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室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

2019-09-02李中凡王红鑫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3期
关键词:脑室开颅血肿

李中凡 王红鑫

410000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南长沙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临床上,通常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镜下手术由于微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2]。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2月8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析脑室镜下治疗的应用及有效性,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脑室镜下手术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2~75岁,平均(49.78±2.57)岁;发病至医院治疗时间为3~8 h,平均(6.21±1.17)h;出血量为30~62 mL,平均(49.21±5.11)mL。开颅颅内血肿清除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4~77岁,平均(49.24±2.89)岁;发病至医院治疗时间为3~8 h,平均(6.26±1.21)h;出血量为30~63 mL,平均(49.11±5.21)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①开颅颅内血肿清除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以马蹄状切口在距离血肿较近部位切开,并将皮质沿着脑回方向切开至血肿部位,用吸引器头清除血肿,完全止血后置入引流管,逐层关闭颅腔、缝合头皮。②脑室镜下手术组:在脑血肿最大层面部位钻孔颅骨,切口4 cm 左右,双极电凝下分离皮层脑组织,脑穿刺套管直至血肿部位后拔除套管内芯,留置外管套,并将其作为手术通道,脑室内镜下清除血肿,止血纱布覆盖止血,术后放置引流管,缓慢退出穿刺外套管,回纳骨瓣,用明胶海绵填充骨孔,之后分层缝合头皮。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生存质量SF-36评分、住院时间;治疗前后NHISS评分、独立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 评分、独立生活能力ADL 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NHISS 评分、独立生活能力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镜下手术组治疗后NHISS评分、独立生活能力ADL 评分优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SF-36 评分、住院时间比较:脑室镜下手术组生存质量SF-36 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脑室镜下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很容易导致残疾甚至死亡,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高血压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有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安全[3]。目前,医学技术的进步促使该类患者死亡率降低,但仍有较高的致残率。

在正常情况下,脑出血是颅内血肿快速形成,压迫周围脑组织,由于血流减少引起缺氧缺血和脑水肿,从而加重脑组织损伤,基底节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在基底神经节出血后,在短时间内形成占位性血肿,并且周围组织被压缩,导致血流减少和缺血缺氧症状[4-5]。反过来,脑水肿发生并损害脑组织。因此,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传统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并不理想[6-8],脑室镜下手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手术简单、安全、创伤小。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可以快速有效清除血肿,减少血肿压迫,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康复,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室镜下手术组NHISS 评分、独立生活能力ADL 评分、生存质量SF-36 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开颅颅内血肿清除组比较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脑室镜下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独立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独立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时期 NHISS评分 独立生活能力ADL评分脑室镜下手术组 40 治疗前 18.79±4.24 23.79±4.21治疗后 5.21±1.02 82.25±10.16开颅颅内血肿清除组 40 治疗前 18.26±4.21 23.46±4.21治疗后 11.56±2.67 58.46±8.28

表2 两组生存质量SF-36评分、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生存质量SF-36评分、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生存质量SF-36评分(分) 住院时间(d)开颅颅内血肿清除组 40 82.46±2.61 8.61±2.27脑室镜下手术组 40 94.46±3.57 6.57±1.82 t 5.521 5.913 P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猜你喜欢

脑室开颅血肿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