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
2019-09-01常如涛
常如涛
摘 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实行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无疑是现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有利于促进教学发展变化。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变化特点使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教育前提。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完善自身,实现多方面发展。本文就该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意义做概述,分析该理念下的教学现状,同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完善理念的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初中班主任工作
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情况复杂,是一个较关键的学习阶段。为了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时应该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和教学,通过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自我建设。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及自我约束和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这些能力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班主任对于班级来说是一个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角色,是学生的主要引领者和班级风向标,不仅对班级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班主任来说,在教学和管理中应用该教学理念是重要的,不仅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学有序开展。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导向,是一个班级活动开展的负责人,在班级中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该理念有利于促进班级各种活动和工作的顺利展开。该理念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改善班级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提高学习积极性。该理念运用于班级管理当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初中这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充分运用该理念,不仅能弥补原有教学方法上的不足,还能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该理念充分运用在班级管理中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响应。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时通过弥补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创新教学方式。结合班级的发展状况对学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教学活动,有效发展。
二、当前以人为本理念下班级管理的现状
在现阶段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仅停留在层面上,距离全面有效地实施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有效的研究。这个理念的有效应用,是对每个学生教育情况的重视,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获得有效的教育结果。但是就目前教学大环境看,在教学管理当中应用该理念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该理念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不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需要老师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探索,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一个班级发展中,班主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一些特殊性,在班级管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主要的管理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角色,是他们成长中重要的引导者。但是在实际管理当中,一些教师对这个理念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这个教学理念会对班级和学生带来重要的影响。部分教师受到以往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管理,没有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管理空间,忽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习惯性地听从老师的指示,老师忽略引导的重要性,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发展。
(二)班级管理中方式过于单一
由于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老师的教学思维受到限制。在理念的应用中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要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出改进,教学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当前初中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一些老师对班级实施的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在管理中完全按照相关条例和规定进行教育,没有灵活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击上课积极性,课堂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不利于以后学习。
三、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进行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在初中这个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技巧,但是相较于以前的学习,初中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前的知识水平,举办一些班级活动和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班主任对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要通过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和班级管理当中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重视教学管理,明确每个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特别要转变对于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思维,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待班级中的管理工作要具有创新型思维,有效改革,使整个班级的学生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视,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当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获得成长,班主任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该与学生经常保持沟通,平等交流,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过渡的年龄阶段,心理变化复杂,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有自己的意识。班主任应该根据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进行教育管理,不能再使用小学教学方式,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适合的教学管理。
其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班主任应该坚持平等的原则,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感,愿意和班主任沟通。沟通必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爱护,这样班主任才能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除了和学生进行沟通之外,老师还要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和互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通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初中需要学习的科目种类繁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容易让学生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产生消极的影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帮助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课堂是学生除了家以外比较重要的场所,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度过,班主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极其重要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提高课堂质量。
其中,为了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在一些班级活动中对班级文化风气进行引导,比如展开班级辩论会,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等,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实现高效管理。
四、结语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首先要提高班主任对这个理念的重视程度,明确目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明伟.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46,75.
[2]谷煒.试论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运用沟通艺术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41.
[3]翟丽.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96.
[4]林银星.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学周刊,2016(08):10.
[5]刘金华.浅谈人本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3).
[6]唐海霞.高中政治教学同人本思想的结合[J].中学时代,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