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思想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构想

2019-08-31蔡建军

知与行 2019年4期
关键词: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

蔡建军

[摘要]在新时代解放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破除各种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学思深悟中把握思想,在改革发展中践行思想。第一,要聚焦“三个短板”,切实克服和解决一些干部在发展理念上的唯资源论、唯条件论和工作惯性等痼疾,向思想解放要红利、用解放思想添动力,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解放思想要在创新中产生发展,也要在创新中深化思想。要把国家对龙江的战略定位与我省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传统基础等优势结合起来,固强不弱,扬长避短,推动龙江加快发展。第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要进一步把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推进旅游、休闲康养和冰雪产业加快发展,以更实更好的成效诠释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第三,要纠正经济搞好了就“一好百好”的片面认识,扭转把生态保护看成负担、漠视生态价值的取向,推动资源要素优先向优质高效的产业、项目配置,借智借力发展,拓展实践成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第四,要把握人才队伍、科研方向,推进机制创新、技術创新、管理创新,努力在“上天入海”的领域上攻坚克难,推动军民融合,实现跨越发展。第五,要围绕主导产业谋招商,聚焦产业链条促招商,紧盯龙头企业抓招商,切实在精准上下功夫,高质量实施招商选资,高效率组织项目推进,全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资本密度高、投入产出效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

[关键词]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新构想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4-0111-04

如何组织好“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关键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解放思想的着力点,才能推进思想大解放,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聚焦新思想,用好解放思想的“指南针”

新时代解放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破除各种陈旧的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学习领悟中把握思想,在改革发展中践行思想。

(一)深化认识要有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我们只有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才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思想上来,统一到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找对路才能做对事。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最具体的行动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龙江的重要指示和要求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始终如一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我们工作的“魂”,统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和基本依据,才能从新思想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奋进的力量。

(二)指导实践要有新境界。任务再重,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思路不能变;头绪再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精力不分散;矛盾再大,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心不偏移。 新时代主要矛盾变了,人民需求变了,战略布局变了。解放思想,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变化,科学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打破主观偏见束缚的坚冰,使主观世界的思想观念正确反映变化了的客观世界、统一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解放思想的先行者、组织者、引领者,善于提炼解放思想的“深意”、发掘新时代的“创意”、萃取新航程的“诗意”,把握时代方位之变,冲破既往经验的“迷雾”,面向振兴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把握发展阶段之变,打破固化思维,勇于开动脑筋,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形势任务之变,不为波动所惑、不为阵痛所忧,以新的高标尺达到新境界。

(三)谋划发展要有新举措。践行新理念、认清新方位、担负新使命、深化新探索,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变中求新,变中图强,不断把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推向前进。发展不能炒概念、目标不能喊口号、决策不能拍脑门。全面振兴龙江、全方位振兴龙江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看清“左右”,用好解放思想的“望远镜”“显微镜”,以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以新思路实现新发展,才能变“常规”为“超常规”,变“应变”为“谋变”。深入做好“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的“龙江方案”,坚定改革航向,强化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才能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迈出更坚实步伐。

二、锁定新问题,激活改革创新的“加速器”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且目标越远大、发展越超前,面临的问题就越多、解放思想的任务就越重。坚持问题导向,必须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狠下一番“绣花”功夫。

要在疏通思想认识堵点上下功夫。思想决定行动,观念主导成败。“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解放思想,首先得弄清是什么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如何解、怎么放?找准工作“堵点”,聚焦“四个短板”,切实克服和解决一些干部在发展理念上的唯资源论、唯条件论和工作惯性等痼疾,向思想解放要红利、用解放思想添动力。孙中山先生说,“灌溉新思想之萌芽,才能树新事业之基础”。认识真理没有尽头,思想解放没有终点。推进新时代解放思想,要以思想革命引领自我革命,多“烧脑”,“烧”掉头脑中那些过时的观念、经验和套路,冲破思想上条条框框的束缚,为新观念的生长“清场”“腾地”。通过全面彻底、触及灵魂的思想大解放,破除思想障碍、根除观念误区,解放生产力,催生创造力。特别是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龙江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和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率先对标找差、率先革故鼎新,才会产生自励自强的谋略与决心,才会有卧薪尝胆的品格与追求。

要在破解追赶超越难点上下功夫。没有不痛不痒的蝶变,也没有一帆风顺的转型。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迎难而上;迎接挑战,最关键的是改革创新。因循守旧必然无所成就,追赶超越才能大有作为。解放思想要在创新中产生发展,也要在创新中深化思想。新的征程,考验我们的拼力,更考验我们的定力。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解放思想,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坚决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管住政府的“手”、放开企业的“脚”、堵住监管的“洞”、筑牢保障的“网”,一切以方便企业、方便群众为前提,精准发力、靶向施策。要在“固巢留凤”“筑巢引凤”上解放思想,不仅让政策“吸睛”,更要“吸金”“吸才”,让各类人才各显其能成为新动能培育的支点。要在做好扬“长”上解放思想,把国家对龙江的战略定位与黑龙江省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传统基础等优势结合起来,固强不弱,扬长避短,推动龙江加快发展。

