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德育在新时代德育工作中的实现路径
2019-08-31高然
高然
[摘要]数字技术和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德育形态以及传统认知科学形成了挑战,形象德育、具身认知理论应运而生,并且二者密切相关。形象德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德育形态,它的本质是通过各种形象渗透于人的思想,以形象明思想、以思想树信仰,最终影响和引导人的德育活动。形象德育具有生动性、感染性和隐喻性的特征,在新时代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彰显,主要体现在情感共鸣、思维熏染、价值引领和以形引善四个方面。形象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开展形象德育,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传播媒介的齐心协力,需要注重增强形象德育的时代感、厚重感与哲理性,以此在“知、情、意、行” 的统一中推进形象德育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我国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培养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形象德育;具身认知;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4-0126-06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我国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当今,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尤其是以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世界图像时代。在复杂多元的形象中,人的道德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林林总总的形象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这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挑战。因此,新时代德育工作需要转换以往的德育形态,充分发挥形象德育的功能,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形象是德育的重要载体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下,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是散布在各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这些新媒体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身,使信息传播更为生动、形象、多元、丰富。这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对媒介的认知,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早在1964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就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概念。他认为,任何媒介都毫不例外的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他的这个观点认识到了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然而,随着认知主义的发展,传统离身型的认知主义日益遭到质疑,新型的具身认知主义逐渐出现并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道德教育领域。如今我们生活在网络媒介构成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形象如同空气一般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与形象始终处在不断的交往互动之中。基于此,德育需要从以往以文字为中心的理论德育向形象德育转变,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进行德育活动,以形象揭示思想。
2014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化认同教育研究”专项任务中,形象德育被明确指了出来。形象德育是不同于传统理论德育的新形态,它通过直接具体的生活形象、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以及丰富多元的虚拟形象作用于人的各个感官,促使人们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向所作所为转变。如果说道德教育离不开理论的引领,那么形象则可以说是为道德教育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形象德育不是形象的随意堆积,也不是单纯的毫无目的的视觉盛宴。形象德育强调的是,让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形象的方法承载、传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把形象德育的真谛诠释的淋漓尽致。“中国梦”形象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愿望,用其强大的穿透力、震撼力、渗透力感召、凝聚着全国人民。除此之外,他还经常用形象化的方式教育大众,提出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等,这种形象、生动的教育方式拉近了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容易引起大众的注意,与简单直接的理论德育相比,形象对大众具有明显的、深刻的心灵啟迪作用,已经成为了当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形象德育具有传统理论德育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形象德育具有生动性。形象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形象的塑造与选择,并且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依靠具体、生动的形象展开,把德育的内容包含在具体直观的形象、影像之中,以便让受众快速了解,其中用来进行教育的各种形象都来自于社会生活,这使形象德育的内容更加生活化、逼真化、鲜活化,更容易被人们理解,从而启迪人的心灵。第二,形象德育具有感染性。在德育过程中,形象德育更加注重主客体的情感体验,通过调动人们的各个感官,尤其是视觉和听觉,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通过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引起双方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与凝聚力,这对双方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第三,形象德育具有隐喻性。在形象德育中,每个形象的塑造与选择都含着一定的思想情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它不像传统理论德育以直接的、明确的、说理的方式传递思想,而是以一种间接的、隐含的、渗透的方式进行,这种隐喻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的主动思考,最终达成一种潜在的对话与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实现了德育有效性的提升。
二、形象德育的功能体现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申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同时,他也提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就德育工作而言,就需要利用好形象这一具体化的载体,充分发挥形象德育的功能。通过形象德育,把德育要素融入形象化的故事中,使其有形象有思想,做到有情有理,这样人们在无形之中就受到了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第一,形象德育的功能首先体现在它的情感共鸣上。着眼情感教育,是形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同的关键。形象德育要想将核心价值观认识和德育要求化为受教育者的行动和信念,需要情感作为桥梁。情感认同是人们在形象德育活动中对形象所传达的德育信息的肯定性回应。在形象德育过程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这五种感官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产生巨大的冲击,成为他们对特定形象有所感受并逐渐认同和效仿的通道。这一过程中,视觉尤为重要。正如孟建教授所指出:“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形象德育通过形象,经由人们的视觉感知,从而促进感情上的升华。它将形象寓于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之中,强调主客体双方通过视觉感官探索特定形象,注重对他们双方心理和情感的关注,让他们主动参与、体验形象,将形象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认知相联系,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在不断的情感熏陶与情感陶冶之中,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形象德育的情感共鸣功能关键在于主客体自身的情感。“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3]作为感性认识的情感,它是个体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内心感受,是对形象的直接态度表达。主客体的真实情感是其引发情感共鸣的关键,形象德育是主客体双方的一种情感体验活动,人们在德育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起伏变化,这些都是形象德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亲身体验,与理论德育相比具有深刻性与记忆性,容易使人有记忆犹新的感觉,并且这种情绪的跌宕起伏牵引着主客体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与认知的变化。