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科学备考
2019-09-01李守吉
李守吉
摘 要: 进入高三复习备考阶段,许多一线师生感到迷茫,如何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科学建构知识体系,做到胸有成竹?如何快速突破200多个考点,使复习事半功倍?如何掌握答题技巧,尽其所能,考到理想分?这需要教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科学备考。
关键词: 高考政治 科学备考
为了做好一年一度的高考复习备考工作,一线教师要明确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高考最新动态,以此作为备考的行动指南和风向标,明确高考政治考查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立场,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因此,必需科学备考。
一、明确命题要求,树立复习目标
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新时代下的高考政治进行了顶层设计,首次提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即一个整体评价体系,由“高考核心立场,四层目标和四个方面的考核要求”组成。
在高三政治备考中,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和高考改革趋势,在高考复习中确定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知识体系;注重讲练结合,突出能力培养,增强高三政治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教研组成员的团结协作。
二、制订备考计划,明确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当年8月至次年3月初(立足基础,优化策略)
1.分析——分析考点。“指点迷津,茅塞顿开”。教师在对考纲考点的整体把握基础上,根据高中政治涵盖的四本必修本16个教学单元42课拆分成260多个考点。在课堂教学中先用多媒体展示各个考点,然后结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析这个考点出现的频率、题型和易错点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对每一考点做到“心知肚明,有的放矢”。根据了解、熟记和理解三个层次,对学生要求区别对待,分类掌握。
2.熟记——熟记知识点。“书到用时方恨少”。熟记是学好高中政治的关键。分析完各考点,督促学生加强理论记忆,先让学生对每个要求熟记的知识点熟记于心,这样才能在考场上“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然后采用背诵默写的方式检查作业。学完一个模块或一本书,随机抽查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把握情况,让学生“防不胜防,全面预防”。
3.精练——巩固和运用知识点。“精通的目的在于运用”。分析和记忆知识点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只有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巩固知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輪复习的练习选择不能过深过难,以基础性练习为主。通过科学精炼达到:一是巩固核心考点,二是区分易混点,三是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选练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课本习题的讲练和教辅资料上的练习进行巩固;第二种是阶段性地测练,周检测、月检测,诊断性检测等,并及时进行考后总结得失,不断调整和完善备考思路。
第二轮复习:次年3月初至5月初(构建专题,提升能力)
第二阶段复习应以构建专题为主,内容跨度大。要突出高频考点,突出知识的主干性和体系的建构性,注意思维的概括性与发散性。针对学生第一轮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专题复习整理,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并对学到的基本原理自如运用。
1.归纳:通过一轮复习的细读和熟记,我们对各个知识点有了初步理解,但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很难避免丢三落四。二轮复习中,我们要紧扣考纲,合理科学取舍,从相似、相近或相关的考点中归纳,纵横比较,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2.提升:这里说的提升主要是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包括审题能力和联系教材原理的能力提升;理论联系时政热点,现实问题的能力;组织答案和分层表述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次年5月初至次年6月初(掌握答题技巧,训练答题效度)
三轮复习要精选考题,训练答题效度。通过切合本地实际的高考仿真试题、模拟试题,以考、讲、评、拔、补等形式,查漏补缺,攻坚克难,强化考点知识,加强题型训练。同时要兼顾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引导,注重考生情绪的调控和考试心理的训练。
1.结合最新考纲和考试说明,对于高频考点、以往冷考点和今年新增考点,要高度注意,力求系统全面把握。
2.重温知识体系,力求温故知新。三轮复习注重知识结构网络的梳理,强调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和内在关联,通过梳理,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切实掌握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功效。
三、高考政治复习主要措施
通过研究近五年全国卷不难发现,在高考政治试题中学科素养的体现越来越突出:突出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体现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针对这些变化和趋势,在复习中我们应把握好以下五点:
1.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政治理论素养。从2019年及往年的高考全国卷的政治试题来看,试题的编制和答案的组织都贴近教材,部分试题甚至直接用教材中的知识命题。必须立足于教材,重视基础知,也要延伸拓展。如2017年对GDP的考查:2017.14.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2.注重月考检测,加强考情研究。注重每一次月考后的成绩分析,适时调整复习策略。结合最新《考试说明》,高考动态再次研究近几年全国卷的高考试题,特别是重点研究2016、2017、2018年全国II卷高考政治试题,认真分析、准确把握试题的特点及透露出的教学要求和备考方向,在平时考练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如高考题40.(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12分)。此题以教材为依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和理论联系材料的能力。
3.关注时政热点,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高考题的设置往往以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要体会和领悟热点问题在知识上最有意义的切入角度,做到教材与问题的有机结合,对每一热点要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和文化这四个角度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2018.38题(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8分)回答时既要结合考点“商品价格下降对生产带来的影响”“价格下降对生活带来的影响”“价格下降对相关商品带来的影响”,又要结合时政热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出改革的目的在于“三去一降一补”等内容。
4.加强应试训练,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古人说“熟能生巧”“要知山中事,需问砍柴人”。对考生进行应试训练和技巧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训练中应注意:
(1)审题。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审好题的诀窍是多读题。审题时做到审范围、审设问、审主体、审分值。很多同学做错题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够仔细,没有在审题上花时间,而是“匆匆开始”,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张冠李戴”,往往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答题。部分学生对答题方法的掌握不到位:在选择题上,不会应用排误法、筛选法,首尾确定法;在主观题上,不会根据材料灵活地提取信息,从而建构理论和材料间的有机联系,学生答案要么是对课本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要么是对材料的照抄照搬。另外,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和答题习惯,卷面不整洁,书写不规范;层次不分明,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层次感和条理性。面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合理引导,选择题教会他们答题的方法,做题的思路,提高正确率。问答题的训练中,要求考生做到语言简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切中要点、书写规范、能准确使用政治专业术语。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错别字,减少不通顺的句子,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逐步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和综合能力。
(3)速度。加强考试限时训练,提高学生作题的质量和速度。尤其在综合科合卷的情况下,学生答题往往缺乏答题的优化设计和合理把握,三科中总会有一部分题落下甚至有一科会落下,影响考生成绩和考生情绪。因此,在平时检测训练中要提高学生整体答题速度,效度训练,科学地处理好政、史、地三科的答题时间,把握好答题的进度,力争发挥出最佳潜力。
5.加强备考团队建设,精准研究高三考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高三教师要精诚团结,形成备課团队,利用教研活动日,课堂内外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分析他们的思维、心理、能力、学科知识的优势与劣势,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点点滴滴地积累,仔仔细细地查缺补漏,切切实实地提高备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高考备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需要专家、学者的备考指导,更需要一线教师顶层设计,科学引导。既需要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更需要考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陈宁.高考阅卷引发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