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传统再造

2019-08-30丁玲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年4期

丁玲

摘要:包装传统与推进文化产业化是当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学者关注了文化商品化导致的原真性丧失以及文化衰落等现象,而忽略了城市转型过程中,地方社会关系和文化如何被重新塑造的问题。以东莞包装莞香传统为例,讨论传统再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呈现了东莞城市发展面临的双重危机;包装莞香传统的具体实践,分析莞香速食化包装背后的动力和机制,以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同时涉及了意识形态、政府政策、全球化经济体系在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角色。

关键词:城市转型;传统再造;莞香

中图分类号:C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4-0068-07

引言

过去10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以沉香为主的品香风潮。沉香来自深山中的原始森林,被誉为“木中钻石”。其治病保健的效用也被强调:“行气镇痛”“安神助眠”“纳气平喘”等等。这些效用完全契合了时下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想象和追求,从而推动着沉香产品的热卖。在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城市,已出现不少装潢考究的沉香专卖店或者香道馆。而在广东省东莞市,地方政府亦积极推动沉香产业的发展:沉香、香博会、采香节等地方文化元素被打造成当地旅游业的特色,甚至还建立了第一座以沉香命名的博物馆——中国沉香博物馆,以扩大影响力。这种利用地方特色物产文化来打造地方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在全国普遍流行,甚至已经成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二三线城市一种通行的发展模式[1-4]。

事实上,产业转型是时下许多中国城市面临的问题,东莞尤为典型。作为“世界工厂”,东莞在改革开放后,一直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换取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当前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土地、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接近极限的威胁下,已难以为继,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向更加成熟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对文化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东莞对“莞香”传统的重塑即是在文化产业转型和文化名城建设上的一次探索。文化产品的出现需要多方面的积累,生搬硬套的文化创新经常打造出“文化怪胎”而贻笑大方,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可能的载体是比较稳妥的,于是对历史上闻名遐迩的“莞香”①①莞香为沉香的一种,因产于东莞而得名。 传统进行包装恰逢其时。

“传统的发明”[5]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揭示了传统如何被包装的细节以及包装过程中地方文化的认同、权力与知识的流动等问题,可以为研究中国各地的包装传统现象提供有用的视角。当前学界关于包装传统的讨论多集中于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商品化所带来的利弊问题,其意见大致可分成两派。一派学者反对把文化当作资源来开发,反对文化商品化。他们认为这是对文化资源毁灭性的打击,会导致文化原真性的丧失,降低旅游产品的价值,甚至带来文化退化和堕落[6-8]。另一派则认为这种观点(商品化导致意义丧失)过于泛化,文化传统的商品化既可以改善社会经济条件,又可以加强或恢复文化知识和传统。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商品化和文化的碰撞通常并不发生在文化繁荣的时候,反而常出现在文化已经衰落的时候。产业化、市场化可以促进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否则后者会消失[9][10] 。

以上讨论侧重于分析产业化、商品化是否会对文化的原真性造成破坏和负面影响,对于传统在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角色分析则相对薄弱,并且也忽略了城市转型(包括产业经济转型、城市形象转型等等)过程中,地方社会关系与文化如何被塑造。地方传统被认为是特定人群和特定地点及文化产生的关系,是现代人通过对过去“重构”或“新构”的方式构建出来的,而非一系列的自然事实[11]。因而对文化商品化的探讨不应仅涉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更重要的是重新创造传统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影响是否能够惠泽社会各层,能否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传统再造与城市转型的辩证关系,应该在动态的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对二者进行考察。笔者自2013年开始关注“莞香”文化项目,尤其是重塑传统对城市发展的现实影响。基于实地考察和采访,本文以东莞为例,试图分析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及文化产业转型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一、东莞奇迹背后的城市危机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变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加工制造业名城,创造了所谓的“东莞奇迹”。1978年,东莞的GDP仅为611亿元,财政收入066亿元。而截止到2014年,东莞市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881亿元,财政收入1122亿元。2014年东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712元,同期广东全省为25685元,全国为20167元,东莞高出广东全省平均水平3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7%。①①参见2014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tjj.dg.gov.cn/website/flaArticle/art_show.html?code=nj2015&fcount=2。 在20世纪90年代,东莞还与同在珠三角的中山、顺德、南海并称为“四小虎”。进入新世纪后,从经济总量来看,东莞生产总值比原“四小虎”中总量居第二位的中山市高出了1倍多(2014年中山市生产总值为2823亿元),已经把另外3个“小虎”远远抛在了后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东莞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断加速。到2014年底,东莞人口城镇化率已达8881%,②②参见2014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dg.gov.cn/007330010/0600/201610/d00f0661937445d9b4e77474ee3e2b46.shtml。 全国同期城鎮化率为5477%。东莞的城镇化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在东莞真正以农业为生的传统农民已寥寥无几。

