河再次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交汇点。

此前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获得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高度赞赏。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应对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这非常引人瞩目且具有重要意义。

“在运河治理上我们既要汲取世界智慧,也应当有文化自信,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江苏省政协委员、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席朱民阳说。

从杭州拱宸桥头,到北京国家大剧院,再到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2014年5月首演以来,杭州歌剧舞剧院打造的舞剧《遇见大运河》踏遍沿线,走出国门。

在中国,大运河从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处走来,为了让它传承历史、活在当下、沟通未来,沿线的城市与人们正携手共进。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辟未来。“申遗成功只是开始,我们对申遗成果的保护、巩固永远在路上。”时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顾风说。

陕西“丝路”:交流互鉴,文保典范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审议通过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跨國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项目。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年后,在这处历经风雨沧桑的古老遗址上,一座气势恢宏的古老帝都逐渐显露出它的万千气象,汉长安城遗址这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正在为西安的盛名远播,发挥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影响力。

“包括实施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直城门内大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等,5年来,在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7处遗产点通过科学规划,积极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展示工程50多项,文化遗产地保护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说。

不仅是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汉、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遗产点的环境也都更好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日益增多。

“表面上来看,申遗成功5年来,小雁塔、大雁塔、兴教寺塔等遗产点变化不大,但实际上这些遗产点在制定规划、精细化管理、提升展示水平等方面下了大功夫,做足了功课。”罗文利说。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坚实基础上,5年来,陕西文物系统联合相关单位依托‘丝绸之路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文物交流、考古发掘、科技合作、博物馆建设等工作,发挥文化先锋作用并取得初步成效。”罗文利说,5年来,陕西举办出入境展览45个,组织赴11个“一带一路”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举办展览24个(其中协办展览5个)、引进展览21个。

近年来,陕西发挥文物保护和考古技术力量,赴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开展考古并推动跨国协作,构建双边和多边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此外,陕西文物系统不断扩大与“丝路”沿线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业务交流,共同推动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等多领域的项目合作。

5年来,陕西认真践行国际承诺,为保护“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真实性、完整性,使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得以延续,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加大遗产点保护管理,合理适度开发利用,“丝绸之路”遗产己成为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典范,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力量。

南靖土楼:自觉保护,永葆风采

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靖“两群两楼”共计20座土楼赫然在列。十一年来,南靖县陆续出台了《福建土楼保护维修工程施工方案》《南靖县民宿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法规。得益于此,南靖土楼的风貌,完好地展现在慕“世遗”之名而来的游客眼前。

“世遗”之名,让土楼绽放耀眼光芒。如何永葆“世遗”风采,成了“土楼人”热烈讨论的话题。

“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我们都很兴奋。但兴奋过后,怎么守护好这宝贵遗产,就是我们着重考量的问题。”南靖土楼党工委副书记、土楼管委会主任戴海鹅告诉记者。

戴海鹅介绍,以前,南靖在土楼保护方面重视的是土楼本身,而申遗成功后,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给土楼保护带来极大的压力。为此,南靖成立7个土楼景点管理站,负责“世遗”土楼所在村的社会事务,并成立土楼旅游接待中心、田螺坑和云水谣等3个运营中心,负责旅游事务,与7个景点管理站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成为“世遗”后,南靖土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数据为证,2008年,南靖“福建土楼”景区接待游客35万人次;2017年,飙升到450万人次。

土楼的“世遗”和“5A级景区”之名,对“土楼人”来说,既是红利,也是压力。

“2008年,高峰期接待约1万名游客都有些吃力;如今,高峰期约5万名游客,工作人员未增加,却协调有序。”戴海鹅说,土楼旅游在发展,他们也在成长。“现在,南靖土楼还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守护它,并为它规划创新未来,摆在我们面前。”

下一个十年开始前,南靖人已经在为更好地传承“世遗”土楼做准备。

“我们近期鼓励50座土楼和古民居的居民以入股的方式,联合社会资本开发、经营土楼。目前,已经在部分土楼试点。”戴海鹅说,“南靖县正在开发旅游新路线一一河坑土楼群,借此机会让村民成为‘主人。我们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提升土楼居民保护土楼的自觉性。”(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三秦都市报》、《福建日报》)

猜你喜欢

遗产地土楼世界遗产
“美味”的土楼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什么是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红美人”的故事
科学发展 遗产强国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