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玉米种植病害及防控对策探究

2019-09-01张百行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防控对策玉米种植病害

张百行

[摘 要]目前我国各大主要商品粮产区都在大规模种植玉米,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玉米。玉米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病症,这些病症的出现将会影响玉米的收成,归根究底,玉米常见的病症有玉米黑穗病、玉米大斑病以及玉米粗缩病等,这些疾病一旦感染,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产,造成玉米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的问题,因此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这些病害的预防与控制,这样才能为玉米高产提供有利条件。为此,本文主要从玉米种植病害与其防控的相关内容着手展开分析。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害;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6.68 [文献标识码]A

玉米是一种喜温植物,由于气候等原因影响,北方一般在5月初就开始准备耕地、打垄及施肥,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玉米种植,通常5月中旬玉米种植就会完成,最晚不会超过5月末,如果到了5月末还没有种完,那么就会出现成熟期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害防治是个重要环节,如果防控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玉米生产,造成玉米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等问题,可见玉米生长过程中加强病害防治非常关键。

1 玉米黑穗病及防控对策

玉米黑穗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一旦感染该病将直接影响玉米结穗,造成玉米穗变黑、不结粒等问题,大面积发生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播种之前就要做好全面调查工作,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种子,种植时期应关注土壤病毒传播,还要注意合理轮作,以达到调节土壤的目的。

1.1 症状与规律

该病一旦产生病菌将形成冬孢子,冬孢子随风飘落撒在土壤、粪肥之中,或者粘在种子表面过冬,冬孢子形成以后活性非常强,通常情况下会在土壤中存活超过3年,一旦条件满足就会萌发,使玉米发生病害,完成玉米播种之后,冬孢子会随着种子发芽而萌发,进而侵入到玉米之中,玉米种植完成后从发芽一直到5叶期,冬孢子都会受到侵染,其病菌将侵入到植株之中,随着玉米植株的生长在其分生组织之中逐渐蔓延,到了花芽分化使其菌丝向上伸长,到了花蕾原始体之后,就会逐渐形成黑穗。

1.2 防控对策

从玉米品种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可以起到抗病作用的品种,这样可以从根源上减少侵染,还可以利用清除病苗或疑苗的方式减少病害传播,另外,玉米生长过程中到了中后期需要清除病苗或病株,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减少越冬孢子的形成。病害防治还应关注农家肥的使用,尽量选用腐熟粪肥,加强对苗期的管理,以提升植株长势,帮助植株增强抗病力。玉米种子播撒之前进行种子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防控玉米丝黑穗病,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李克秀药剂或种衣剂拌种,大量实践证实这些防病方式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2 玉米大斑病

玉米斑病有大有小,是一种真菌类病害,主要是因为玉米茎、叶子及果穗等出半明状的褐色小点,随着玉米生长的推进会逐渐变为黄褐色以及灰褐色等,甚至出现轮纹,在天气潮湿等因素影响下,还可能出现暗黑色状。

2.1 症状与规律

该病前期从植株下部叶子开始发病,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将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情况下叶稍部分或苞叶也会出现病害特征。梭形病斑一般会长到5~10cm不等,宽度大概是1cm,一些病斑还会很大,严重时整个叶片都会枯焦,在夏季阴雨天气下,病斑还会有黑色霉层出现,这主要是因为病菌分生孢子导致的。一般来说大斑病主要发生在夏玉米,春玉米发生率较小。其病原菌通常按照分生孢子或菌丝体的形态越冬,附着在田间残留的病株上,只要第二年有了适合的条件就会再次繁殖,进而发病,通常只要气温达到了20℃~28℃之间,病菌繁殖就具备了条件,进而在短时间内繁殖起来,分生大量孢子,这些孢子随着风传播,发病以后短时间就会大面积感染。

2.2 防控对策

对大斑病的防控,首先,应该从品种选择上来看,应选择那些稳定性较高、抗性较强的高产品种;其次,从耕种管理上来看,应合理密植,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密,植株种植过密田间通风性就会不好,湿度也会比较大,为病菌繁殖制造了条件,此外,还要提供充足的肥水,使用磷钾肥、有机肥,可以促进植株生长的同时提升抗病性;最后,从化学方面着手实行防控对策,在植株发病初期,采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将其配制为800倍药液喷洒,每隔7d再喷洒一次,一共喷2次或3次。

3 玉米粗缩病

植株一旦得了这种病害,将比其他植株严重矮化,杆节缩短,叶子背面茎脉上还可能出现如蜡烛状的泪状,叶子中间还会出现黄绿相交的条纹,最后逐渐变成灰黄色或褐色的斑迹,这种病虫害仅在农村玉米生长中发生,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应该深入研究该病的病状与防治对策。

3.1 症状与规律

玉米粗缩病又称为条纹矮缩病,主要是因为植株中毒之后感染,灰飞虱吸食了植株叶片的汁液之后就会发生该病,一旦植株被感染,将会出现扭曲生长的现象,一些还会逐渐矮化,出现丛生的态势,因此被称之为群子兰苗,其叶色逐渐变的浑绿,叶片也会逐渐加厚,短的叶片变多而宽,硬度比较大,容易折。叶片背面叶脉上将出现粗细程度不同的白条纹突起,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如果多数植株都有4~5个叶片出现该病害,就会有多数植株就不会抽穗,甚至出现绝收的问题,如果植株上有7个叶片感染了病害,虽然植株也会抽穗,但是会出现发育不良的问题,拉低玉米的产量。

3.2 防控对策

玉米植株一旦被该病害感染,基本上不存在好的控制对策了,因此还是要从病害的预防上下手,从开始就减少这种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首先,从田间除草上着手,对田间与地边的杂草进行清理,这些杂草清理干净之后,就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减少灰飞虱的繁殖,进而避免这种病害的传播;其次,应从耕种上着手,采取早播,调整播期以后玉米生长过程会提前,从而避免苗期遇到会飞虱迁飞旺盛时期;最后,注重种植的处理,处理完种子之后再进行播种,通常可以利用一些药剂来拌種,以达到种子消毒处理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选择苗期喷药,通过喷药来防治病害,同时还能对灰飞虱大量繁殖进行预防。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种植的全过程之中,人们非常注重玉米由于病害而影响玉米产量,如果轻视了病害对玉米的影响,将会对玉米收成造成极大的影响。玉米生长过程之中,可能会有很多常见病症发生,进而引发玉米过早倒伏、空杆等问题,具体来说玉米病害的出现引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玉米生长环境中的土壤、水分、太阳光照、空气质量等,都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导致生理期病症的出现。为此,必须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加大水肥管理力度,做好每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尤其是要控制好植株生长情况,以便做到对病害的及早发现和及早防治,为玉米的优质高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君,李江,王佳佳.山东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害预防控制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7(35).

[2] 于欢.北方玉米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病害问题分析[J].种子科技,2017(09).

[3] 王艳玲,宁辉荣,唐万林.试论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种植的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

[4] 张晓燕.北方玉米种植和管理存在的病害问题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09).

[5] 何霞红,朱书生,王海宁,等.马铃薯与玉米多样性种植生态防治病害的试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0(01).

猜你喜欢

防控对策玉米种植病害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