拿艺术形象来说,创作者在创作艺术形象时或多或少地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其艺术作品包含一种强烈的情感特征和情感倾向,而这种寄托着创作者丰富情感表达的艺术作品往往更能引起人们快乐、悲伤、紧张的情感反应。其实,不论任何形象,在人们进行塑造选择时,情感态度就已经融入其中,只是由于生活经验、社会立场的不同,每个人的情感倾向和表达不同而已。倘若对特定形象的塑造与选择离开了个人的情感,那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也不过是抽象的没有血肉的形象而已,不但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谈不上会对人们有所启迪。而在形象德育中对形象的选择、塑造、认同、效仿与构建始终都离不开人自身的情感。因此,情感作用于主客体双方,引起情感共鸣,是达到德育效果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思维熏染功能是形象德育的重要功能,体现在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这两个方面。感性认识是相对于理性认识而言的,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特点是直观,以外在表象反映客观世界。形象思维是相对于抽象思维而言的,它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开展形象德育的思维基础,以形象的方式反映客观世界。一般来说,人的形象思维发展先于抽象思维。钱学森指出:“人认识客观世界先用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就是说,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4]这就好比手艺人在做手工艺品时,首先在头脑中形成手工作品的具体形象,对各种不同的形象进行塑造、选择,然后通过自己的分析最终形成手工作品的图景。也就是说,形象德育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塑造、传播和欣赏各种生动形象以启迪人的德育活动,从一而终都离不开形象思维。随着全媒体、大数据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世界以图像化的方式呈现着,因此,德育活动必须依赖形象思维育人育德。
形象德育的思维熏染功能还表现在感性认识上,这与其教育过程中的生活体验性紧密相关。形象德育是以形象为导线,以体验为方式方法来影响人们道德实践的德育活动。在形象德育过程中,用生活体验性的方式让主客体双方感受对象,在潜移默化中首先以感性认识的力量影响其思想意识,感性认识的获取离不开认识主体身体器官的参与,这与具身认知所具有的具身性特征是一致的。具身认知是在认识主体身体和外界事物的作用下获取知识,最终形成主体身体的认知体验,它既强调人的身体作用,也强调主体的体验性。在形象德育过程中,正是基于人的身体体验与情感认同,思维、意志与行为才能从中表现和传达出来。人的身体一方面是情感感知和思维反应的器官,一方面也是塑造、建构和传播形象的有形力量。教育者作为德育主体接触、感知、体验形象,把自身的经历与感受蕴藏其中,以加深对特定形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把自己这种真实的情感认知传达给受教育者,引导他们体验感知形象,让其产生自己的感性认识,再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深刻思想,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一方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是体验形象的主体,这种体验性方式所形成的思想情感与认识,离不开受教育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产生的影响更持久牢固,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产生愈加明顯的作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第三,在形象德育中,形象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今多元价值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三是使人们在新时代正确理解先进价值理念的引导作用,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形象德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关键在于价值理念的传播,这一方面与价值理念本身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其形象的传播载体和方式相关。当下,我们国家充溢着各种复杂多样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其理论的彻底性、内涵的思想性增强其说服力,让人们深刻了解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道德的教育必须增强传播力与感染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或者生动化具体化的文艺作品形式表现。比如,央视的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该节目集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佳世传作于一体,既生动、丰富地传播着形象中抽象性的价值理念,使其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又符合人们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规律。其宣传的价值观念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又充分考虑到了受众群体的需求,该节目把形象人物淋漓尽致地展现,不仅传播着经典文化,体现着人文关怀,更是达到了以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输效果,起到了文化引领的作用。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它用文学的感染力进行教育,以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直击主客体的心灵深处,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深入践行。
第四,形象德育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实现对道德认知和行为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以形引善功能。这首先体现在人们道德素养的提升上。形象德育把善的道德内容寓于美的形式之中,以文学形象、艺术形象等方式激发人们对渗透于美的事物中的善的认同,这种方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震撼力,让受教育者能保持一种愉悦的状态,使受教育者产生放松身心、抚慰情绪以及沟通心灵的感觉,有利于带给他们精神上的鼓舞,有利于他们自觉认同特定形象的人物所体现的道德内涵和精神风貌。除此之外,形象德育的以形引善功能还体现在人格的完善上。这是因为,在德育过程中身体感官的参与、人们的情绪体验以及形象思维的活跃。这种形象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人们的感知能力、发展创造力和激发想象力具有明显的效果。再者,通过形象带给受众丰富多样的身心体验,有助于提高受众的心理素质,使其身心愉悦发展。可见,形象德育使人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改变,对人格的完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时代开展形象德育工作的路径
开展形象德育,讲好讲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贴近生活塑造趣味性、审美性、哲理性的形象,需要创设德育情境、充分调动身体感官,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传播媒介的齐心协力。
首先,教育者做好把关审查工作。在全媒体时代,教育者趋向于大众化,涉及每一个能够产生德育效果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形象德育内容由每个个体掌握,除了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外,还需要发挥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做好把关工作。把关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政府把关审查。政府承担着双重角色,它是道德理念的传播者,也是德育工作的把关人,因此,必须发挥它的导向、检查和桥梁的功能。二是文化部门的把关审查。文化部门需要对各种各样的形象进行筛选,重点审查形象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的表达形式是否正确,形象是否能够启迪思想等,并提出引导意见。三是形象德育工作者的审查。由于形象德育工作者距离受教育者距离最近,因而在形象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需要做好审查工作,重点检查选择的形象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受众,传播的方式是否能够形成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以及情境创设能否在受教育者群体之间引发共鸣等问题。
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在进行形象德育时,教育者需从整体上把握形象承载的信息,构建有关形象的全面、深刻认识,从中捕捉获取形象蕴含的道德意蕴。因此,一方面他们要树立形象德育意识,提升自身运用形象和媒介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要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教育者需要做到运用形象化的方式、语言进行德育活动,拉近自己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距离,在实际社会生活和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够顺利开展形象德育活动。
