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想法
2019-08-30岳照平
岳照平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这类特殊的群体在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简单的说明了笔者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几点看法,从国家的方针政策到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从教师的言传身教到家校合一的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成为生活的成功者。
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能否成功是受各方面因素所制约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包括个人的信念、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而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则是培养上述优秀品质的关键。中职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成长阶段,也正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而现在相对开放性的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年龄段所应该具备的视野范围。更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的宠溺,更添加了他们任性的特色,在家庭不与人交流,行动自由,在学校组织纪律涣散,言行放肆,我行我素,自理自立能力极差。这一切都是他们在学校里难以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原因。如何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的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引导他们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中职学生怎样在学校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1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为树立良好习惯奠定思想基础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说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职业教育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段内将会蓬勃发展的趋势。作为教师思想要紧跟社会的步伐,重点研究和跟进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这一类院校教育的一些前瞻性的观点和方向,积极地向学生宣传国家的方针和政策,让学生们能够感觉到国家从政策和制度方面对职业教育有巨大扶持力度。树立他们远大的志向,在思想上提高认识,为养成良好习惯奠定思想基础。
2 以技能大赛为纲,引领学生逐步成长
利用每年的市、省、国家乃至世界性的技能大赛的选手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利用好“开学第一课”,搜集获奖的技能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小到工量具的摆放的细节,大到对图纸的研读,尺寸的把握,各类设备的使用,工件的加工等等素材,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向这些榜样靠拢学习。同时列举这些获奖的学生在获奖之后实实在在获得的“实惠”。让学生们能够直观的看到这些所谓的“好处”。比如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冠军宋彪,在获奖后,当地省政府为宋彪记个人一等功、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并奖励80万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通过榜样的学习和“好处”的激励,提高学生们努力训练、积极参加比赛的兴趣,然后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各种竞技的意识和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了,技能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3 言传身教,以行动带动学生
中职学生一般处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这段时期在教育学上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情绪变化最为激烈,也是心里产生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一个时期。要想使学生自主的形成良好的习惯难度很大,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在课上时时的给同学们灌输良好的习惯意识,特别是实习训练课上的安全意识,生产意识,7S管理意识,员工意识,主人翁意识等等。老师必须在操作的时候就要亲身示范,边操作边讲解。并且要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强化,就像是形成“肌肉记忆”一样,每当他们进行相似的操作的时候都能够形成相关的意识,我们平时所说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和“社会目标”无外乎就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实现家庭学校无缝对接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种连续的过程,是一种需要反复强化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所能形成的习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强化,就会渐渐的变弱,最后甚至会消失,我们在学校的工作就会前功尽弃。我们作为中职院校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意识的养成,课下更不能忽视,学生一旦脱离了学校环境,就很难再自我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随时都有习惯养成的良好环境。现在的学生,虽然心理渐趋成熟,追求人格独立,但是他们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依然对家庭还有很强的依赖性,对于家长他们是一种逆反,爱戴却也会的敬畏的心理。所以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强化还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我们要经常性的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各项措施和对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家长转变观念,全力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家里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如果家长能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把握住孩子,那么学生很有可能改掉之前的一些不良习惯。这样多种举措并行,让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学校和在家无缝对接,从而固化成为一种本能。
总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良好的习惯对以后工作生活有这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們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一点一滴抓起,让良好习惯不断贴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成长,通过我们不断努力和长期坚持为学生明天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尽我们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东营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