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初中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兴趣的策略研究
2019-08-30张虹英
摘要:古典文学名著最大的特点是情感丰富,内容积极向上,能够洗涤人们的心灵。但是初中生往往不喜欢阅读名著。笔者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经验,并且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中探索出几条激励中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
古典文学是一种文化的起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古典文学教育。而他们作为文化的学习者和继承人,学习古典文化理所应当。但是初中生并没有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古典文学名著比较枯燥、难懂、考试要求不高,所以很多初中生不去阅读古典文学名著,但这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无疑是非常不利的。为此,教育者必须针对其对古典文学兴趣缺乏的原因,加强引导,以加深其文化底蕴,使其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
一、 对古典文学名著缺乏兴趣的原因
(一) 古典文学名著枯燥
古典文学名著因为写于古代,所有的故事情节全部用文言文表达,但其用语习惯与当代存在较大的差异,故初中生在阅读古典文学名著时兴趣不大。初中生通常喜欢充满刺激和情节曲折的侦探、冒险小说,并且对于能够充分发挥想象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不喜欢抽象的东西。而古典文学名著恰恰比较抽象,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再加上部分书中没有令人感兴趣的插图,这也影响了初中生的阅读兴趣。
(二) 古典文学名著难懂
每部古典文学名著往往传递着一种核心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般离初中生比较遥远。比如:奉献于社会,终生学习,坚定不移的意志等,初中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难于接受,这种论题离初中生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学生没有很大的兴趣阅读名著。
(三) 古典文学名著不考
在初中生的试卷中很少存在对古典文学名著知识的考查,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不重视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这也是应试教育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学生以考试为重,教师也以完成教学计划为最终目标,在教学上普遍也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导,这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提高阅读古典文学名著兴趣的策略
(一) 课堂多元化,吸收新元素
初中生即使有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意向,但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故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学的手段,提高學生的兴趣。例如诗歌,一般是抒发诗人心中丰富的情感,所以初中生不能很好体会。老师可以利用插图的形式和情景还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对于长篇文学名著,由于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老师可以让初中生观看电视版的文学名著,电视比较形象,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动画对于学生理解故事主旨非常有帮助,学生也不会混淆人物和故事情节。对于关于论辩的文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组合,然后针对辩论内容,学生之间相互辩论。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论辩能力,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二) 课内外结合,学以致用
对于古典文学名著的学习可以采用课内结合的方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习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就更能明白名著的主旨。比如在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寒暑假外出期间学习写作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实际经历明白古典文学名著的内涵。比如在学习关爱老人时,可以参加周围公益组织举办的孝敬老人的活动,以此让学生既学习了古典文学名著,又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总之,课内外结合,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有利于其明白古典文学名著的核心价值观。
(三) 个性化阅读培养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而且每个学生以前阅读的书籍不同,阅读量也不同,所以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计划。如果太简单,学生会觉得无聊,失去阅读的兴趣。如果太复杂,初中生会觉得太难,枯燥,也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教授简单的名著,高年级学生则可以提高难度。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老师可以推荐不同题材的古典文学名著。比如当学生对于教感兴趣,通过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古典文学名著对于培养优秀的初中生非常重要,为此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就具体的落实来看,可利用课堂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利用课内外结合等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从生活中学习,解决古典文学名著晦涩难懂的问题。最后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但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也应循序渐进,终有一天学生会提起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徐丹.我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J].读写算:教师版,2015(43):98.
[2]王梅.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的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3):47-49.
[3]王玲.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J].新教育,2015(3):70-71.
作者简介:
张虹英,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