然而,东莞的发展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回顾东莞的产业构成,资金、技术、原材料和劳动力都依靠外来引入,制造业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这种严重依赖外向型经济以及区外劳动力支撑的东莞模式已经造成了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的严重透支,加上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调的形势,东莞模式的能量已经释放殆尽,难以为继。

首先,在需求结构上,东莞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东莞市的GDP比上年增长141%,全年外贸进出口比上年增长269%。然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一批加工出口企业的破产和大批工厂的倒闭 [12]118,这导致在2009年东莞地区GDP仅比上年增长53%,全市进出口总额下降了17%。其次,以加工装配为主的东莞工业,工业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资源等要素的大量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增长方式并未根本转变。2008年,东莞GDP构成中第二产业比重达568%,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为545%,而在工业内部结构中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八大支柱型产业至少有6个均为传统产业,而所谓的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上也是以装配组装为主。因此东莞的工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了超过东莞自身人口规模5倍以上的劳动力,且企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虽然东莞在引进外资,发展“三来一补”工业初期,就提出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方针,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实现,东莞的加工制造业的技术90%以上依靠国外[12]118-119。再次,东莞产业竞争的一大优势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进行低成本竞争,而这种优势随着土地的日益紧缺和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涨而慢慢消失。今天,东莞周边的广西、湖南、江西,以及东南亚的老挝、缅甸、越南的劳动力成本都低于东莞。实际上,金融危机只是个导火索,东莞面临的发展障碍不是偶然因素导致的一时现象。因此,东莞早在10年前已然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模式转型的难题。

除了经济结构上的瓶颈,东莞还面临着城市形象上的困境。一方面,“世界工厂”这个符号给东莞带来了“血汗工厂”“低端制造”“治安混乱”等负面印象。另一方面,伴随着港台等大量的投资进入,东莞制造业得以飞速发展,大量的从业人员聚集于這个昔日的农业县城,超过本地户籍人口近10倍的流动人口为该市的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这一背景下,酒店、桑拿、娱乐等服务业得以迅速发展,为色情行业的逐渐渗透提供了土壤。色情业迅速燎原并于近10年成为东莞特色,东莞被称为“男人天堂”“中国性都”。“莞式服务”成为东莞的城市名片,而该形象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新时期国家有关“素质”“和谐”等话语体系背道而驰,而广受诟病。

2014年的“东莞扫黄”行动重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东莞城市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热议。在2014年2月,央视有关东莞色情行业曝光的报导,以及随后的政府大规模“扫黄”行动,将东莞隐形的负面形象完全置于公众视野。同年 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城市发展应向畸形繁荣说“不”》的时评,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东莞的色情业是以“性都”之名积聚人气,地方管理者“唯利是图,唯资是从”,“亵渎了公序良俗,背弃了以人为本,踩踏了法律红线,这样的所谓‘繁荣和‘活力,只不过是瘾君子式的饮鸩止渴”,这一时评使得东莞城市形象的危机全面爆发,也引导公众形成对东莞的刻板印象,使东莞成为了一些丑恶现象的代名词。

