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反对党八股》,学习毛泽东文风建设思想

2019-09-01胡可

文教资料 2019年17期
关键词:毛泽东

胡可

摘    要: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名篇,是毛泽东同志文风建设思想的生动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文风建设的大环境下,重温《反对党八股》,对树立新时代正确的文风建设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反对党八股》    文风建设    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党前进路上的重要理论源泉和思想宝库。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文风建设思想,重温《反对党八股》这一经典名篇,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导向和理论价值。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同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如何认识党八股的本质、党八股的具体危害和问题、怎么克服党八股的习气进行清晰而精辟的理论阐述。

一、如何认识党八股的本质

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同志开宗明义地指出,反对党八股并不是单纯对党八股的文字进行批判,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党八股中隐藏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实质。如果单纯反对抽象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而不反对党八股,那么就不可能把反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落到实处。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在党内最后隐藏的桥头堡,如果把党八股给打倒了,那么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等也就没有了容身之处,党内风气自然就会好转起来。

这里谈到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五四”运动以来,无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生的政治力量,正式独立登上历史舞台。在反帝反封的历史大潮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浪淘沙,革命的力量出现了分化。虽然旧的老八股、老教条从历史舞台的正中央被清除,但是新的洋八股、洋教条却浮上台面。由于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看待分析高速发展变化着的革命形势,容易犯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进而产生实践中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

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是三位一体的产物,主观主义是世界观上受到洋教条和洋八股侵蚀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将主观主义的思想运用于实践工作中,必然与客观现实相矛盾,和党和人民的利益产生冲突。这个实践中的矛盾不解决,必然产生相应的事实上的小团体,宗派主义应运而生。一旦宗派主义体现为具体的政治现象和政治势力,必然需要党八股作为意识形态的綱领保证自身意识和利益的贯彻落实。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需要必然产生党八股这样的文风,而党八股这样的文风,则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萌发的重要土壤。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反对党八股,抓住文风建设,其实就是抓住整个作风建设的关键节点。

“文如其人,看其七分”,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的文风形成的文件、讲话、报告等,则直接影响党的政策落实,影响党的作风建设,影响党在群众中的观感,最终必然影响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小小文字方寸间,千年文字会说话,文风体现的是党风,影响的是政风,折射的是政治生态,最终会落实到民心向背。

所以,深刻认识党八股的本质,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党八股的具体危害,进而有针对性地克服改进党八股习气的基础,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党八股的本质,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党八股的危害,才能更加自觉地同党八股做斗争,把自在的反对党八股变成自为的主动深入实践,改进文风。在这个过程中,原本自觉或者不自觉存在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问题难有藏身之处。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就会更加积极健康、蓬勃日上。

二、党八股的具体危害和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就党八股的具体危害和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阐述,总共阐述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中的每一条今天读来,都有振聋发聩的感觉,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细心对照,或多或少都会有红红脸、出出汗的感觉。

这八个方面的头一条就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党八股头一个鲜明特点是又长又臭,空洞无物。所谓又长又臭,不是说长文不好,而是没什么可说,确硬要东拉西扯,搞很长的篇幅来,显得大言皇皇,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但是对实际工作却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指导意义,这样的文章就是又长又臭的党八股。纵览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不管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名篇,还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绝对篇幅根据情况有长有短,但是如果悉心阅读,他们踏实严谨的作风跃然纸上。这些著作都是能够针砭时弊、切中要害的好文章、好作品,不论篇幅长短,都为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是党八股的反面。

党八股的第二个特点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这些问题在一些党员干部中的表现就是拉大旗扯虎皮,总是使用一些特别宏大的说法掩盖和避免自身对于具体工作和事务的缺陷与问题。在战争年代,这种文风集中体现在诸如“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等文句中,在和平年代,则多体现于一些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互相吹捧中。其实,用毛主席的话来总结就是:“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只有用真正的老实人的态度秉承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才是真正能够折服人的终极法宝。

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们党的文风是服务于人民的,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听懂,是我们党文风的基本要求。这种不是旧社会的贵族式文风,不是那种“阳春白雪”、故意让人看不懂的文风,而是面向受众,尊重受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对象有的放矢。这样的文风才具有目的性,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否则就很容易走入反面,变成自说自话、无病呻吟。