其次,就受教育者而言,要增强他们的媒介素养,培养意见领袖。全媒体语境下,形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场景、领域之中,尤其是新媒体。这一平台既方便了人们接收信息,又拉近了人们与形象的距离,这就要求受教育者适应新媒体对个人文化素养和道德意识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与形象鉴别能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形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进行形象信息传递和互动,其中起沟通桥梁的是意见领袖,他们大多是受教育者了解并信赖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更能影响受教育者。因而,形象德育要培育受教育者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使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社会地位和责任感,发挥他们的协调与引导功能,从而成为德育受教育者意见表达与思想反馈的典型代表。
最后,开展形象德育活动要积极运用网络媒体。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掌握话语权上占据主动。”[6]网络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新的话语表达平台,传统德育的话语权不再单一由党和政府的相关机构、学校及传统媒体掌握,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互联网作为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具有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德育信息的传播、接收、交流与反馈在形象德育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这种交互性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另一方面,媒介作为德育内容的物质承担者,其情境化的呈现方式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认知至关重要。正如维果茨基所言:“认知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基础上的进化和历史的建构。”[7]这就体现了认知的情境性特征,强调认知对环境的依赖性。形象德育活动的进行,把认知主体置于教育者选择的情境中,依托媒介将形象生动具体的呈现,使受教育者与情境相互作用进而触动其内心。因此,形象德育需要注重将主客体双方置于特定情境中进行,这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时效性。这在文艺形象与影视形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像《学而思大师课》《声临其境》《朗读者》等节目,它们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自身与环境的作用下,让双方感受教育形象蕴含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与道德信仰。这些节目,都是注重运用情境化的呈现方式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其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道德教育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更为自由。这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形象,其中含有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形象,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因此,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整治与管理,使其规范化,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构建进行形象德育活动的健康平台。
四、 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形象德育借助情感叙事和形象渗透,不仅是要讲好讲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以形象明思想,以思想树信仰,在春风化雨中做好德育工作,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第一,贴近生活塑造形象,增加形象德育时代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由于思想源于形象,形象源于生活,我们选择形象、塑造形象都需要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贴近实际,要了解形象的来龙去脉,使得选择的形象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满足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成才需要。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的形象具有时代性。选择的形象要反映时代问题,彰显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道德风尚;二是形象具备审美性。视觉文化怎样吸引大众,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形象中发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审美的作用不可替代。三是形式内容具有感染力。要借助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展现形象,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将形象活灵活现展现在大众视野中,触动主客体双方的情感,以情强化人们的道德认知。
第二,运用形象讲清道理,深化形象德育厚重感。在形象德育活动中,情感叙事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形象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求;讲清楚中华民族倡导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讲清楚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与中国精神的意蕴;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提供的立场、观点与方法。那么,怎样使形象德育具有厚重感呢?首先,形象必須包含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既有经典又有流行,既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现代中华文明;其次,在德育过程中要注入真情实感,使形象有灵魂有血肉,从而增加德育温度;最后,要能够让大众通过每一个形象都有所感悟、有所获得,做到用形象说理,使德育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通过形象启迪思想,提升形象德育哲理性。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所以,通过形象化的故事,将富含哲理的形象用生动、感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易于大众接受。在形象德育中,深入浅出的形象故事与层层递进的情节道理,使得形象德育理论最终被掌握、被传播、被认同,最终转化为不断坚守的价值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才是形象德育的要旨所在,也是新时代培育道德新人的目标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
[2]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5.
[3]沈德鑫.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91.
[4]孙婷婷.形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5.(10):17-2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
[6]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7.
[7]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责任编辑:常延廷〕
导师评语:
这篇论文选题新颖。作者把形象纳入德育研究的视野,以形象德育为研究对象,以培育新时代的道德新人为切入点,围绕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这四个基本要素,论述了形象德育的情感共鸣、思维熏染、价值引领和以形引善功能,并且紧密结合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实际,对德育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传播载体等提出了要求,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选题,具有创新性。论文的结构完整严谨,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文章写作符合学术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但对于理论的驾驭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读全篇不难看出,作者在占有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对论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形象德育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了新时代德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既有利于我国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開展,又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道德新人。
(作者导师:武建峰(1985-),男,山西孝义人,哲学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