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思考
2019-08-31张卫东
张卫东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一、全国、云南省医学影像技术行业(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成长动力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是一个新兴的、正在成长的医学技术本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设置该专业,此前是相同专业名称的专科或高职专科专业[2]。这是一个由需求驱动的行业,其需求本质上来源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这种需求体现在政策层面上就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2],以及各级政府的配套政策。在政策的驱动下,一方面是各级医疗机构加快了医学影像设备的配置步伐,特别是2014年以来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的迅速布局和发展(如已落户昆明的昊邦医学影像中心和高尚医学影像中心),首先体现在影像设备数量的快速绝对增长上(如图1所示),直接促进了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各地医学影像设备企业研发和生产力度加强,大批大体量、高质量影像设备企业,如成立于2010年的上海联影公司在影像设备行业高举高打,八年时间在主要的影像产品如CT、磁共振、核医学分子影像、X 射线设备甚至放疗设备领域全线布局,产值和销售迅速攀升,类似成长中的企业还有东软、迈瑞、奥泰、山东新华、万东等企业,这种高成长性证明了目前影像专业人才的高集中度和高需求性。上海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调查表明,“护理”和“医学影像技术”两个专业为当地“未来打算招聘人数最多的专业”[4]。
图1:全国影像设备中DR和CT配置数量年增长率20%以上[5]
(二)医学影像技术就业率分析
对来自“阳光高考网”近3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中位数的统计分析表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出参考线(医学技术大类年平均就业率)约5-8 个百分点(图2),这从另一个侧面映证了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高成长性和高需求性。
图2: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数据来源:阳光高考网[6])
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适应当前时代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适应国家制造业升级换档的潮流和趋势,是一个朝阳专业,在发展新动能转换时期,仍具有较高的就业率。
2 省内同类院校培养情况分析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35 号)、《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办发〔2015〕45号)相关文件要求,对今后医学影像中心在三级医院、县级、乡级医院必须配置的医用设备及人员配备数据上进行分析,显示出每个三级医院、县、乡医院放射科最少需要影像技术专业人员20 名左右,云南省16 州市,其所属三级医院、县、乡医院放射科至少共需要影像技术人员5300 名左右。根据云南省卫计委发布的《云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文件要求,加强我省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将县办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确定为1.94 和1.25 张,高于全国规划1.8 张和1.2 张的水平。DR、CT 已普及到县级医院,均为由电脑控制的昂贵的数字化影像设备、设备购置及更新换代加速,设备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和维护。因此影像技术人才在未来10 年特别是在县乡医院、民营医院有旺盛的人才需求。
云南省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的共有四所院校,分别是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两所公立大学的每年招生数约在50-80人之间,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每年招生数约在300 人左右,我院今年为首次招生,实际招生49人。四所院校相加,每年省内院校本专业招生数在500人左右(图3)。
图3:云南省内四所院校年均招生数分布(数据来源:云南省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从培养模式来看,两所公立大学均依靠直属附属医院的影像科室进行培养,而民营院校一般都依托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培养。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践性要求高、影像设备因贵重而稀缺,决定了每所附属医院接收的实习生数量有限,实践中常因数量饱和而影响培训质量。为解决此问题,我院专门筹资100 余万购置了国内最新型号的模拟CT实训系统和模拟DR实训系统,完全模拟医院环境,全时段提供给学生实训,使他们在校内即可得到充分的实际操作训练;另一方面,这些设备方便了年轻教师的培训,有利于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实践,更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医院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规格需求分析
根据我们近期对昆明市两所三甲医院共计五个影像设备相关科室的初步调研,本科生每年需求数达到每科室2.83 人。按三甲医院四个影像相关科室(影像科、超声科、放射治疗科、核医学科或介入科)计算,每年每家三甲医院约需本专业毕业11人。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到2020 年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新增三级甲等医院13 所,全省三级甲等医院达45所[7]。按此计算,三甲医院每年需要495人。今年初,云南省政府发布了“云南省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晋级行动计划”,该计划着眼于提升县级医院的人员素质、设备档次、信息化平台等,特别是影像设备的提质达标,将直接促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云南有129个县级行政区,按每县增配2 台影像设备,每台设备配置2 人,将需要增加516人。两项相加,公立的三甲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年需求量在1000人左右,这个数字尚未考虑大量的中间层医院和民营医院、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等,仅从简单的推算来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能力素质方面,我们将医院实际工作所涉及本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分解为15项基本能力,将每项能力按重要性量化(0 分重要性最低,10 分最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经过数据处理,得到了图4所示能力重要性分值排序。
图4: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毕业生基本能力优化图
从图4 可以看出,排在最前面的六项能力是设备状态判断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检查前患者准备能力、准确的摆位能力、设置最佳检查参数能力和正确的伦理道德理解能力,这六项能力的归一化平均分一致、标准方差相同,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分排名先后,且所有专家的认同感趋同,这是我们下一步教学中应该优先强化的能力方向。最后三项能力和设备维修能力的标准偏差较大,说明专家在这四项能力上分歧较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本科生来说,需要少量的设备维修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前六项能力的培养上,则必须加强,这也是我们购置影像实训设备的初衷。根据这个调研结果,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主干课程的课时,聘请昆明医科大学和一些三甲医院的专家为这些主干课的主讲,力求达到医院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提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的理念。在专业主干课的实验和实训安排中,联系了如昆明总医院、延安医院、昊邦医学影像中心等医疗机构,也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家乡附近医院,把部分课程(如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肿瘤放射治疗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的实验或实训放到临床教学医院去做,充分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到医院见习,得到充分的课程体验。
通过对临床一线的走访,了解医院对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见和看法,重要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影像专业英语的学习迫不及待,因为大医院影像设备进口的非常多,即使国产的高端机,也可能是进口部件组装的,因此时常在计算机屏幕上弹出一些英语提示或说明,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如果技师无法理解英语含义,常常会当成故障情况上报,实际上绝大数此类情况都是一种提示或警示,不是故障现象;二是影像设备得到的图像是否可靠或可信,需要质控验证,这在欧美日等国家都是临床技师的责任,如大型影像设备每天的晨检一般由主管技师进行,由他签字后设备方可投入正常工作,我们国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实行这一制度,但我国军队在出国执行卫生任务时均参照上述制度执行(如抗击埃博拉行动和联合国维和任务),在军队医院内部也较早开展了类似质量保证测试的尝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医院风险意识的提高,未来有推行这一制度的倾向。对第一点,我们的初步设想是将影像专业英语融入平时课堂教学中,课堂中对每一个缩写或单词进行讲解,同时在各层次学生实习前的某个学期增加一门《影像专业英语》课程。对第二点,我们准备将之作为本专业的一个特色重点培育,并在2018 级人培中设置了《医学影像设备质控检测技术》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短期的检测技术学习,树立长期的质量控制观念。长远来看,我们还会将影像质量控制作为一个体系来规划这件事。
为落实孙春兰副总理“育训结合、书证结合”的指示[8],我们加强了与相关专业学会的联系,初步计划是在学生毕业前联合相关学会培训机构进行岗前培训,争取让每名志愿考证的毕业学生拿到一至两个影像设备的岗位胜任力证书。
另外,结合影像技师每天要面对的计算机和显示器桌面,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原理十分重要,因此增设了《操作系统》课程;针对医院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增设了《医学影像信息学》课程。
总之,我们的专业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各级医院的现状,较好地适应了医院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并对医院未来的需求和发展有所准备。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正在成长、必将壮大。其行业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也符合国家和云南大健康产业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