有学者认为,既然东莞能够拥有“性都”之名,那么性服务行业绝不会只是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后的一个衍生行业。相反,性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对于地方经济存在着实质意义。“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东莞制造业面临着衰退,但众所周知,东莞的星级酒店和休闲服务业却没有相应衰落,相反如央视所曝光的兴旺发达,其中的秘密应该就是色情业” [13]。2015年秋,笔者在东莞进行调研时,不少当地人在言谈中指出,2014年的“扫黄”给当地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打击,色情业的兴衰同餐饮、住宿、交通等其他行业紧密相连。但按照《人民日报》的看法,色情业玷污了城市形象和城市未来,应该严加打击,“这没什么话可讲”!

那么可讲的是什么呢?什么产业有助于推动城市形象和城市未来,同时还能提高地方管理者的政绩?文化产业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便如火如荼地开展地方特色建设,提倡文化商品化。各地方政府为打造地方品牌,在挖掘地方传统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政,东莞也不例外。

二、“文化”东莞

从2010年代初期开始,在东莞复兴的,不仅仅是私人香铺和莞香种植,与此同时,还有一股重新包装和提升东莞形象的文化力量在逐渐崛起。这股力量,以众多文字和影像作者所创作的作品为宣言,以外界对沉香的新需求为起步,以地方官员、香商在外来影响下所觉醒的主动意识为内动力,最终将东莞包装成为一个具有“文化气质”的现代香都。

在有关沉香的流行读物中,莞香被描写成一个具有历史掌故和古典气息的物品。从近年来第一本这样的书,即曾明了为莞香创作的长篇小说《百年莞香》,这种描述就已经开始了,小说开篇写道:

莞香在过去的年代曾作为贡品进入皇宫,被当时皇宫的《贡摺》和《贡档》真实地记录下来——东莞“严露香”“莲头香”“切花香”“女儿香”曾成批次地进贡皇宫——“东莞悠远香结朝珠”,莞香已不是一般的香料,而是以工艺品进贡入宫…昔日的寮步码头商贾云集,河中有南来北往的商船,码头上日夜氤氲着莞香的香气……寮步码头就成了莞香外销的集散地,“凡莞香生熟诸品皆聚焉。”寮步依傍那条源远流长的寒溪河,成为通向海上商阜的重要之地。每到腊月,各地商人纷至沓来,从香农手中购得莞香,在寮步码头用大小木船装满香木,然后经过东江口,运往石排湾(今日香港)码头,在石排湾码头上,商人们将莞香经过包装、加工后运往广州、苏杭、京师,也运往南洋、日本、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14]。

这种类似的怀旧模式,在日后的书籍中一再出现。这些叙述从不忘强调的是,莞香曾经是上贡到京城的贡品,而寮步则是运送莞香的起点。透过这种叙述,寮步也变成了适合怀旧的地方,而访问寮步也由此变成了一种文化之旅。

这一方面说明莞香在新世纪的知名度并不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包装莞香的过程中本地力量的重要性。在21世纪初,不断涌现出关于寮步和莞香的著述。笔者也发现寮步本地人中有知识文化者也在著述,如刘松泰和刘建中。①①可参考刘松泰:《农耕档案:1949-1979东莞农耕史实》,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袁敦卫,刘建中:《千年莞香及其文化血脉的传承》,载于《文化遗产》,2010年第4期,第151-156页。 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表述展现了寮步人针对“他者”,比如北京的学者,关于莞香叙述的一种反击和挑战。就在几年前,在寮步香市申遗的过程中,几位广东作者就曾和北京的专家学者发生过争执,专家来寮步考察后,认为东莞的制香技艺和寮步香市不足以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令当地的作者十分愤慨,他们认为:外人并不真正了解我们东莞,许多东西,他们都不清楚,还是我们自己人讲自己的事,才最可信。