第四个问题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党八股的很多执行者往往都是所谓的三门干部,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缺少基层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群众不能打成一片,在语言风格上,则清汤寡水、古板僵硬。文风应该朴实平直,但不意味着味同嚼蜡,文风要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才能打动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主动学习运用群众生活中鲜活的语言表达方式,把传统的表达方式和外国可取的语言表达方式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用鲜活的文风赢得群众的青睐。

第五点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这个主要针对的是很多党八股喜欢做概念的铺陈,在表面文章上一套一套,概念套概念,名词套名词,似乎雄辩滔滔,实际却是空无一物。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要让文章扎实、言之有物,就必须有周密的调查研究作为保障。没有这些调查研究,也就不可能言之有物,不可能做出扎实的文章。所以空洞的党八股体现的乃是花架子式的虚浮作风,是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戒之的。

第六个方面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党八股不是个人的日记和随笔,是带了“党”字的,往往是以党的文件、讲话、指示等形式出现的,是对实际工作产生影响的。在战争年代可能影响的就是战士的生命和战斗的胜败,在和平年代,可能影响的就是国计民生,就是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所以党的文风绝对不能是党八股式的,这样的文风看上去轻飘飘,对作者而言可能就是一些随口的言语、一些信手码出来的文字,但是很多时候,会影响具体事业的兴衰成败,就是老话说的:“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特别需要引起注意。

最后,毛泽东同志总结的第七和第八条分别是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及传播出去、祸国殃民。这些主要谈的是党八股的深层次危害,是同之前党八股的本质一脉相承的。正是因为党八股中隐藏的不是简单的文字问题,而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任其发展,危害则可想而知。

三、怎么克服党八股的习气

认识到党八股的本质及具体危害,下一步需要做的自然是克服党八股的不良习气。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四个具体实例详细说明了怎么在实践中具体克服党八股的习气。这些具体实例就像金玉良言,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手把手地教导如何树立正确的文风。

第一个实例谈到的就是列宁在圣彼得堡开展工人运动写传单的例子,第二个实例谈到的是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第三个实例谈到的是魯迅在回复北斗杂志社时谈如何写文章的信件,第四个实例是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论宣传的民族化的文件。这四个实例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例子,而是系统全面、有针对性所指的。

列宁作为党的领袖,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圣彼得堡沉到基层,亲自带领动手撰写工人运动斗争的传单,用犀利的文风把资产阶级政府的丑恶嘴脸揭露无遗,深深地打动了工人群众的心,为俄国革命的蓬勃发展添了一大把柴火。季米特洛夫作为共产国际中央主席团执行主席,却不像某些领导干部那样大话空话挂在嘴边,他在共产国际七大上的讲话反反复复地强调要不要用书本上的大话套话和群众讲话,反反复复强调要学习运用一线的干部群众听得懂的文风宣讲和传播党的政策,反反复复地强调,这些文风和话语反映的乃是千千万万群众的所思所想,体现的也是党的政治态度和作风。

列宁和季米特洛夫的实践是外国文风建设的典范,而鲁迅谈如何写文章的信件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中宣传民族化的文件,则是中国文风建设的优秀代表,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典范。鲁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作家,他写文章按照一般人来看自然应该是落笔成文、信手拈来,但是他在谈如何写文章的信中,却非常注重留心平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要无病呻吟为写而硬写。尤其强调,对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删去,不要生造词汇,尽量求短求实。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论宣传的一系列文件讲话更是一再要求,必须洋为中用,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风宣传马列主义,务必杜绝洋八股、洋教条。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党的文风建设,早在他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期就多次强调,要求文风尽量求短、求实、求新。在2010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入学典礼的讲话中,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还专门就文风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在这个大环境下,认真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对于改进党的作风、树立良好的文风,进一步深刻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文风建设思想,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2014.

[3]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J].求是,2010(10).

[4]徐元鸿.毛泽东文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深情厚望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政治家的身高
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
青年毛泽东为什么不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