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现实主义电影中的传统与突破

2019-09-01庞林伦

戏剧之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现实主义

庞林伦

【摘 要】传统印度电影让人们所熟知的是其模式化的人物类型、程式化的叙事结构和歌舞并置的视觉图谱以及因果式的悲喜剧,但在多元化的宝莱坞模式的创作趋势下,印度电影在坚持商业化创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现实问题的表现和反思,并且积极地进行了变革与创新,实现了坚持民族传统与突破自身的发展与振兴,从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本文将以《印度合伙人》为研究对象,浅析其叙事策略及成功之处,从中思考值得我国电影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印度电影;现实主义;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108-01

带有民俗舞蹈的场面显然是印度电影最大的特点,在当代的印度电影中,导演已经较为熟练地以视觉奇观的方式把歌舞场面融入叙事过程中,让观众感到情绪宣泄的同时,巧妙地呈现了当地的风情和习俗,在这种背景下融合产生了一种喜剧式的幽默表达与直面社会现实的批判模式相结合的印度现实主义电影。

一、双重叙事策略——反差化下的小切口大主题

影片并没有直接为观众呈现一个关注印度女性地位的宏大主题而是巧妙地通过一个男性的叙事角度来阐释女性问题,从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引入,构建出一个代入感强烈的现实世界,在细节的表现上也更多融入了男性的视点,形成一种反差的陌生化效果。当拉克米尔主动为妻子排忧解难时,妻子盖娅提却表现出强烈的羞耻和抗拒,因为在传统的印度文化里女性在经期要与男性保持距离避免污秽,而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被印度女人视为不能张嘴的禁忌,在有6亿女性的印度只有不到14%的女人使用护垫,在影片中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所有的女性。拉克米尔就像在海浪中逆行的小船,虽然这包含了一种“他者同情”,但在整部关于女性主义的母题里根本就没有女性的觉醒,相反始终保持清醒的是一位男性,并且在這场女性主义的运动里最大的阻力是女性本身。这样的反差设定其实也是在为主题所服务从而引起情感共鸣。“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强壮的男人,女人强大,母亲强大,姐妹强大,国家才强大”一片小小的护垫隐藏着的是解放思想直面民族问题现实,关注女性地位与健康的宏大主题。

二、不完整的世俗爱情——传统观念下的颠覆与重构

爱情永远是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同歌舞在印度电影中的作用一般。印度是一个拥有众多宗教信仰的国家,而这些宗教信仰总是包含着男女世俗的爱情,赞美爱情就是赞美神[1],在这部电影中爱情的忠贞似乎动摇起来,这也正是电影翻译成《印度合伙人》的原因,这个合伙人就是帕里,在影片中她是一个有着姣好面容出身富裕家庭学历又高的现代女性,她的出现拯救了人生低谷的拉克米尔,在她的帮助下拉克米尔的护垫工业帝国逐渐壮大,两人也逐渐产生了难以明说的情愫。

导演也运用镜头语言有意识地对比了妻子盖娅提与帕里两人的区别和在拉克米尔心中的地位。每次盖娅提出现时导演都运用了框架构图,始终让人物处于或许窗户的框架里或是廊道的框架里,暗含了盖娅提长期以来接受的传统观念使她一直束缚在旧思想的桎梏中。但对于帕里,导演多是采用了仰拍的手法,这正符合了帕里在拉克米尔心中的地位,正如天使一般需要被仰视。影片最后机场分别的场景“你是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导演处理时赋予了这段美好感情以极具浪漫主义的方法。帕里的成全使所有的观众感到遗憾和一种形式美学的意味,这也是新世纪宝莱坞电影的全新突破之处,传统的刻板、束缚人性的模式化表达方式不再被使用,而是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从而促使了影片变现出跌宕曲折的情节。拉克米尔的选择其实是为了影片核心议题的设定不得不放弃了“知己”而选择“初心”,之所以有“护垫侠”的出现是因为他爱自己的妻子,如果抛弃了这一本心那么一切就将扭曲变形,这也与印度的世俗化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立足当下的启示——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人文关怀

印度电影首先吸引观众的是它的异域文化与风情,这也使印度电影有了自身的身份认知和强大的民族精神象征从而使电影变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输出。因此,国产电影应该通过故事内容、人物内涵、民俗风情等去展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其次,印度电影总能在类型化的叙事模式中找到适合影片表达的最佳方式与细节凸显,也是我们最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如何讲好民族的故事。

《厕所英雄》《印度合伙人》这些电影都改编自真实的事件,在影片的最后总会出现影片原型人物的介绍,而这些人物原型就是我们生活中普通的一员,前一秒观众还身陷现实的幻觉中,下一秒导演就告诉你这是当场抓住的现实,从而引发观众更好地进行思考,更多体现出人文关怀。电影创作者需要将发现的眼光投向现实世界和大众生活,需要在深入思考现实社会中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现实往往比电影残酷得多。在这一点上《我不是药神》的出现是惊喜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在现实类题材表现上的一大跃步,在母题表现上出色,同时在电影语言的张力和创新性上不断突破。这或许对今后我们将如何走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电影之路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孙建业.论当代印度电影的民族特征[J].电影文学,2017(01).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现实主义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旅游纪念产品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元素研究
凸显民族特色 余热倾情后生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