而许多商人在这里除了收香之外,也非常注意搜集有关寮步的贡香始末,家庭故事等等,好像有了这些东西,这里的香都变得更“正宗”和更有滋味了。

这股文化包装东莞的力量由以上所述的作家、当地人、商人共同组成。矛盾的是,由于前文提及的“破四旧”“以粮为纲”等原因,如今的寮步,乃至东莞并不再盛产莞香,这里所销售的沉香以海南产区的为主。然而,笔者发现,人们在有意地模糊莞香的边界,过去人们认为出产东莞的沉香才叫作莞香,在东莞开始重新发现莞香之后,人们开始强调所有的国产的沉香都叫作莞香(或者莞香系),包括海南、香港、云南等地的沉香。这一称谓是与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沉香系列相对比而出的,比如星洲系②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巴布亚纽几内亚,这些东南亚、太平洋及印度洋岛国所产的沉香,从古至今的贸易通道一般是将香品先集中在马六甲(古)和新加坡(今)等口岸,然后发往全球各地,所以这些产地的沉香习惯上称为星洲系。 和惠安系。③③惠安系主要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国和缅甸等沿海地区的沉香,惠安系的香味以甘甜为主,通常认为其穿透力强于星洲系。寮步的一位香道师在授课时总结:越往南的沉香,香味越浑浊、腥臊、底子苦;越往北的沉香,香味越清澈、清甜、到位。 笔者在刚刚接触沉香的时候,只听说过惠安系和星洲系,过去人们往往将中国产区的香也划归为惠安系,然而近几年,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东莞当地,从事沉香行业的人越来越强调莞香系,认为海南、香港、广东等地的国产香才是最上等的好香,认为国香特有的甜味是其他产区的香品所无法比拟的。一位寮步当地做香的香商,在其店里的香品宣传册上,这样形容海南香的滋味。

海南香,初闻起来香味温和纯正,熏了之后香气更为芬芳甜美,且极富凝聚性。如果细细感受,在生发甜味的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清幽之感,当你去感知香气的走向,会感到香流从鼻腔进入后幽幽直上,有种甜感冲上头顶直达百会的感觉,令人闻后立刻有精神为之一振的愉悦感受;甜味偏浊者则更具蜜感,令人感受到香味沉稳踏实,甜感醇厚,入鼻后香流并不上行,转而凝聚于鼻腔后部,具有令人口中生津,心神宁静的作用。④④资料源于寮步臻香香铺。

另一位每月都到寮步收香的广州朋友,更对海南香赞美之至,说其中的滋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美:柔而不骄,温而不燥。

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对比,除了人们对香味的偏好不同以外,更重要的,这是再发明传统的必要手段。其实,在东莞包装莞香之前,国产沉香的名气和价格一直大大落后于进口沉香,在一份由报道人提供的《进口药材资料汇编》(手稿)里也写着:“(沉香)产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等地…向来从外国进口,价格昂贵,近年来在我国广东化县…等县已有沉香生产,效果与进口沉香相同,而价钱却比进口沉香便宜。”不少香农跟我提及这种情况一直到1990年代都是如此,不仅是人工种植的沉香,即便是野生沉香的价格也仍低于国外香,所以香农在很多时候,都是以国香冒充国外香来卖,否则卖不上价格。而在东莞开始包装莞香之后,大大提高了国产香的地位,也让很多香商感到“扬眉吐气”,在寮步的牙香街,90%的香铺卖的都是海南香,这既符合香农的所求,也是东莞得以包装传统的立足点所在。笔者在田野中采访的香农、香商几乎无一例外的推崇国产香,认为其不仅从香气、形状还是养生治病的功效上,都要大大优于国外香。

总之,因为拥有其他产区无法比拟的历史掌故,因为莞香的滋味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东莞寮步终于被奉为了具有文化气质的香都,成为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访的重要原因。

