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文审题与立意的“加减乘除”

2019-08-30薛莹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加减乘除立意审题

摘 要:“审”,“知也”,譬如审阅、审视、审定。然而“审”又非简单的知道。“审,谓详观其道也”。具体到论述文的审题,意为应对题目进行多面的揣摩、周密的审查。审题是立意的基础,立意是审题的后续和归宿,两者是思考的连续体。在思维过程中,作者提倡运用“加法”意识,全局统筹;“乘法”意识,多维透视;“除法”意识,直击核心;“减法”意识,轻装上阵。

关键词:论述文;写作;审题;立意

一、“加法”意识,全局统筹

“加法”意识,指写作者对给定的题目或材料的各个部分逐一关照,不遗漏,不缺失,全面兼顾,高屋建瓴。

命题作文基本为两种形式,其一,单纯地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其二,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正确认识理解材料、提示语、话题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话题材料,认真分析话题材料,严格遵循话题材料的要求。材料作文提供一定数量的材料(文字或图画),要求写作者依据要求进行写作,较之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其所规定的范围、内容、题材更广泛灵活。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求写作者读懂给定的材料,从整体把握材料表述的信息,提取精华,概括观点,明了寓意。

二、“乘法”意识,多维透视

“乘法”意识要求论述文写作者能从多面角度对论述观点予以思考,多维透视,杜绝“一根筋”的逻辑视角。

例如“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出身寒门;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通读材料,得出结论:人要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锻炼。诸多名言警句也佐证了该观点,徐特立的“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松下幸之助的“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但是,优秀的论述文也需具备双向思维能力,学会多面思考。“苦难促进成功”就真的无可辩驳吗?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人生财富。

三、“除法”意识,直击核心

“除法”意识,指写作者除能对材料进行多层次的思考,更具备对纷繁复杂观点的筛选意识,精简思路,实现立意的核心化和最优化。

夏丏尊指出:“发挥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以使人承认为目的的文字,称为议论文。”此外,他提出:“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使敌论者信服的文章。议论文的读者和别的文章不一样,议论文的读者有敌论者和审判者两种。”[1]论述类文本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有之)为目的的特征不容忽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2],论点须分明而确定,不含糊。文学类文本观点大多隐晦,由读者反复回味、揣摩。论述类文本却必须在纷繁多样的观点中坚定立场,在批判和质疑前呈现逻辑科学严密的思考。

四、“减法”意识,轻装上阵

“减法”意识是写作者在确定论述类文本的思想核心之后,具备对立意删繁就简、论述简洁有力的能力。

“论,议也”,段玉裁注“论以企会意;企,思也……理也。”“议者,谊也。谊者,人所宜也。言得其宜之谓议。”“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论述类文章的本质特征在于“理性”,没有理性逻辑的观照,难于成就逻辑严密、说理明晰的论述文。举例论证是论述类文章写作常用方法,冗长啰唆的论据阐述、事实描述、情感渲染有时会使行文流于拖沓,本末倒置,不知所云。

论述类文本审题立意需具备“减法”意识,避免冗長啰唆的记叙描写,淡化歇斯底里的情感渲染,用语言文字宁静,实在地表达思想,传达观点,利用概括、判断、推理、质疑、辩论的理性特色直击论文论点的本质,使论述具备超越世俗、追求卓越的理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叶绍钧.国文百八课[M].北京:三联书店,2008.

[2](清)曹雪芹.脂砚斋评批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作者简介:薛莹(1991—),女,浙江金华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加减乘除立意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说“立意”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加减乘除”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