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四精神的内涵和实践路径
2019-08-30郝佳琪
郝佳琪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青年群体就一直是党组织关注的重要对象。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爱国精神内涵是丰富的,包含了“青年心,爱国情”、“外修正、内兼德”、“勤思考、助创新”、“立笃行、融知行”、“勇当先、敢奋斗”等营养成分。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话语精神内涵,处处彰显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托,这是推动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青年一代成人成长成才的重要理论指南。本文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借鉴其历史经验,为创新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关键词:五四精神;青年;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以来,尤其是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多次对青年价值观进行了新的话语创新,这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对青年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的理论精髓和核心思想。因此,在传承五四薪火,铭记五四革命精神的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有朝气、有智谋的生力军,积极汲取五四文化的精髓,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的理论创新贡献了力量。
一、弘扬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必要性
习近平强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毫无例外,回溯五四革命时代,我们看到了一批批年轻的知识青年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引领下,顽强的与封建势力抗衡,带领我们朝着新时代的曙光迈进。
五四革命时代的青年精神决定了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取向。新文化运动作为利用科学的新思维和理性判断对腐朽文化进行抨击的代表性事件,使得青年挣脱了传统的思想牢笼。这为助力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进步的基础。正如陈独秀在1915年发表的《敬告青年》一书中提到的“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这表明,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任何自然社会只有推陈出新,顺应新时代变革,那么健康发展必定会成为流动趋势。
二、百年五四革命的精神文化遗产
(一)青年创新观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驱动力。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为主导势力发动起来的爱国运动,救国图存必然会导致标新立异。从抵制旧礼教到提倡新道德、从排斥文言文到推崇白话文等等,都是五四文化创新理论里面的重要成分。
除此之外,实践是检验创新思想准确性的唯一依据和手段。陈独秀曾说“任何一项伟业的实现均依赖于国民的广泛参与,法兰西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口本明治维新便是明证。”因此,他对五四时期空谈主义青年人提出的要求就是坚决抵制“只是把主义挂在口上不去做实际的努力”,因为文明社会的建设,个人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实践的力量脚踏实地的创造出来的。
(二)青年民主观
五四时代的民主观念是辛亥革命年代民主意识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二者既存在着共性的地方,又存在着个性差异。其中,五四时期的民主观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理念,其产生的影响更为持久深远。不仅仅是因为创办了新的理论阵地,受到民主思想影响的辐射半径也在逐渐到了延伸到了国外,比如日本“大正德漠克拉西”思潮在我国国内就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与扩散。可以说,“民主”的号角在一百多年前已经被吹响,并成为奏响时代民主意识的最强音。
此外,五四时代对民国政治统治失败的教训,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了扎根人民群众的重要价值。这就为夯实民主思潮的普遍化发展奠定了不可取代的根基。
(三)青年爱国观
为了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青年必须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变革发展紧密结合。陈独秀的《人生真义》、胡适的《不朽一一我的宗教》、李大钊的《今》都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并重的价值取向。同样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一条红色理念就是“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与其群”的人生价值理念,也就说即使是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理念,但也坚决不可以以损害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利益为前提。
(四)青年科学观
科学的价值观就意味着打破伦理纲常的束缚,要求青年人要有积极审视问题的理性态度,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敢于提出批评和质疑,突破封建迷信的蛊惑。正如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致力于强调并指出只有正确认识“德先生”和“赛先生”二者之间协同的推动力,才能打破统治中国人民几千年之久的孔教传统教化的桎梏,掀起了引导广大青年解放思想,探索进步思潮,主动追求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狂热情绪。
三、践行新时代五四精神的路径思考
(一)青年心,爱国情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对青年成长的几点要求,其中关于爱国提到了要求青年必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我们不应该把爱国情只局限于口头话语中,要坚持利用理性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妥善处理好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继承红色革命基因,主动关注并参与到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以及网络政务环境的有序治理工作中,定期定量的安排服务时间,融入到志愿活动中。只有始终保持一颗服务人民的质朴心才能更踏实稳定的落实爱国情。
(二)外修正,内兼德
这一要义的关键在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动力和最终实现目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践行理论指导体系的重要开展形式,是贯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课程,在弘扬百年五四青年文化精神的今天占据了不可取代的轴心位置。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教研活动的第一抓手,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观的稳步落实离不开立德树人这个科学原理作理论指导。而要真正的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就必须把提高青年群体的思想觉悟、政治参与、领导能力等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实现内化向外化的合理转化。
(三)勤思考,助创新
青年作为新时代最饱含革命意志和创新思维的鲜活主力,创新就构成了其成长成才的必备素养。而要激发青年的创新理念,既要严格要求青年人才掌握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尤其是要积极发挥青年骨干的牵引力作用,还要培养乐观的个性品质,帮助不理性的青年消除负面情绪,坚定信心,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
(四)立笃行,融知行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青年开展一切实践活动的思想前提。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做到科学的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难题。另一方面,要扎根基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合。包括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大骨班”、素质拓展、扶贫支教等各种活动。只有参与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才能在实践中展示魅力和提升自己。
(五)勇当先,敢奋斗
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提出了六点要求,其中在奋斗层面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新时代青年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敢于拼搏,勇于奋斗是我们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路上的助推器。我们要永葆青春的激情,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建设中。因此,只有在荆棘丛中不断挑战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和磨炼,才能实现我们青年人在新时代的价值。
(六)揣理想,闯未来
青年象征着未来,迸发着国家强盛的希望。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新时代中国梦的理想目标需要我们怀揣着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带着自己坚定的人生目标,砥砺奋进。我们要与时代同行,始终与社会主义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保持一致,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衔接,始终笃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既不抛弃也不落后,既不偏离也不迷茫。
(七)担大任,肩使命
在不同场域对青年需要肩负责任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在新时代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中,要求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克服重重阻力,砥砺奋斗,永葆一颗坚定的家国情怀。在组建家庭中,要求青年要尊老爱幼,主动赡养老人,履行婚姻义务等。除此之外,在职场中也对青年提出了要求,一个人未必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到完美无瑕,但是,如果当他怀揣一颗上进、负责任的态度,他就有可能凭借这种态度抵制一切阻碍,激发最大限度的潜能。因此,正如习近平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要求“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青年人只有学会自我认知,瞄准目标后敢于独当一面,才能愈挫愈勇,在荆棘丛林里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而言之,我们青年人必须时刻牢记五四精神的文化精髓,在砥砺奋斗中积极践行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积极树立新时代“四个意识”,笃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端正自己的理想信念的意识和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发展才会愈发文明,祖国发展才会愈发强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03/c_1122774230.htm.
[2]谷溪.“五四时期青年观”研究[D].燕山大学,2010.
[3]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9-03/18/content_17957977.htm.
[4]肖建国.“五四精神”嵌入“新”青年培养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02):101-106.
[5]習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430/c64094-3106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