三、速食化的包装

沉香因产地分为惠安系、星洲系和莞香系3类,然而市场上沉香的分类远远复杂过此,但不论哪一类沉香,其价值都在近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台湾的收藏家告诉我,2004年他在越南收了一串沉香十八子,价格是5万台币(约人民币1万元);10年以后,这样一串已经价值几百万甚至是无价之宝了。正是这样的老香,被当作旗帜,吸引着更多的人来购买和收藏沉香,而沉香的健康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广告、书籍和影視作品中被极力抬升。香港、台湾以及后起的大陆收藏家在这其中,起领头作用,他们所推崇的沉香价值,被带到沉香原产地东莞,对东莞重新包装莞香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再造寮步香市——牙香街

传说明清时期,寮步曾形成13条专业街,其中一条便称“牙香街”,是当时莞香的集市所在地。今天,牙香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街以及莞香文化产业的实践基地,则是由政府、市场和民间共同推动下的产物。

首先,牙香街是由寮步镇政府主导投资恢复建造的一块专门从事沉香批发与零售的商业区。牙香街位于寮步镇老城区,占地面积近百亩,自2012年9月开始对外营业。牙香街的建筑风格为岭南民居风格,青石板、红灯笼,内有纵横交错的巷道,两边坐落着大大小小80余间店铺。除了香铺,还有“香行会馆”“印象牙香街文化馆”“香神文化广场”“女儿香古井”等香文化坐标。为了保持牙香街原有的风貌,复原后的街市、房屋不仅按照明清时期的岭南建筑风格来建造修葺,就连工程的材料都尽量采用旧式材料。为管理牙香街,政府还专门成立了隶属于旅游办的牙香街旅游管理办公室,并帮助成立了东莞市沉香协会,第一任会长由原寮步镇副镇长担任。

其次,牙香街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影响。近10年来沉香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使政府引导得以可能。作为现代“香市”的牙香街,不仅是文化符号的象征,更是东莞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实践基地。这里不仅香铺林立,而且与旅游紧密结合,既是商业街,也是旅游风景区,主要吸引外地游客。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使牙香街不仅成为沉香交易之地,并与旅游、休闲娱乐相结合,被视为是东莞的标志,从而上升为城市的品牌和形象。

最后,民间力量也不可小觑。沉香从业者、收藏者、学者对推动莞香知名度、沉香产业化、政府决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在2015年12月31日,牙香街的商户自发组织、筹款、捐赠礼品,在牙香街的广场举办了“香宴”,宴请寮步镇居民,让更多牙香街以外的人参与到互动中来;此外,牙香街正代表东莞参与“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活动;学者也开始关注莞香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承等问题[15]。因此,牙香街的运作和推广也与民间力量密不可分。莞香的内涵因此不断丰富,牙香街也成为文化产业转型的示范点。

此外,各行业的商家也对莞香文化加以包装利用。在东莞,以“莞香”“沉香”或“香市”命名的旅馆、饭店、少年宫、书画院、商标、食品乃至道路等等已不在少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商户们还积极开发各类沉香小吃,举办沉香美食比赛,开发出了沉香茶、沉香糕点、沉香鸡等多种沉香风味食品。

(二)沉香节与香艺大赛

在现代社会,新旧传统之间往往都有断层(断裂)的现象,并非完全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连续不断的。每年一度的东莞国际沉香博览会(简称沉香节)也是如此,其中的香艺大赛更是体现了快餐化包装之精髓:压缩时空,为经济目的服务。

香艺大赛是一种直接同经济利益挂钩的评选活动,评选出的香艺师大多都是刚接触沉香不久的年轻人。不同于日本,香道师是家族传承的职业,并不外传,因而保留了传统的形制。而中国的香艺师,是可以批量生产的,以广州市沉香协会为例,该协会每月可培训几十名学员并颁发香艺师证书。授课内容除了室内品香、鉴香、了解沉香的历史文化外,由于前来参加课程的学员大多是已经或者正准备经营沉香生意的商人,加上广东省内有很多沉香种植基地,因而培训内容也延展到室外,由讲师带领学员到现场观察和了解沉香种植知识和培育技术。笔者参加过几次这样的课程,尽管授课老师不同,但内容都大同小异,基本上1周内结业,学费却十分昂贵,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还不包括学员的交通费和食宿费。

