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的责任与担当

2019-09-01李莉

戏剧之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可行性必要性

李莉

【摘 要】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途径虽多,离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作为一门成熟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承担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建立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160-02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后,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教材编写等方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语文”课程的责任与担当。建立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源自校园文化组织和各种名目的文体活动,前者以社团为主,后者多为不定期的国学类讲座、传统文化艺术节、国学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诵读等。该类组织和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活动的零散、随意性和业余性多方面的原因,校园文化活动一直无法成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以社团为例,各高校均活跃着各种类型的社团,但多属体、音、美一类,如“武术协会”“戏曲协会”“书画社”等,名称中出现“国学”“论语”等字眼的社团数量少,学生参与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加上专业指导教师的缺失和管理工作的松散状态,就传统文化教育而言,范围及规模十分有限。

相比而言,课程教学一直担负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科学的课程设置、规范的教学设计,使得课程教学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纲要》要求:“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部分院校的文科专业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之外,综合性及理、工、农、医等专科性院校主要依托通识课程,包括思政类必修课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类通识课。作为高校必修的通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类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亦取得丰硕的成果,研究范围囊括价值、作用、路径、方式等方方面面,显示出近年来思政类课程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然而,思想政治理论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层面的专指性,决定了该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局限性。

从师资力量来看,该类课程主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教师及思想政治辅导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整体较高,但传统文化学养却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传统文化类通识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思政类课程的不足。课程的开设者均受过不同程度的专业教育,每门课程都有独立的教学大纲,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其问题在于作为选修课程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从课程设置来看,传统文化类选修课一般归属“人文社科”类。随着近年来高校理论课学时的不断压缩,“人文社科”类选修学分趋减,多数学校为2个学分,同一大类重复选修不计分,许多课程因为达不到开课人数而被淘汰。能够开课的学校也面临各种问题,如教师队伍及课程类型的不稳定等,尤其是理、工、农、医等非文科性质的专科性院校,受学科背景的影响,具有传统文化专业背景、能够开设该类选修课的师资少之又少,且大多不属于一线教师队伍,一般来自学工等其他系列,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程的随意性。

整体来看,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途径虽多,离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拓展新思路、新方法,建立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作为一门成熟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承担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

二、可行性

首先,以大学语文教学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标。“大学语文”始于1938年的“大一国文”,当时任清华大学国文主讲教师的朱自清指出,大学语文“不仅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在高等教育中,“文化训练”虽然不是一个科目的责任, 但大学语文“也该分担起这个责任”[1]。1979年,高等学校重开“大学语文”,并逐步发展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多数院校,“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具有一般选修课无法比及的稳定性,学生的重视度和参与度明显高于一般的选修类课程,客观上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直以来,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存在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语言、文学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的载体之一。“大学语文”能够让学生在接受文学艺术和审美教育、提高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的同时,感知仁爱、诚信、尚和等代代传承的人文精神。“文本”导读、“专题+文本”是“大学语文”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两者均可弥补思政类课程的局限性,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象性、生动性,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经过数十年的课程建设,“大学语文”已经培养了一只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学语文教师多毕业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使得他们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在师资层面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保障。

三、问题与措施

事实上,从中小学到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只是受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在已经开设大学语文的学校,多将其列为选修类通识课程,近十年来,多为24-32学时,整体上呈逐步削减的趋势。有的学校甚至全面取消或在部分非文科类专业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在课程教学理念上,许多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审美性”,忽视甚至排斥其“人文性”。受此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有限,在整体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小,内容零散、不成体系,重知识讲授、轻文化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也缺乏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匹配的教材或读本。

近年来,以大学语文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寻找科学合理的途径和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应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力度,强化大学“人文”语文观念,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和读本,适当增加学时,修订教学大纲,增加文化类“专题”教学内容,向学生重点推荐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阅读文本,文本导读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与感悟。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选集(第三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17.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可行性必要性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