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解法探究走向教学微设计
——以一道新定义模考题为例

2019-08-31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朱月凤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14期
关键词:基准点考题圆心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 朱月凤

最近一次学校中考模考练习时,选用了一道新定义考题,从2019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一模卷改编而来,前两问学生答得还可以,但最后一问普遍适应性不好.为了做好讲评工作,我们备课组先认真对该题进行了解法研究,并设计出系列铺垫式问题,取得了较好的解题教学效果.本文整理该题的一些解法探究,再给出解题教学微设计,供研讨.

一、新定义模考题的思路探究

模考题:(北京市海淀区2019年中考一模卷,改编)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直线l和图形M,给出如下定义:P1、P2、…、Pn-1、Pn是图形M上n(n≥3)个不同的点,记这些点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d2、…、dn-1、dn,若这n个点满足d1+d2+…+dn-1=dn,则称这n个点为图形M关于直线l的一个基准点列,其中dn为该基准点列的基准距离.

(1)略.(限于篇幅,这一小问比较简单,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新定义”,故略去)

①若T为原点,求该基准点列的基准距离dn的最大值;

②若n的最大值等于6,直接写出圆心T的纵坐标t的取值范围.

思路探究:(2)①由P1、P2、…、Pn-1、Pn是⊙T关于直线l的一个基准点列,得d1+d2+…+dn-1=dn.则dn的最大值为⊙T上的点到直线l的最大距离.

当T为原点时,如图1,过点O作OH⊥l于点H,延长HO交⊙O于点F,则FH的长度为dn的最大值.

图1

图2

图3

②这一小问比较晦涩、难懂,让我们分析一条直线与圆的不同位置关系,如图2、图3.在图2中,直线与圆相交,此时圆上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时是垂线段FE(经过圆心T),容易发现,EF<2,且圆上能找到“很多点”(远远超出6个)到该直线的距离趋于0,这样就能找出“很多点”符合新定义,则n也就“远大于6”,这与题意不符.于是我们可以确定线段与圆应该是没有公共点的.再利用图3进行分析,此时圆上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时是垂线段FE(经过圆心T),设GE=x,则FE=2+x,要使得“n的最大值等于6”,则对照定义,应该有5x<2+x≤6x.这个不等式不太好理解,设6个点都无限接近图3中的点G,则2+x≤6x;另一方面,有5个点无限接近点G,它们的和不会超过5x,则5x<2+x.综上,可确定GE(即x)的范围为,相应的TE(即x+1)的取值范围为

图4

解后反思:从上面的解题过程来看,从图2到图3,并分析出GE(即x)的范围为,这是本题重要进展、关键步骤,非常抽象、难懂,且涉及多个点趋向一个极端位置,对极限意识和想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二、围绕考题开展教学微设计

1.熟悉“定义”

出示上文“模考题”的“题干”部分,让学生先熟悉新定义,并给出简单的举例,然后给出一组基础热身题.

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x轴,图形M上有三点A(-1,1)、B(1,-1)、C(0,2).

(1)判断A、B、C是否为图形M关于直线l的一个基准点列.如果是,求出它的基准距离;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请举出一个图形M,使得该图形M上有四个点为图形M关于直线l:y=-1的一个基准点列.

教学组织:第(1)问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请学生上台讲解他是如何思考的;第(2)问学生设计出问题之后先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讨论、分析是否正确,然后选择符合要求的正确解答在全班交流展示,大家参与评析各小组所设计的问题是否符合新定义的要求.

2.初步运用

问题2:已知直线l是函数的图像,图形M是圆心在y轴上、半径为1的⊙T,P1、P2、…、Pn-1、Pn是⊙T关于直线l的一个基准点列.

(1)若T为原点,求该基准点列的基准距离dn的最大值;

(2)当点T的纵坐标为1时,求该基准点列的基准距离dn的最大值;

(3)当点T的纵坐标为7时,求该基准点列的基准距离dn的最大值.

教学组织:第(1)问对应着原“模考题”,跟进的第(2)、(3)问可以有效训练学生对新定义的理解,并且感受到随着圆心位置的变化,该基准点列的基准距离dn的最大值也在发生变化,为挑战下一问较难题提供初步感知.

3.挑战难题

问题2:已知直线l是函数的图像,图形M是圆心在y轴上、半径为1的⊙T,P1、P2、…、Pn-1、Pn是⊙T关于直线l的一个基准点列.

(1)举例分析n的最大值能否到5;

(3)若n的最大值等于6,直接写出圆心T的纵坐标t的取值范围.

教学组织:安排两个铺垫式问题让学生先想清如上文中提及的图2、图3这样的图形结构和性质,再有序挑战最难的第(3)问.讲评过程中,要注意让优秀学生能结合图形分析讲解,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数形结合地分析这类问题,也让更多学生体会“以形助数”的分析策略.

三、关于新定义考题的解法研究与教学建议

1.新定义题的解法研究要重视数形结合分析策略

根据我们的解题研究所见,当前新定义考题热度不减,成为很多地区模考卷、中考卷的把关题型,而且新定义考题的风格各异,呈现丰富多样的地区特点,比如,北京地区以新定义为背景,关联函数图像、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参数的取值范围,引领着北京各区的模考卷也纷纷模仿命制出大量的新定义考题,这些考题又被全国各个地区引用.可以发现,这类新定义考题的解题策略中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分析策略,也体现了“少算多思”的解题特点,教师解题时,要充分借助图形分析临界状态,并善于分解、分离图形来分析参数的取值范围.

2.新定义考题解题教学时要注意预设铺垫问题

在新定义考题解题教学时切忌就题讲题,或者简单的核对答案式的讲解,或者以多数学生都会放弃最后一问为由,简单应付一下讲评过程.事实上,如果我们将最难的一问进行充分展开,不但能让较多的学生理解、学会这道习题的解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复习很多基本图形及其性质、经典结论及其变式,所以还是值得花时间开展解题教学的.当然,对于“最难小问”的解题教学,要像上文解题教学微设计一样,进行充分预设,通过系列铺垫式问题,铺平垫稳,让学生拾级而上,促进学生自主发现解法,贯通思路,不仅让学生学会解这道习题,而且要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学会这类新定义习题的解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解题信心.

三、写在后面

近两年《中学数学(下)》刊发了不少新定义考题的教学研究文章,有效引领了一线教师的解题研究,本文就是受到类似文献[1]~[3]的影响而整理出来的.这样做,事实上也端正和加深了我们对解题研究的理解,比如,解题研究不能只是关注解法或一题多解,甚至是一些个性化的解法或者技巧性解法,而要从解法研究出发,基于学情预设解题教学微设计,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法,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解题效果.

猜你喜欢

基准点考题圆心
基于自适应离散粒子群算法的机翼调姿基准点优化布局
建筑日照设计中基准点相关问题的探讨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浅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技术及方法
参考答案
GPS网中基准点的数量及位置分布对精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