不难发现,在莞香被提升为一种高价值的香品的过程中,它被用于与东莞的地方形象相联系,成为象征这个地方特性的重要因素。但是通过莞香价值的陡增可以发现,它并非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积累而成,现今莞香身上所具备的种种特性和意义,其实都是短短几年内被包装出来的成果。它和普洱茶类似,其发生之快,“犹如快餐,尚未来得及在其生产地被真正地涵化”[16]。但讽刺的是,品香在快速包装的过程中,又被宣传成是一种慢生活、慢文化,因为好香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值得细细去品。这种矛盾也揭示了沉香价值的建构和变化过程。这里的价值,除沉香本身的价格外,还包含其被赋予的文化意义,以及人们关于沉香的认知与理解。

四、城市在动而市民不动

1934年,梁漱溟在《我们的两大难处》中指出“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意思是只有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摇旗呐喊,而农民却没有被打动,参与度很低。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往往也出现类似情况,城市在动而市民不动。因此利用传统文化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对传统文化发展成新型城市文化及其长远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有所把握。东莞模式体现出来的是沿海一带的经济富庶城市,在产业转型和城市文化建设上的探索与尝试,其局限性也值得反思。

首先,在城市文化建设上,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不吻合。香市公园和一系列建筑群的地理位置位于城郊,无公交直达,直接影响了市民的參与度。虽然已举办了数届香博会,但其在当地居民中的知名度还不高。笔者在调研时曾碰到出租车司机不知道影视城的位置,交警不知道正在举办香博会,五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也不知道有沉香博物馆等情况。2013年的香博会在影视城举办,不少居民站在路边兜售政府发给本地居民的免费入场券,自己却不进去参观。普通人大多觉得“香博会”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沉香又贵又没用,更不会去购买。香博会闭幕之后,这些花重金打造的“香市遗产”随即变得“门庭冷落”。一方面政府和商人借着文化建设的势头打得火热,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却是一副局外人的围观心态,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文化建设,显得有些不接地气。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上真正的“香市”。过去的牙香街,地摊摆满了沉香木,买卖论斤称。老百姓用沉香树做房梁和门,用沉香煮水喝治病,用沉香粉疗伤,莞香真真切切的存在于岭南人的生活之中。如今,经过文化包装的“莞香”,却被束之高阁,莞香文化被定位为一种高端消费文化,“高端”“精品”“名家”等字眼让普通人望而生却。当地方政府笼统地谈论“城市”和文化建设时,却忽略这是谁的城市,为谁而建设。普通市民组成的社会主体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论述中被隐藏了。因而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能把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建设转为以社群为主体的文化实践?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空间,城市文化需要得到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机械的依靠行政命令和市场规划,让民众被动地接受城市文化面貌的改变并非长久之计。

其次,在产业转型上,沉香产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对一个要进行文化产业转型的城市来说,如何让文化品牌真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让文化融入产业,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助推产业,打造沉香品牌集中展示和交易馆,树立沉香文化与产业完美融合的典范,提升行业竞争力与品牌价值”,这是广东省沉香协会的壮志豪言。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乐观。第一,沉香文化要传承,需要人才和技能认证,目前技能培训和正式认证还不够完善,该产业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有限。第二,尽管东莞开始大面积种植沉香树,但目前野生沉香仍在沉香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笔者采访多位香农得知,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到沉香行业,沉香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人上山寻香,这些人不像香农懂得如何保护香树,他们滥砍滥伐,采香变成了掠夺性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的行为,进而导致大批沉香树的死亡。自2006年开始,野生沉香已经日趋减少,寻到上品好香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因而沉香产业如何能带动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难点。

