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应用
2019-09-02王亮陈桥志陈煦
王亮 陈桥志 陈煦
411400长沙医学院附属湘乡市人民医院,湖南湘潭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肾结石是一类发病率较高且多发生于男性的疾病,目前临床多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在手术中发现,不同的手术体位对术中各项指标和术后恢复效果也具有一定影响,以往在实施微创手术中多采取俯卧位,很容易引起患者不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麻醉效果,尤其是年龄大和肥胖患者,容易发生呼吸困难,不仅增加了排石的难度也很容易引起各类并发症[1]。基于上述背景,现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以探求不同体位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肾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40 例,女5 例;平均年龄(47.56±7.03)岁;结石平均直径(3.65±1.08)cm。研究组男41 例,女4 例;平均年龄(46.56±6.03)岁;结石平均直径(3.67±1.12)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前经B 超、CT 或IVU 检查确诊为肾结石,排除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脏器功能不全[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硬膜外麻醉后,采用输尿管镜引导,将患侧输尿管内置入斑马导丝,然后退出输尿管镜并沿着导丝走向将F5输尿管导管插入并将其固定退出导丝。对照组取俯卧位,研究组取侧卧位,将腰桥抬高。利用B 超检查,穿刺点为11肋间或12肋与腋后线交接点,在B超引导下可利用18G穿刺针以探查肾盂肾盏以及积水。无肾积水则通过F5导管向肾盂内注入生理盐水以起到扩张作用。然后置入斑马导丝将针鞘退出,沿着导丝走向将筋膜扩张器从F8位置一直扩张到F18,并置入F18鞘建立通道并使用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对于鹿角形结石患者可建立2个通道以同时进行碎石、冲洗和钳夹,从而促进结石排出。待结石清除后,将F5导管拔除并将双J管置入,最后将各个通道内的结石清除后可留置F16双腔导尿管作为肾造瘘管。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研究组 45 70.24±10.12 56.05±10.67对照组 45 81.36±9.63 107.25±10.83 t 5.339 8 22.591 2 P<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比较[n(%)]
观察指标:术后结石直径<4 mm 或无结石残余可将其判定为结石清除。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指标。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6.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已经成为临床上广泛运用的治疗手段,患者常采取俯卧位,主要是该卧位能够方便C臂机和X 线机进行定位和穿刺,但是这种体位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还需要实施全麻以监测患者呼吸变化,而且容易使眼球受到压力[3]。近年来,随着B 超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也广泛采用B 超进行穿刺和实施定位,同时采取健侧卧位能进一步减轻患者不适,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健侧卧位容易摆放,不用采取全麻方式,也不会对患者的面部、眼球以及心肺产生压迫,尤其针对老年心肺功能比较差的患者,能显著提升其舒适感,也能够提升结石一次性清除率。②健侧卧位能够进一步抬高结石的位置,并且通过重力作用和碎石的冲击作用可促使小结石坠入肾盂中,更容易彻底地清除结石。③健侧卧位的穿刺点比较靠近后方位置,促使碎石的通道水平角更小而且也容易将碎石彻底冲出。④一旦发生大出血等风险事件需要转为开放手术时,无须浪费时间变换卧位,为抢救争取到时间[4]。本次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结石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表明了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肾结石患者,在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过程中将其安置为侧卧位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而且提升了患者整体的舒适感,在基层医院也方便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