要在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上下功夫。重点和一般是相对而言的,突出重点的目的是为了带动一般,搞活全盘。一是从行政推动向市场导向转变。树立“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精准把握市场主体需求,持续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确保出台的政策让企业“解渴”,让企业家安心。以公平公正诚信为基点,形成法治化发展软环境。加快落实“互联网+政务”,让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变“企业跑腿”为“信息跑路”,真正打通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以打造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先,突出信守规则、信守合同、信守诺言,持续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二是从传统粗放向绿色智能转变。坚持把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倒逼生成淘汰落后、优化结构的动力之源,实现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使“龙江制造”既有实力,又有颜值。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上下游制造企业的产业链、物流链,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全力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仅为新动能“腾笼换鸟”,也为传统产业转型注入“绿色基因”。三是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越是对旧事物有依赖,越是会阻碍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只有从贴牌生产的价值链底端,打造到品牌产业链的高端,变“仿造”为“智造”,由“跟跑”转向“并跑”、实现“领跑”,才能实现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根本转变。

推进品牌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高端、高新、高效”和特色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先进标准中做响品牌,在质量管理中做优品牌,以工匠精神为龙江品牌铸魂。加快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进一步拓展制造业国际市场,深化制造业的投资与合作,将产品市场推向“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世界,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在国际大舞台,锤炼龙江制造气质,提升龙江制造品质,塑造龙江制造品牌。

三、挖掘新动能,打造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发展是绝对的。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呼唤新的思想大解放,以思想大解放赢得高质量发展大突破,才能提升新时代发展的新境界。

着力在发挥独特资源和冰雪优势上推动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是必须加快补齐的短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道重要的“必答题”,而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附加题”。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就要在旅游业上着力,尤其森林旅游业发展快、潜力大、效益高。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要进一步把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推进旅游、休闲康养和冰雪产业加快发展,以更实更好的成效诠释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着力在打造绿色发展和保障机制上推动发展。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它的最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改革来激发市场的活力,通过促进创新创业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更加均衡、普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要纠正经济搞好了就“一好百好”的片面认识,扭转把生态保护看成负担、漠视生态价值的取向,推动资源要素优先向优质高效的产业、项目配置,借智借力发展,拓展实践成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在依托现有科技实力、创新优势上解放思想,把握人才队伍、科研方向,推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努力在“上天入海”的领域上攻坚克难,推动军民融合,实现跨越发展。要大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改善营商环境,着力解决民营经济融资、办事、创新、维权难题,尽快缓解“负担重”“人才缺”等瓶颈,促进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以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助力民营经济大发展。

着力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合作上推动发展。既不能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等着项目和商机送上门;也不要对项目“捡到篮子就是菜”,不更多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要围绕主导产业谋招商,聚焦产业链条促招商,紧盯龙头企业抓招商,切实在精准上下功夫,不厌其烦“一对一”招商,不远千里“点对点”招商,力求谈一个成一个,高质量实施招商选资,高效率组织项目推进,全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资本密度高、投入产出效率高的大项目和好项目。

着力在干部作风转变和担当作为上推动发展。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是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落实新时代“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改变“坐井观天、坐享其成、坐而论道、坐观其变”陋习,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善接最烫的山芋,担负起“跑好自己这一棒”的责任和使命。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要切实强化使命担当,不当“看客”“过客”,不向困难低头、不惧风险挑战,不能只会说“不能办”,不会说“怎么办”,要把“付出过什么”的想法,变成为党“还能做什么”的干劲,以“不需扬鞭自奋蹄”的自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把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干事事上,真正把心思花在谋改革上,把劲头放在搞建设上,把精力用在促发展上。

为闯关者助力、促创新者奋进、助实干者前行。各级党委要“精准导航”,组织部门要“全程护航”,纪委监委要“及时校航”,鞭打“蜗牛”、褒奖“骏马”,着力提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着眼新使命,筑牢人民满意的“定盘星”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

人民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只有真正领悟了人民立场的真谛,才能把让人民满意作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出发点上说,就是想问题、作决策、定计划,都要认真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落脚点上说,就是要看我们的工作是不是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就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文化层面愈加凸显,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强劲。无論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评选评比、考核表彰,都要注重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紧扣民心,回应民意,才能得民心、聚民心。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城乡低收入群体在困难面前心里有底、生活有靠。特别是对上学、医疗、养老、社会治理、安全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都要不断拿出针对性举措,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破解难题的“力度”展现龙江发展的“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解放思想也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样,解放思想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最终结果也要落实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党员干部来自于人民,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立场,始终做群众的贴心人。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把民生难点变成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群众共享龙江发展红利。

事业征程,从来少有康庄大道;蟾宫折桂,自古未见轻而易举。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扛起为民谋利益的政治责任,要在为民服务上“浓墨重彩”,而在个人名利享乐上“轻描淡写”,以平淡廉洁作底气,方可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让发展指标有更多的“幸福指数”,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风浪,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唯此,就会把充满民生温度的“龙江故事”,刻进新时代的新年轮,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龙江力量。

〔责任编辑:刘阳〕

猜你喜欢

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鼓励全民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加强企业党员思想教育
解放思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