2014年9月,广东省沉香协会与寮步镇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国东莞国际沉香文化艺术博览会十年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从2014年至2023年香博会将由寮步镇政府主办转为由广东省沉香协会主办,政府转为支持单位,进一步加深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参与。这亦是令人担忧的转折,香博会的完全市场化运作可能会给莞香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但也暗含着经济风险和监管的缺乏。除此之外,沉香行业内假货充斥,各种炒作层出不穷,使得沉香价格年年攀高,反映了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下,人们追求快,不追求稳的心态。这些都影响着沉香产业的发展命运。

五、小結

总而言之,辉煌了30多年的东莞模式已难以持续,其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遭遇要素供给制约,低端化的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竞争力,加之灰色产业严重破坏地域形象,经济结构和城市形象问题导致东莞亟需城市转型。自2010年起,通过政府、市场和民间力量的包装,以莞香为主题的各类经济、文化活动层出不穷。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发现在快餐化的包装过程中,传统是人为创造的、是具有现实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作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文化需要探索如何在原有的文化脉络中注入新的活力,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又结合现代语境,以政府的语言说出民众的兴趣,进而吸引后者的参与,对地方政府来说,将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Tak-chuen Luk. The poverty of tourism under mobilizational developmentalism in China[J]. Visual anthropology, 2005, 18(2-3): 257-289.

[2] 张展鸿. 祸福从天降——南京小龙虾的环境政治[J]. 中国饮食文化, 2010, 6(2): 1-34.

[3] Cheung, Sidney. 2015. “From Cajun Crayfish to Spicy Little Lobster: A Tale of Local Culinary Politics in a Third-Tier City in China”. In Globalization and Asian Cuisines: Transnational Networks and Contact Zones, ed. James Farrer, 209-228.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4] 赵树冈.文化展演与游移的边界:以湘西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6):75-80.

[5] Hobsbawm, Eric,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6] Greenwood, David. 1977. “Culture by the Pound: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ourism as Cultural Commoditization”. In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ed. Valene L. Smith, 129-138.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

[7] Swain M B. Developing ethnic tourism in Yunnan, China: Shilin Sani[J].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1989, 14(1): 33-39.

[8] Taylor J P. Authenticity and sincerity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28(1): 7-26.

[9] Cohen E. 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3): 371-386.

[10]Wallace R H. Commoditizing Culture: The Production, Exchange, And Consumption Of Couro Vegetal From The Brazilian Amazon[J]. Ethnology, 2010, 48(4): 295-313.

[11]郑杭生.论“传统”的现代性变迁——一种社会学视野[J].学习与实践,2012(1):5-12+2.

[12]李秋阳.努力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题——以广东东莞市为例[J].学术论坛,2010,33(4):117-122.

[13]宋少鹏.性的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的性别奥秘——从2014年“东莞扫黄”引发的论争说起[J].开放时代,2014(5):160-175,8-9.

[14]曾明了. 百年莞香.//王道平.东莞当代文学艺术精品集(2008-2009)文学卷(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3-4.

[15]袁敦卫,刘建中.千年莞香及其文化血脉的传承[J].文化遗产,2010(4):151-156,159-160.

[16]张静红. “正山茶”的悔憾——从易武乡的变迁看普洱茶价值的建构历程[J]. 中国饮食文化, 2010, 6(2): 103-144.

[责任编辑:王健]

Abstract: Packaging tradition and promoting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re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urban images. Many scholars pay attention to the loss of authenticity and cultural decline caused by cultural commercialization but ignore how local social relations and culture are reconstruc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This present paper took packaging guanxiang in Donggua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impacts of invention of tradition on urban development, to present the double crisis faced by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Dongguan,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packaging Guanxiang and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it, as well as the social influences brought by it. This study also dealt with the role of ideology,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urban transformation;invention of tradition;Guanxiang